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雨中的桃花源 |
[游记]雨中的桃花源 |
2008-05-22 sina.com.cn |
出菊圃,过方竹林和方竹亭,开始登桃花山。山上林密草茂,桃花溪水“哗啦啦”地顺涧而下,似在雨中唱着欢快的山歌。拾阶而上,一会儿就来到了遇仙桥,溪水从这里穿桥而过。这是个能避风雨的廊桥,传说当年武陵渔夫就是在这里遇到了仙人。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前行不久,但见飞瀑高挂,直跌深潭,激起了一阵阵水花,这就是桃花潭。 象 鼻 怡 然 桥 御 碑 池 再往前,一座叫做“怡然桥”的石拱桥,横卧在山道旁的桃花溪中,三两个游人打着伞,正在桥上欣赏着周围的景色,殊不知,他们自己也成了一道清新靓丽的风景。一道中间有洞的山崖伸在了山道上,酷似象鼻,令人称奇不已。我们穿洞而过,一会儿,就来到了桃花山上的御碑池。这里原名千丘池,为桃花山临仙泉筑堤汇集而成,因清光绪十八年(1892),桃源县令余良栋,为清代乾隆皇帝拟桃花源御制善堂诗勒石建亭而得名。古亭依山而建,山上是一片青翠的密林,宁静的湖水,忽浓忽淡的岚气,使这里充满了神秘的氛围。 秦人古洞 竹 廊 沿着湖的右侧,前行几步,一道石壁挡住了去路,中间是狭窄而幽深的山洞。洞的左侧嵌“秦人古洞”石匾,为清代桃源知县余良栋所题。走出约60多米长的山洞,我们的眼前豁然开朗,一道宽阔的山谷出现面前,这就是“秦人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美池、桑竹之属。”山谷中是一条较宽的河道,不过被数道土堤拦截成了一段儿一段儿。左岸翠竹茂盛,右岸是一条1168米长的竹廊,竹廊里有不少卖工艺品的摊位。眼前刚过去一队秦人装束的旱船队,身后不远处忽然响起了“三眼枪”的震耳炮声,一支古装打扮的锣鼓唢呐表演队伍又走了过来。不时地可以看到河道边上的一棵颗桃树,正在雨中绽放着粉红的桃花,给这山谷里的秦人村抹上了浓浓的春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28d2901008yit.html3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