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度日记 中国牛与印度牛

[游记]印度日记 中国牛与印度牛

2008-02-28    oilpipeline.com.cn

7 月 3 日 星期二 海德拉巴市 晴

昨夜我们住在管道三公司 3 标段项目部营地,我们是昨天下午 3 点从孟买乘飞机到海德拉巴市的。 3 标段地处海德拉巴市,到达这里时,已是万里无云的大晴天。我们从孟买出发时,那里还是雨天。

今天,三公司项目经理郝朝利安排我们到各机组采访。上午 9 点,我们到穿越机组采访, 11 点到连头机组采访, 12 点到 岩石顶管机组 采访。下午又到水库穿越工地采访。一路上,我看到 CPP 职工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那里山绿、水碧。另外,还有一道“风景”也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走到哪儿,都有牛 作伴 。山上,有牛在吃草;水边,有牛在戏水;路上有牛同行。在去赶集的人群中,也可以看到牛“昂首”在前 悠然逛闲 。就是在大城市的闹市区,也不乏“牛”们走在街上或卧在路边。印度人没有丝毫言行无礼于“牛们”。

从前几天的采访中我了解到,在印度,牛是神。人们敬仰神,母牛更是大神,既然是神,印度牛是不用干活的。不用拉犁,不用驾车,只为人类挤奶喝。牛身安全,谁也不用担心。它不会遭人骂,不会遭鞭打,更不会遭枪杀。牛,只有老死或者病死,而且死后谁也不敢吃,尸体会被送到山上天葬。谁家的牛要是无缘无故死了,凶手就一定要吃牢狱之苦。

这时,我想到了中国的牛。古时候中国人养牛是为了吃肉,“祭上天以牺牲”。过了好些年,人们发现牛还能拉车,于是“肇牵牛车”。到了汉武帝时,耕牛得到推广,从此,人们普遍用牛耕田。我见过牛耕地,那高大的 牛拉着 沉重的犁,在主人的吆喝声中,或进或退,或左或右,“不越雷池一步”。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牛的无私相助,人们的生活大概要逊色不少。所以有人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在牛背上写的。

印度牛和中国牛,地位如此悬殊。然而,中国人尤其是有志的中国人,他们甘当“拓荒牛”、甘做“孺子牛”、甘愿做“老黄牛”。 1800 名 CPP 员工战斗在印度大地上,为印度人民建设 东气西 输管道工程。他们俯首帖耳,不求索取,他们是“孺子牛”;他们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他们是“拓荒牛”;他们牵巨龙走千山涉万水,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他们不愧为是默默无闻的真正的“老黄牛”。

转自:http://www.oilpipeline.com.cn/news/2007-8-14/50229.shtml42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