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了,没见过张家界的太阳,方向也没有拿捏准。明天就要走了,我说不上对她有太多的留恋。也不知为什么,张家界的城市建设和濮阳差不多,大酒店多一点,总体还不如,并没有太浓的地方气息。大街上行人也如别地一样,穿流行的服饰,说听得懂的地方话和普通话。并没有太多美丽的阿妹。在这个城市里,我完全不陌生。 今天早上七点半坐车去天子山。 在武陵源坐上山的环保公车,人很多,排起了长队,九个过道都挤的满满的。只见山路上来回的车,马不停蹄的奔驰,也不知有多少。我想总有一百多辆吧,可在早上和上午这一段还不够用。 我们盘绕青山而上,大约二十分钟,来到天子山索道下站。又是长长的队伍,人们拥挤着一批批的被放行上去。可能是怕游人排队时间太长易烦。旁边有人免费的唱歌,歌手就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吧,歌声很美,尤其在青山的辉映下。天子山的索道有2千多米长,六个人一辆。我第一次座索道,凌空而上,真切体会了一种飞的感觉,附带一点心惊,一种自豪。我不知自豪源何而来,有一种俯视的开阔心情。我想,在地上仰视,我今在云浓雾重之中,高不可攀,也成为一道风景。几日来,走在张家界的山上,我总想溶入这山这景这片自然。可我总是它之外的,它在我的眼前,离我很远;在我的脚下,却无法扎根而入;在我的手旁,却溶不进我血肉。 下了索道,我们坐车来到天子山上的贺龙公园。这里曾是贺龙革命时的根据地。贺龙是湘西人,贺龙的铜像悚然而立,连人带马重达九吨多,是我国近百年来铸造的最大铜像。 在这里人们兴高采烈,簇拥欢笑,一派繁荣祥和。美景仙境,映衬衣冠楚楚、气派十足的一团团游人更加意气风发、得意洋洋。我身在其中,却觉的和他们离得很远。好像听不到他们的任何话语,看不清他们的容颜。只觉得他们是将要欢腾的人。而我惊叹大自然的壮美,更知道我们是大自然所不屑的。我没有资格溶于它。我不想溶于他们。 我倚在贺龙铜像后的石栏上,看到了另两个不溶于他们的人——天子山上背返纳矫瘛f叹陀稳俗阆碌囊豢榭榍嗍话俣嘟锏拿恳豢槭罚缮矫癖匙拧u饬礁鋈硕荚谖濉⒘ 曜笥野桑趾谟质荩挥幸痪浠坝铩k潜匙胖衤ㄗ樱厦嫫椒乓豢?尺见方的青石板,手中握一根拐杖。在游人如织的天子山上,一步一步的走着,那么沉重的步伐。一双绿军鞋,一双草鞋,脏破的衣服。他们小心的走着,要躲开照相机的镜头,要躲开踏着如他背上青石的高贵的客人。有石阶的地方,游人都在排队。他们更要等着,把手中的拐杖支在背后的竹篓下,支撑着背上的沉重,站着,等有空间了再走下去。到地方把背篓放下,把石头卸到地上推到路旁。之后,去背下一块石头。而石头不久就可以垫起游人的干净的鞋子了。 背石头的老人消失在人海中,就象从没出现。他们走到哪了,我不知道。因为这山是他们的,我太陌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