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游记外篇:韶山行

[游记]张家界游记外篇:韶山行

2007-07-16    

“夏到湘江绿映川,寰球遥望东方红”。5月13日下午,我们一行14人驱车出发到韶山参观考察。韶山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也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他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地处于湖南省湘潭市西北,属于湘中低山丘陵区。史载:“韶山,相传虞舜南巡时曾奏韶乐于此。星在荧惑,五行在丙,界三湘而远七泽,发岳麓而控东台。”

当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入湘中这片广袤的土地时,天空正下着绵绵细雨。是的,江南现在已经进入了梅雨季节,可江南的雨毕竟与北方不同,她多了一份江南的妩媚与阴柔,多了一份沉思缅怀与追忆。

我们参观学习的主要地方是毛泽东故居——上屋场。这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江南农舍。当地人们叫它“一担柴”式房子。它坐南朝北,背山面水。东边十三间半瓦房是毛泽东家的,西边五间半土砖茅房是邻居的。屋前荷花塘与南岸塘相毗邻,绿水莹莹,绿树环绕,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放眼青山,背倚翠竹,山川相缪,苍松和翠竹把这座普通农舍装饰的生气盎然。据介绍,这座土木结构的农舍,总建筑面积472平方米,占地566平方米。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日辰时(1893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幢普通的房子里。

沿着麻石小路,到达上屋场地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同志故居”七个黑底镏金的匾额。是是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据介绍原匾额为“毛泽东同志旧居”。1961年4月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访问韶山,当他看到原“毛泽东同志故居”匾额略加沉思后说:匾额应该改一个字,故居改为旧居,因为毛泽东同志还健在,还很健康。这样更贴近人们的心理。按照刘少奇同志的意见,管理部门便将匾额改为“毛泽东同志旧居”,由中国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同志手书,沿用至80年代初期邓小平改写为止。

跨进上屋场大门,这是毛泽东家和邻居共用的堂屋。堂屋南墙上,嵌着一个黑漆木神龛。这是毛家祭祀的地方,也是毛泽东小时候“初一、十五工作的地方。”毛泽东小时候很虔诚信佛,是严酷的现实和长期的斗争实践锻炼使他逐渐清醒并走上革命道路的。

经过堂屋里边的过道,便来到了毛家厨房。据介绍:1921的一个春天,毛泽东从长沙回到韶山,在此引领自己的亲人走上革命道路。当年就在这个热气腾腾的火塘边,坐着毛泽东的大弟毛泽民、弟媳王淑兰、小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弟妹弟媳都在聆听大哥从长沙学堂带来的革命的新思想、新观念,铭记在心,永志不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一家为革命先后献出了6位亲人,当年围坐在火塘边聆听过大哥指点和教诲的弟妹弟媳都先后走上革命道路,用生命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人生。

过厨房,经横屋,来到右厢房,这是毛泽东父母的卧室。当年毛泽东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呱呱坠地的。卧室墙上挂着他父亲毛顺生、母亲毛文氏两位老人的遗像。我仔细端详了一下,发现毛主席的长相很像他的母亲。

父母卧室的隔壁房间便是毛泽东的卧室。墙上至今还挂着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用功学习使用过的竹络小油灯。据介绍,那时韶山冲还没有“洋油”,更谈不上电灯,毛泽东就是靠桐油、茶油或从松树上割下的松油子苦读寒窗,毛泽东的很强的古文功底也许就是在这打下的。这间房子也是他1925年、1927年两度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与开展农民运动的住所。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但不久党内出现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和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偏向,只注重同国民党合作海外工人运动,都忘记了广大的农民。1925年6月,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在这里主持了韶山第一批农民积极分子入党宣誓仪式,并亲手建立了中共湘区(前中共湖南省委)直属领导的韶山党支部。到1925年底,这个支部的党员发展到110多人。在以后革命和战争的严酷形势下,这个支部最早的毛福轩等5位支部委员都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先后为革命壮烈牺牲,人称“韶山五杰。”

毛泽东卧室的床边还挂着一帧放大了的黑白照片。那是1919年春,母亲在长沙治病时,他和他的两个弟弟陪伴母亲的合影。这不是毛泽东最早的照片,却是他一生最珍爱的照片,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毛泽东他老人家和母亲、兄弟之间最真挚深厚的感情。

过了毛泽东卧室便是后院。后院有天井,有毛泽东两个弟弟的卧室,还有碓屋、谷仓、农具间、猪栏、牛栏等。毛泽东当时虽然家境殷富,衣食无忧,但他始终没有富家子弟的那种纨绔气息。据介绍,在他14至16岁时,由于家里人手紧,辍学在家。他放牛、砍柴、拾野粪,什么活都干,还学会了扶犁掌耙,撒谷种秧,中耕追肥一整套田间技术。毛泽东后来曾回忆道:“我13岁时,终于离开小学,开始在田里进行长时间老大,给雇工们当助手,白天干一个整劳力的活,晚上还要替父亲记账。尽管这样,我还是能够学习……”这也许就是他能够在日后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意志坚定、百折不回的动力源泉。

出了故居后院,台地上有毛泽东家从前的一块晒谷坪和一间收藏毛谷的小茅屋。站在台地,举目所及,屋后竹林和台地下的水田都是毛家的……当我们离开上屋场时,在毛泽东纪念馆铜像面前深深地三鞠躬,向伟人表示深深的敬仰和无限的缅怀。

“百丈源头觅逝川,沅湘展卷认从前。”当我们驱车离开韶山的时候,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这片中国和世界都向往和瞩目的圣地——这块舜帝曾巡视过的神奇土地,这块诞生和养育过一代伟人的光荣土地,这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前后献出140多位优秀儿女的英雄土地,这块钟灵毓秀、红太阳升起的锦绣土地!

评论 (3) |

原始链接:http://zpss.blog.sohu.com/19002989.html
转自:19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