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家界的荷花机场出来,除了觉得人多、吵乱,能感觉到的也只有疲惫了。在车上看到的,只是一翻破落的景象。也许是夜晚的光线太暗了,或许是疲惫的身体再也支撑不起欣赏风景的雅兴了。初识张家界,只觉得它和南京的郊县没有两样。我甚至后悔,听了父亲的“忠言”来到这“人间仙境。仔细想想也是的,九百元双飞四日游,是不是忒便宜了一点呢?便宜就是没好货!我真宁可加上几百元钱去一趟有着“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 接下来的几天便是游览黄石寨、天子山、金鞭溪、宝峰湖等景点。可最终让我记忆犹心,甚至认为这次游行物超所值的就是张家界的山与水了。 刚开始,我觉得这里的山和其它地方的山一样,用连绵起伏去形容都觉得过分。论高大雄伟,它比不过“五岳之首”——泰山;论挺拔秀丽,它比不过云雾缭绕的黄山;论陡峭险峻,它比不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真不知,张家界以何为美? 而且,更为奇怪的是景区内不允许吸烟,车也不让进,唯一的交通工具就只有自己的腿了。听说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什么样的环境需要如此保护?于是我开始注意周围的风景。的确,这里的山水与别处不大一样。 在这个季节里,一般的山早已经穿上绿色的盛装,而这里的山似乎只是披上了一层绿沙,土黄色的肌肤还隐约可见。在烈日的烘烤下,山上的岩石依旧是湿漉漉的,就像肌肤喝饱了水似的。山上的草木也同样是翠绿欲滴。无论在哪儿总能看见清澈的山泉。似乎是水不寂寞山寂寞,所以水把山围住,但又似乎是山不寂寞水寂寞,所以山有把水抱住。这里的山泉可以说是凉的透人。一般的游客都不敢把手长时间的放在水里,无论天气多热最多是在溪边洗个手,沾点水擦个汗,很少有人用泉水去洗脸。如果直接饮用,就像在喝冰水一样。讲一句不夸张的话,在这样的水中洗东西就像把手伸入冬天的自来水里一样。或许,山泉真的可以让人长寿吧,这里的土家族人就以山中的泉水作为唯一的生活用水,所以大多身强体健而且益寿延年。 等我真正来到山脚下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里的山不是一座一座的,而是一根一根的。如果说一般意义上的山是一排排凝固了的波浪,那张家界的山则是一朵朵驾御于波涛之上的浪花了。更为叹观的是,这里的山一根根独立支撑却又一根根互相依存,少一根则不成景,多一根又不成趣。伟岸之中渗出一种内秀;阳刚之余又带着一丝阴柔。它的内秀使其更见风致,它的阴柔使其更具清幽。而它青峰去天不盈尺,古松到挂依绝壁之势又使人听此凋朱颜。 上下黄石寨和天子山都是索道。坐在车内,一向胆大的我都心有余悸。只敢抬头望,不敢俯身览,只愿朝前看,不敢向后瞧。真不知我的胆子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小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原来就是这样。也许太白没到过张家界,不然他定会敢到蜀道之易。 记得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的确,身在山中不见山,身于山外看全山。张家界的山在这点上是再也逃不过了。但还记得语文老师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放眼望去这里的山却并没有很大的波澜,有的只是一种空间上的层次感。只有一根一根的比着去看方能看出其中的玄妙。那就借东坡的诗改之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难辨大庸(张家界的古称)真面目,只缘身在尘世中。” 其实在张家界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还数宝峰湖。那里不但有着山的稳重,更蕴涵着水的灵动。 早听说下雨的天气游湖方能看出诗意,玩出亮点。天公还真是作美,我便有幸在雨中欣赏宝峰湖的景致。坐在船内,看着船外那一片烟雨朦胧的世界,感受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还真是惬意。虽不能看到“落霞与孤骛齐飞”但可看到“绿水共青山一色”。看来放情与山水中,寄情与天地间还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和风更谦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白烟绕山峰而上,红霞向天边延伸。就在此搁笔,吟诗记之曰:“雨过天晴山水净,红染云霞白染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