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桃花源---贵州从江支教日记<序> 2006年夏天,施永忠老师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雍里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调研。在这一个月里,施老师每天坚持写日记,在记录支教调研生活和当地风俗民情的同时,也记录了他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思考,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回到杭州后,施老师对日记进行了整理,并送当地教育部门审核。教育部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认为该书可以出版发行作为当地乡土教材。在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认可后,施老师立即与浙江省内唯一的专业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联系自费出版事宜,愿意把该书免费送给当地作为乡土教材。目前,该书已完成初步编辑加工,预计在7月底正式出版,书名暂定为《神鬼交汇的秘境支教路 走进桃花源——从江雍里》,价格暂定为15元。 施老师自2006年夏天回到杭州后,一直关注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的活动,除了对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外,他也参与了一些帮扶项目的实际操作。为表示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对施老师的感谢以及对当地发展的支持,同时减轻施老师的经济负担,特开展《神鬼交汇的秘境支教路 走进桃花源——从江雍里》预购活动。 本次预购分为三种方式: (1)15元购买一本; (2)20元购买两本,一本书归您所有,另外一本将送给当地学生做为乡土教材(送给当地学生的那本会由我们负责运费并统一寄去当地),所缺费用由施老师补贴; (3)单独购买x本送给当地学生,价格为10元一本,2本起卖,所缺费用由施老师补贴。我们负责运费并统一寄去当地。 以下为该书的序和目录: 序: 贵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世界十大“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十八个文化保护圈之一(亚洲有两个,另一个是中国的西藏),这里有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这里有原始的也是最古老的歌谣,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这里是人类最后一片清净地,最后一个神秘园。 黔东南苗族自治州从江县,更是一个被封闭在重重大山中的世界,它贫穷但异常美丽,它被人视为神鬼交汇的秘境,深具鬼蛊般吸引力的原始和神秘,因此那里的人们自称是人间的第九世界,你只有经过长途跋涉才能看清;只有置身其中,你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富裕:飞花流翠的莽莽林海,热情好客的山民,层层叠叠的空中梯田,蜿蜒秀美的都柳江,桃花源似的生活样本…… 于是,在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的号召和组织下,我和二十几位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走进了从江,来到了从江县的雍里乡,走进雍里的大山深处,走进雍里人的生活,去追寻那片土地上的山山水水,感受那浓浓的民族风情,为那里的孩子带去另一个世界的信息。为的只是一个梦,一个儿时的梦……走很多的路,认识很多的人,见识更多的文化,献出力所能及的一点点爱心……就这么简单而执着。 在支教调研的一个月里,自己睁大双眼,抓紧空闲的分分秒秒,记下了两万来字的日记……足足一大本,最多的一天记了七张十四页。 回到杭州后,在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负责人的关心、在郭丽琳的直接帮助下,转化为电子文档,并在网上与志愿者们见面。之后,利用2006年最后一个月的空闲时间,基本完成暑假赴第九世界调查研究、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日记的增补工作,字数达十万多字,将大量调查或查阅所得的黔东南自治州及从江县的相关资料,补充进日记,以期可以作为从江县,特别是雍里乡的乡土教材,也可以作为以后开展调研支教活动的培训读本。 另外,为了学习参照其他人支教调研的经验,到浙江图书馆查阅了许多书籍,却未发现这种自费的志愿支教者写的书,所看到的都是公派或由有关组织或由学校统一安排的支教或支边者写的书,他们不用担心吃、穿、住、行及教学设施和教材,而我们的调研、支教,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一切都要由我们自己安排,一切都没有现成经验和办法,可以说,我们是罕见的,这也正是我们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的起点,源自杭州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和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市第三人民医院,我们的做法、想法,我们的经验、体会,我们的所见所闻,一切都是新鲜的、难得的。同样,在雍里支教调研阶段,发现当地的青少年对自身民族文化了解甚少,更无人整理,也因此让我们这些外来者感到困惑,以致茫然,只好借助网络、书籍来弥补其不足,并以此为契机,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发掘少数民族的宝贵文化。 经过将近半年多的努力,已基本完成2006年暑假赴第九世界调查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的日记的增补,字数达十万字左右(加附件有13万),并经作者同意,还收录了徐莉老师、诸葛琪老师和我的儿子施剑辰的部分日记,以及本次参与支教者拍的一些照片,特别是原文引用了记者黎光寿写的关于乡村医生李春燕和乡村教师朱维娇的两篇稿子,以及李春燕的一封信,在此特致谢意。 在此,我想将此书献给黔东南自治州政协的邵平南副主席和州政协智力支边办的韩彬主任,献给从江县雍里乡、翠里乡、高增乡热情的领导和乡民,特别是罗朝明书记,也以此纪念我们此次活动的所有参与者,纪念这次活动,纪念这样的一段经历。这里,有我们的喜悦,也有我们的痛苦,更有我们罕有的见识和体会。黔东南州的山水是美的,那里的人是淳朴好客的,那里的风光是令人难以忘怀的,那里的开发价值也是无限的。我们每一个去过的人,你不觉得吗? 目录: 前言 序 支教调研日记选 附录:徐莉日记选、诸葛琪日记选、施剑辰日记选、苗族文化习俗、一生只有八小时、一位乡村女教师的故事 结束语:第九世界的小学生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