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春游"桃花源" |
[游记]春游"桃花源" |
2008-05-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枫叶飘飘舞秋风 > 日志 > 风花雪月四季歌 2008-04-23 | 春游桃花源 春游“桃花源” 暮春的一天,风和日丽。小丽去桃花源风景区开会约我一路同行,顺便游玩那里的风景。 我爽快地答应了,前所末有的态度。是因为春天的季节,只要走出家门,肯定就会有美丽的景色让你收获满心的喜悦。 车在公路上飞驰,路边满目的绿色已让离开斗室的我们陶醉起来,发自内心里的快意和舒畅。 (一) 桃花源景区,位于夏馆镇八公里处的青杠树村,属于宝天曼世界生物保护圈,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 其实它就是以前我们熟悉的“五龙潭”,改了个名称而已。过去的五龙潭我没有来过,是听别人说没什么上眼的东西,但今天就凭这个“桃花源”的名字,我也一定是要看滴。 为什么要把五龙潭改为桃花源,我想是因为想借陶翁的名气,让景区更有历史,更有一些知名度吧,上过学的人都在课本上读过那篇《桃花源记》。据门口的景区介绍上说,这个地方就是晋代陶渊明所指的桃花源。《桃花源记》是寓意之文,亦纪实之作,创作原型是晋代北方战乱时期,避入山区的难民聚居地。 其实这里也许并非是陶翁所说的桃花源,但谁又会来追究这样的真假呢。好则这里的景色也不错,也真的有很多的桃花,有一个叫做塘峪村的与世几乎隔绝的小村落的存在。说它是它就是,反正游人们来此为的是赏景,而不是考究历史。 这里的“桃花源”座落在宝天曼南麓玉屏山的群山环抱之中,四周山势险峻,植被茂盛,封闭性好,与世隔绝。山顶高处是一片近百亩的山间盆地,桃林中布落十一户人家,三十几口人,却有八个姓氏。居民淳朴和谐亲如一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农耕生活。这里的人们几百年来因自然环境所限,历朝历代,官兵匪盗均无侵扰。从这种意义上说,也的确是世外桃园一处了。 桃花源景区由桃花溪,桃花谷,桃花源三部分组成。由桃花溪进入桃花谷,谷深三点五公里,可观赏景点十八处。 (二) 我们一行三人顶着中午时分的阳光,走进了景区。那也是一条沿着沟底的河水漫朔而上的山道,类似于龙潭沟和宝天曼的水线景观。 两边山峰高耸,山峦披满绿装,置身其中,如绿海倘洋,那是混合着树叶青草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一丝丝的清凉和清香直沁心脾,新鲜得让人忘情地吮吸,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空气的湿润,花儿的芳香,树木花草或淡或浓,青涩含甜的味道。仔细观看,春天的树叶与夏秋真的不同,也许是昨天刚下过雨,也许是春天的新枝新芽,树叶有一种润润的色泽,有一种欲滴的青翠。这是春天万物复苏之时的新枝嫩叶,有的长成,有的还没有伸展开来,带着柔柔的情思,亮亮的光彩,无限的生机蕴藏其中慢慢地释放。特别在这雨后晴朗之时,更加地明媚和鲜亮,非常地养眼。就连那位和我们一起的师傅,虽然其貌不扬,看似粗人,也不时地赞叹着,说这空气怎么新鲜,青山绿水如何美,见我采摘一些花花草草拿手中,说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也一定是个热爱家庭的人。真没有想到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有一定的诗意和水平。看来啊,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热爱生活是人们的天性,不管你是文人雅士,还是布衣农民,在这美色美景之中,你都不会无动于衷,也没有根本的不同。 山沟中有水贯穿,为连绵的群山增添了灵感。河床上堆积着很多的石头,大的如磐,小的如卵,躺在这里展现着它们千年不变的情怀。水流平缓处溪流淙淙,像美妙的山歌低吟。有落差之处,水声轰鸣,似锅滚,似鼓声。从高处落下,形成一些或大或小的瀑布,借着风儿,水珠似沫似雾,在阳光下飘飘洒洒,熠熠闪光,沐浴着走过路过的游人身心。瀑布下面积成了或大或小的水潭,清辙透明。一路走来,从低到高大潭小潭共有七八个吧。最有名的有黑龙潭,白龙潭,赤龙潭,黄龙潭,会龙潭,响声潭,龟回头等。这就是此处在过去为什么叫五龙潭的原因了。 “人间四月芳菲尽”,此时已是暮春,满山的杜鹃花,多数已经败落,只剩下几处背阴的杜鹃还有些红润,成为此时山上的点点红斑,落红铺洒。好则我们今天来此并不是为了寻春看花,而是为了心中的那个“桃花源”。 沿着一级级的石阶,去追寻那个桃花源的地方。我们没有紧赶行程,悠然自得地和春天约会,走走停停,看看美景。漂亮的丽成了我的镜中之景,就连那个司机师傅也摆着各种造型美丽在这山水之中。我们似乎真的置身于世外的境界,捉螃蟹,看蝌蚪,欣赏鱼儿的摇头摆尾的游动。阳光山间照,清泉石上流。蝴蝶花中纷飞,蝉声蛙声齐呜。在这空谷之中形成优美婉啭的和声。 峰回路转,两山交错之间,形成了“一线天”的景观。峭崖陡立,深邃狭窄,抬头看去,天成一线,偶尔可以看到飘荡的白云像条白练。故名“一线天”。此处山势险要,壁立万仞,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这里的风景,并不逊色于其他地方的“一线天”。 顺峡谷继续攀登,眼前突兀出一伟岸的悬崖,绝壁处挂一凌空白练,89米高的瀑布从绝顶轰然直下,如天门泼雨,尤为壮观。这就是景区最大的瀑布---“天门瀑”了。“断崖绝壁,百米飞瀑,窈然横空,从天而降,蔚为壮观”,是对它的真切描述。这里绝壁环绕,山谷幽深而水声轰鸣,似与世隔绝,自成一统的人间仙境。天门瀑的形成应该归功于地壳快速较大幅度的提升,以及流水对岩石的侵蚀作用,而形成了高落差的瀑布,和陡峭狭窄的沟谷。 我们今天虽然没有见到更多的花红,但一路走来,远离世俗的烦扰,追寻着远古的清幽,山青水秀,云淡风轻,鸟语花香,喜悦满腔。特别是站在天门瀑的下面向上遥望那百米的水瀑,置身在这个空谷静幽的地方,水潭被风吹皱,一层层的涟漪显示着水的柔情,耸立的万仞透着远古的苍茫,一棵小树在石缝间顽强地长成婆娑的形状。站在石条桥上上下观望,那么的流畅,那么的心花怒放,那么的豪情万丈,此时的我们真的已经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了。 (三) 到了此处基本上是以前“五龙潭”景区的终点了,但我们不想停下脚步,还要继续的寻梦。我和丽优雅而又矫情地踏过水潭上面的石板桥,沿着天门瀑右侧上行,走到无路处,有一个拱门形的洞口矗立在我们的面前,上面赫然的三个大字:“桃花洞”。问了路人得知,穿过燧洞,就是景区的本源和终点“桃花源”了。立刻间,我们本已疲惫的精神振奋了起来,从桃花洞里探幽寻梦,更是一次远古的寻觅,与心灵的碰撞之行。我们踩着湿湿的土质地面前行,斜斜的上升,有种平步青云的感觉。燧道之中有声控的莹莹灯光在闪烁,是作为我们远古访踪的路标和现代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坡度陡增,我们踏着石阶,一步步脚手并用地攀登。远远地一束圆形的亮光照射进来,心中一阵惊喜,此时我已知道了,我心中的桃花源该是什么模样。 走出洞口,眼前豁然开朗起来。我们也好像从闭塞已久的斗室走进空旷的原野一般。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如陶公所描:“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严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有上百亩的高山盆地“桃花源”在此种植。桃花盛开之时,满谷芳菲,鸟嘤虫鸣。绿树掩映之中,十几座房舍坐落在这青山绿水之中,偶尔的狗吠鸡鸣,晚炊人家的房顶之上飘着袅袅青烟。好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悠然自得的人间仙景啊。这里是中原民俗山村的“博物馆”,这里是传统农业的活化石,这里是历代文人墨客雅俗共赏的世外桃源。联合国防大学中国代表团前秘书长来此考察后题词:“人间仙境,胜似仙境”。全国著名作家乔典运观后题词:“何苦万里漫游,这里景致尽有”。 站在这里,真的心旷神怡啊!虽然错过了季节,没能看上大片桃花盛开的“桃花源”,但一路行走在这幽静清凉,青翠满目的山水之中,远离尘世的烦扰,不就是置身于心中的桃花之源,人间的仙景吗?我们今天真的不虚此行! “山中方七日,人世已千年”,真想在这里住上几日,真实地感受一下陶翁的世外桃园的农耕生活,过一把隐居神仙的美哉,真想在这美妙的山水之间永远地流涟。。。
|
转自:http://fengyepiaowu.blog.sohu.com/85428252.html3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