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风景明珠张家界 |
[游记]风景明珠张家界 |
2008-05-22 baidu.com |
最近,孩子的单位组织工作人员去张家界旅游,使我想起我在二十多年前,张家界 还不为人知,尚处在旅游开发论证时,我发表在《芜湖科技报》上的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对今天去张家界旅游或进行科学考察的人,或许会有些帮助。 奇峰异石话沧桑 -------------考察风景明珠张家界之一 原载《芜湖科技报》 钟福寿 朋友,你也许知道黄山,了解庐山,熟悉泰山,桂林山水也牵动了你的情思,可你认识张家界吗?笔者作为中国科协所组织的张家界考察队的成员之一,参加了张家界地学考察活动,愿将考察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养在深闺人未识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广义的张家界系指相毗邻的大庸县(现己改名为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慈利县的索溪峪和桑植县的天子山秘共同连成的奇峰成片的地区,整个风景区,面积约二十万亩。她长期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处于鲜为人知的寂寞之中。随着交通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这颗祖国大地上隐藏着的风景明珠必将会大放异彩,并且会轰动海内外。张家界以其独特的砂岩地貌、珍奇的动物、繁茂的植被成了地学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极好的基地。现在这里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了张家界、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成了我国人与自然圈定位观察站之一,并正在申请加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张家界周围被高大的山体环峙,这些山体坡度平缓,顶部浑圆,宛如屏障。我们考察队员乘坐的汽车迤逦行驶在这起伏的山峦上,几经峰回路转,突然间,张家界的奇峰异石竟奇迹般地突兀于我们的眼前,真是“远看不见山,见山在眼前”,“听时始不信,见时己忘形”。 张家界的石峰秀、险峻,异峰突起,直指蓝天,二千多座石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似玉笋,有的如神针。有的象金鞭,伟岸挺拔;有的若砥柱,插入云表。这些石峰各自都有妙趣横生的名字,什么千里来相会,老人岩,劈山救母宝莲灯,五女拜寿,夫妻岩,闺门岩,不一而足,充满诗情画意。这里水系发育完善,沟谷幽深,溪水淙淙,轻吟低唱,主要的溪谷有金鞭溪----索溪、沙刀沟、琵琶溪等。 这里是神话的世界,艺术的世界,科学的世界,置身在这瑶琳之境,仿佛每一座石峰都在向你琅琅叙古,每一处幽谷都可供你追根溯源,奇峰异石话沧桑,这种地形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地形形成的构造基础 任何地形的形成都是内营力和外营力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二者缺一不可,当然,这当中内营力是产导的。大约在距今3。8亿年以前,地质史上称之为晚古生代的中、晚泥盆世时,整个湘西北地区地壳下降,发生了大面积海浸,张家界这里曾是古扬子陆台边缘,属于滨海地区,流水不辞辛劳地从古陆搬运来大量的碎屑物质,到这里沉积下来,又经过漫长而又复杂的成岩过程,才形成了今天所见到的厚达300----500米的云台观组地层,这种云台观组的石英砂岩有红色,灰白色,岩石质地纯净,结构致密,具有较强的抗蚀力,岩石的这一特点,为高逾百米的石峰昂然挺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再者,此地属于中国东部一级构造单元,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的东缘,从小区域构造来看处于桑植复向斜的三宫寺向斜接近核部的位置,这一带的褶皱,形状宽而长,岩层倾角一般都在5----10度之间,有的几乎水平,这样的岩层稳定性好,不易沿层面滑动。还有,这里的厚层的石英砂岩是与薄层的页岩互层排列的,在外营力选择性的侵蚀下,较软的薄层页岩被侵蚀,坚硬的厚层砂岩被保留下来,这样形成了一些耐人寻味的景观,夫妻岩须眉毕肖,栩栩如生;海螺峰错落有致,形象逼真,都是软硬岩层发生差异风化的结果。 1。8亿年至0。25亿年前,这儿又经历了几次大的地壳运动,尤其是地质史上的燕山运动,使整个湘西北地区大幅度抬升,张家界地区泥盆系砂岩的上覆的其它地层遭受剥蚀,石英砂岩从而广泛出露。由于长期受构造作用力的影响,使向斜轴部的石英砂岩产生了一系列不同方向的垂直节理,其中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于东西向的三组,这是形成张家界砂岩地貌的又一构造因素。传说中由秦始皇赶山用过的神鞭而变成的金鞭岩,就有北东和北西方向两组光滑而平整的节理面,金鞭岩高达320余米,金光灿灿,有棱有角,气象峥嵘非凡。节理还控制了溪谷的发展方向,因流经金鞭岩而得名的金鞭溪和其下游的索溪,它的流向主要受北东方向的节理控制。
|
转自:http://hi.baidu.com/zfsonlyone/blog/item/1c5ed15c2aa6a242faf2c070.html2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