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湖南张家界游记—张家界天门山—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湖南张家界游记—张家界天门山—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8-03 17u.com |
张家界有座天门山,隔天只隔三尺三,谁人得道上天去,坐桥要取顶,骑马要下鞍。上天门山观光游览,不可不去天门山顶一观。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顾四周,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尽收眼底。 其坐落在张家界以南,距市区仅十公里,距蜚声海内外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只有40公里(全部是柏油路)。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壶头山、嵩梁山,又名玉屏山。山上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80以上,是一座我国近年公布的国家森林公园。一个地区建两个森林公园,这在全国也属首例,足见张家界市旅游资源与森林资源之富有!天门山的来历,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农历癸未年),因大地震,致使山壁崩裂,南北洞开,玄郎如门,故景帝孙休以为吉祥,便下令将武陵郡改为天门郡,将此山改为天门山。关于壶头山,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汉《马援传》注:此山在辰州沅陵县东。武陵记曰:“山头与东海方壶山相似,神仙多此游集,故名。”关于玉屏山,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农历癸年)修刊的《永定县志》记载:“雍正十年(公元1723年),永顺府通判李瑾路过此地,又改天门山为玉屏山。”然而,由于李瑾职位不高,他的话算不得金口玉言,加上天门山洞行如门,喊的时间又长,故玉屏山改称不久便又被天门山所代替。天门山自然景观奇特,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它是历代文人墨客游集的地方。他们寻幽揽胜,写诗作赋,对天门山的胜景作了广泛的介绍与赞美。所以,在历史上,它远比张家界出名。据粗略统计,写天门山的游记与诗词歌赋,散见于《永定卫志》、《永定县志》与《湖南永定县乡土志》等地方志书上的就有100多篇。清代岁贡王师麟在《游天门山记》一文中一开头就盛赞道:“永定胜壮在天门一山。”当过翰林编修的张兑在《题杨轴天门山图》一首长诗中又这样吟咏:“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嵋皆下风”。清代文人胡世安(本市人)在《游天门山记》中也赞誉道:“天门山山最高而景最奇。”天门山的奇特景观,从明清以来,文人例举了16峰又16洞。这32处景观最令人叫绝,被称为天下奇观的便是天门山洞。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曰:三国时期,“吴永安六年,武陵郡嵩梁山,高峰孤耸,素壁千寻,望之苕葶,有似香炉,其山洞开,玄朗如门,高三百丈,门角生竹倒垂,谓之天帚。 天门洞高131.5米,宽37米,深(厚)30多米,直升飞机可以从洞中飞过。在海拔1517.9米高的山上,这样高而宽的洞门镶嵌在上面,远远望去,如一扇天门悬挂在高空,显得十分雄伟壮观,令中外游人叹为观止!更为奇特的是,在天门洞上面还有一处天漕,上面有塘无水。天门洞顶,又有水无塘,只见一眼水出,长流不绝,游人从洞中经过,仰视洞顶,便只见水从眼出,初如柱,旋排散如花,形似梅花,故民间称为“梅花水”,并说:“谁人接得四十八滴梅花水,便可升官发财中状元。”于是游人到此,都张口去接这象征着吉祥的“梅花水”。这股天水,越遇天旱,流水则越大,且成红色。如流水变成黑色,则社会上必有天翻地覆的大事出现。如1949年和文化大革命后1976年,城里许多有名有姓而今健在的人,在这两个年代里,他们都亲眼看见天门洞的水变成黑色。 上天门山观光游览,不可不去天门山顶一观。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顾四周,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尽收眼底。远眺,东有四十八座马头山,南有七星山,西有崇山和雄壁岩;北有黄狮寨与天子山;近观,山上16峰,峰峰看的见;山下永定城,还有那滔滔澧水河,犹如一匹绿色的长绸,蜿蜒曲折,从西向东流去……“云梦绝顶”上,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同,其自然景观也大不一样:春天,草木萌动,山花灿烂;夏天,满山皆绿,云海翻浪;秋天,霜染红叶,天高云淡;冬天,大雪盖顶,山舞银蛇,似一派北国风光……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81442.html2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