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来西亚进入新加坡,真有一种从大自然之真朴回到后花园之娇美的感觉。 经过1.5公里长的星柔长堤,汽车在关前停下来,我们鱼贯下车过关。海关里很多人,与罗湖海关的情形非常相似,也分成两类通道。我们走的是“外国人(护照)”通道,陈小姐走的是“工作证”通道。据说,马来西亚柔佛州有相当多的人到新加坡工作,家仍在柔佛州,每天往返。因此,“工作证”通道很多很多。这跟罗湖海关的情形大有不同,这边是香港人来回得多,“回乡证”通道便很多很多。过关的人潮倒是跟罗湖海关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人潮汹涌。为舒缓日益增多的过关人流,现在新的一个海关口岸已落成试用。 过了关,我们换了另一台车,陈小姐将我们交给新加坡的导游先生,便告别回去了。 导游先生是一位矮个儿秃顶的中年男士,说话常常自嘲,搏你一笑,勉强地风趣一下。甫上车,他便大谈起新加坡的好来,如何法治,如何太平,如何如何,颇有一点自豪。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在网上跟一位新加坡的朋友下围棋,我看他的名字猜他应该是华人,便问他。您猜他怎么答?“不,我是新加坡人。父母是华人。” 导游先生说新加坡如何卫生,这也是许多游客常称赞的。但是,我们在牛车水的一幢大厦里吃过晚饭,走到楼下的小广场,却赫然看到地面上有烟头、纸屑。可能是“再灿烂的阳光下也会有阴影吧”。 这幢大厦里全是华人店铺,卖什么的都有。我们吃饭的餐厅是一个香港的饮食集团的分号,菜式对路,尤其是米饭可口,我竟吃了两大碗米饭。回想整个九天的行程,别看这些都是稻米之乡,可口的米饭真不多,这天晚餐吃的米饭位居第一无疑。 说起牛车水,可要说说它的典故。上个世纪初,当新加坡成了英国人的“哨站”后,大量移民便涌进这个新兴的城市,当中以华人为最。当时的城市绝不会有自来水系统,华人便用牛车来此地运水,日子一长,习惯起来,牛车水便成了一个地名了。 牛车水是华人聚居之地,华人的所有日常生活所需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街市(鲜活菜市场,WET MARKET)有,各式杂货铺有,中药店有,连凉茶铺也有。 在新加坡游览不久,我们发现这个城市确如一个大花园。人民勤劳、热爱大自然,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阳光雨水丰沛,这里的花草树木极尽妍丽多姿,凝视一会儿,您真以为她们在向您嫣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