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诗篇中的“古黟桃花源”

[游记]诗篇中的“古黟桃花源”

2008-05-22    sina.com.cn

自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问世以来,其笔下没有战祸、没有王税、人们怡然自乐的世夕卜仙境“桃花源”,为人们所景慕而企盼。尽管陶渊明所写的是与世隔绝“世外桃源”这一理想境地,并无实指,在人世间是不存在的。但不少地方仍争相以“桃茶源”自居或自比,不少文人墨客还为此写了无数诗文以赞颂。当然,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也不完全是凭空虚构,而有其产生典型的社会基础,正如陶诗开头所写:“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地”,由于躲避连年战祸及苛政重税,而与外相对隔绝的乱世避地还是有,的,而且不只一处。这些,关心世态的陶渊明当有所见和所闻。因此,以之为原型,通过高度概括及充分想象和合理虚构,而创造出“桃花源”这一典型艺术形象,并流传于人间。
古黟地处群山之中,早在秦统一时即已建立政区黟县,并相沿于以后各个朝代。因此,未能躲过封建王朝的战乱、苛政和王税。不过,由于高山环绕,交通闭塞,民风淳朴,战乱不象中原地区那样频仍;所以人民生产、生活虽落后却比较安定。这就为历史上“黟邑”和“桃花源”提供了一定的可比性,而使古黟被称为“小桃源”,并留下不少类似桃花源的胜迹和无数吟咏“古黟桃花源”的诗篇。正因为如此,,所以至今仍以“桃花源”意境为外人所称道,纷至沓来,观光::旅游、吟咏和研究。
黟县县南有座石门山,极为险峻。清嘉庆版《黟县志·山川》有记:“石门山,壁立数百仞,下瞰溪潭,凿石为门,开一径,仅通人。石绝处,支木以行,曰栈阁。”其岭即名栈阁岭,岭上为桃源洞,黟水就从黟城经山下流往渔亭。所以外人从渔亭人黟,必经桃源洞。过洞即见岭下的小山村名栈阁岭村。在开通黟渔公路前,这里确有几分《桃花源记》所写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风貌。再加古黟有关“潜村”、“樵贵谷”这些乱世避地的传说及古老民居、古朴民俗民风,更为“古黟桃花源”增添了神奇色彩。所以,自唐宋以来,就有不少诗家过此,并留下无数吟咏“古黟桃花源”的诗篇,描述这里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状况。这些诗篇基本收集在清顺治以后各版《黟县志》及近年黟山多次举行诗会的诗集中。
这些诗篇,不少是从整体上描述古黟的“桃花源”意境。相传唐诗人奚贾为寻访云游古黟桃花源的隐仙、歙人许宣平而写的《寻许山人亭子》诗句:“桃源若远近,渔子棹轻舟”,目口自比为到了桃花源的问津渔郎,并概括写出了桃花源。南唐江左名士许坚来黟所写的《入黟吟》,其中“黟邑小桃源,烟霞百里宽”句,是最先直指“黟邑”为“小桃源”的,并写出它的百里范围内不同于尘世的烟霞佳境。宋散骑常侍徐铉《送许郎中歙判宫兼黟县》中有句:“尝闻黟邑似桃源,况是优游冠带筵。遗爱非遥应卧理,祖风优存好寻仙”,即祝愿友人许郎中在黟能见到隐于桃花源的祖先许宣平并继承他的遗风。元学者、黟人胡应荐《答陈定宇先生所赠》中“云封石洞小桃源,人住山南黄叶村”诗句,即运用桃源洞为白云所封的形象描述,隐喻“古黟桃花源”与人间不同的景况。清诗人孙绍傲在《小桃源行》中,对黟邑小桃源中“桃花灿灿”、“水光花影”描述后,提出“武陵之源安在哉?”和“何年避地来此间?”两个问句后而自答:“渔舟意自闲,挂席傍水干。鸡犬桑麻意,自古岂必秦汉留衣冠!”从而指出这里就是秦汉以来的避地“桃花源”。清诗人、北平陶誉相在旅居古黟归去时写有《留别黟山诸君》一诗,其中“我爱桃源好,春冬气候温。到来芳草地,都是旧秦村”诗句,直述古黟桃花源不但好在气候宜人,芳草鲜美,更好在有无数如同桃花源中的避秦世外山村。总之,这些诗篇通过对古黟的整体描述,让人好象真的到了桃花源,从而丰富人们对“古黟桃花源”的充分想象。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66f8880100061q.html24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