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寻美玉偶探桃花源(转载) |
[游记]寻美玉偶探桃花源(转载)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寻美玉偶探桃花源(转载) 新密市美玉桃源风景区发现一4吨“玉王”的消息成为河南人茶余饭后的热聊话题,鄙人“爱玉”、“痴玉”,如此大玉出现,早已让我心驰神往,于是便约了少伟、晓宇、玉东、叶子几名铁杆“玉友”五一节前往新密市美玉桃源风景区探寻美玉。 一个追求宁静和谐的神秘之旅因4吨“玉王”的召唤给我们的心灵插上了翅膀,飞驰的车轮被我们的兴奋心情远远地抛在了五月的晨光雨露之后。大家的心可能早已飞到了我们的目的地,车内静悄悄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有山有寺有桃花多好的意境啊!被誉为“小诗仙”的晓宇终于打断了大家的思绪。“有哇,这位小姐说的,那里都有呀!”司机张师傅激动地说。“有山有寺有桃花?”少伟不信。“不但有山有寺有桃花,那里还有美玉呢!”“对呀!今天我们不就是去探寻玉王的出生之地吗?”玉东兴奋地说。说到这里众人各有所思,皆无言,窗外无限风光一下子让人无暇顾及。 我们驱车出郑州经郑少高速止新密市西出口下,又行了约半个小时终于到了目的地——新密市牛店镇助泉寺村,这里便是4吨“玉王”的诞生地。“瞧!多所派!太奢侈了吧!整个山门都是用玉石砌成的。”叶子激动地手舞足蹈。抬头望去“美玉桃源原生态旅游区”几个用著名的“河南翠玉”拼制的柱体山门映入眼帘。 进入山门源山坡而上,四面群山环绕,青松翠柏像古时女人的裙带一样缠绵于翠山腰间,在微风中显得更加婀娜多恣。“哇!好香啊!对了,是洋槐花,伙计们快看哪!”晓宇惊喜地发现。果然,远处山腰上成排的洋槐花树上挂满了白色的洋槐花。“走哇,采槐花去!”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大家便拼命地往山上跑。“等等,快看呀!”叶子喘着大气,手里举着一块绿色的石头大喊道。我们围了上去,“喔噻,你运气不错呀,这就是有名的河南翠呀!”司机张师傅羡慕不亦“有一斤多吧!按市价值500多元呢!”“什么,一块石头值500多元?”众人瞠目。“你们把我丢在后面只顾前边跑要采槐花,路上还有好多呢?”叶子既委屈又欣喜。“这块是不是河南翠”少伟也拿了块绿石头让张师傅鉴别。大家兴奋不亦,在山坡上开始了近似疯狂地采玉活动。“你们不要吃洋槐花了吗?”张师傅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讥笑我们。 经过半个小时的寻宝,大家的背包都鼓囊囊、沉甸甸的,看着大家满脸的喜悦,张师傅却不懈一顾“你们捡的这些还都是碎玉,真正的好玉还在后头呢!”在张师傅的引领下,我们继续顺山路往上盘旋着前行,又行了约600多米到了“玉王”洞。“玉王”洞周围的“翠玉”果然比下面的更多、更翠、更大,大家纷纷把刚才在下面捡的玉扔掉,开始了又一轮的“疯狂掠夺”。张师傅又在旁边嘲讽到“你们真是狗黑子掰玉米,先是要抢槐花,后是捡碎玉,现在见了好的又扔了碎的。”大家都全不在意老张的说法。 “疯狂的掠夺”让我们一会就累得满头大汗,张师傅说“带你们凉快凉快去”。在距“玉王洞”约100米的高处,我们来到了名为“千米一观”的桃花洞。洞口有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诗曰:“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云云。
|
转自:http://ma660530.blog.163.com/blog/static/294194292008325827579405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