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之行 |
[游记]张家界之行 |
2008-05-22 sina.com.cn |
最近几年每年都会出去旅游一番。今年本打算要去九寨沟,可苦于人数太少,凑不成一个团。后来听说有一个教师团要去张家界,于是便随团踏上了去往张家界的旅途。 都说张家界的山最有名,出发前,我赶紧在网上查了一些张家界的景点资料。感觉已查的足够多,自以为至少可以是半个张家界通了,但它的硕大和奇峰异石的数量不是我们常人所能估量的,所以到了那儿之后基本还是白痴一个。 在武汉下了飞机后,经过六、七个小时的颠簸,来到长沙。此时已是凌晨0点多,但广场上仍然有很多活动的人群。在长沙站,远远就望到了那两个瘦长却苍劲的大字——长沙,不禁想起了毛主席的沁园春。苦于当时我已近睡眠状态,不然兴许还会朗诵一首。到了旅馆,便头栽到枕头上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驱车赶往韶山,去看毛泽东故居和毛泽东铜像。在路上,我们一边看着毛泽东的牒片,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我不停地打呵欠,眼睛半睁半闭得,多少也听了一点。大约三个小时之后,我们到了铜像广场,此时早以挤满了人。青山翠柏之间,毛主席手持文卷,正慈祥地望着远方。据说当时在铜像的揭幕仪式上,江主席拜了三拜才将铜像上的红幕揭下来,而且在红幕被揭下来的那一刹那,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当时人们都惊呼,毛主席真是日月同辉啊。听到这里,我将信将疑。不过,在广场旁边的旅馆里,当地人专门描述了当时的盛况,而且还有日月同辉的录像和照片,可想应该是真的了。 结束了韶山之旅,便又踏上了去往我们最重要的目的地——张家界的旅程。导游是张家界土生土长的土家人,一路上一直兴致勃勃地讲张家界的风土人情、特产什么的,我们听的倒也觉得有趣。土家族的女子一生中只能哭一次,那就是出嫁的时候。我们都面面相觑,如果一生中只能笑一次,也应该是出嫁的时候,怎么能哭呢。我撇了撇嘴,心想,这土家人肯定都看过《围城》,早已深知围城内的苦涩。不过不管怎么说,在惊讶土家风俗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与博大精深。 不知不觉,便进入了张家界境内。不愧是因山闻名,一过边境,竟是一条长长的盘山公路。此时已是晚上8点多,天早已暗了下来。公路不宽,是单行道也便罢了,但令人心惊的是它偏偏是双行道,时不时地就有车从身边相对奔驰而过,我们不由地提高了警惕。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天已完全黑了。朝窗外望去,左边紧挨着的是高高的悬崖,右边也就是盘山路下面是一条河,隐约还能听见流水声,再那边便又是高高的大山,黑压压地向我们扑来。我心一紧,不禁觉得有些恐怖,忙拉上了窗帘。大巴继续在窄窄的盘山路上飞驰着,车内的人大多已进入梦境。突然,大巴停了下来,顺着车灯望去,前边一条长长的车龙,不用说,塞车了。车内顿时热闹起来。很多人下了车,去前边探个究竟。听回来的人说,前边好象出了车祸,司机当场死亡,几名警察正在封锁现场。我的心又是一阵紧。这么窄的路,不出事才怪。果然,一会儿,一辆警车和一辆救护车呼啸着过去了。一切又渐渐恢复了正常。还好,这一路我们比较顺利。到了旅馆,洗刷完毕,便睡去了。 经过了前一晚的惊魂之旅,第三天醒来,精神还不算太差。吃罢早饭,便来到张家界之旅的第一站—紫霞观。道教是张家界土生土长的宗教,所以骑青牛的老子,八仙塑像,太极八卦等等在观内随处可见。和其它的观庙一样,紫霞观并没有什么值得眼前一亮的特色,倒是风景不错。站在最高的庙堂前,透过郁郁葱葱的绿树俯瞰,一座座青瓦房点缀在绿油油的小块平原上,背景是巍峨的大山。当时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薄雾飘荡在青山周围,烟雨濛濛,真是人间仙境!我赶紧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妙的一景。 从紫霞观出来,便真正进入了张家界景区。我们首先去的是金鞭溪,沿着溪水从下游逆流而上。一路上,这条小溪给我的印象始终都是那么细长,缓缓地在石缝间穿来穿去,偶尔在高低落差较大的岩石处形成一条瘦瘦的瀑布。我不得不赞叹这条小溪的顽强,虽然单薄却也绵延了数十公里,这条路我们走了足足有两个小时。一路上,导游时不时地让我们抬头看看那些栩栩如生的奇峰异石,什么千里相会、文星岩、醉罗汉……最神的是那块酷似鲁迅先生的石头,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中午吃罢午饭,我们便开始登山。第一座山叫做黄石寨,它是因张良的师傅黄石公曾在此隐居修行而得名。导游约定好时间,自己坐了索道,早早地在山顶等我们。登山的人很多,我们这一行就有40多人。一开始都兴致勃勃地爬,后来同行的越来越少,每走一段路才碰上几个人。我和爸妈本来在队伍后面,但始终是不紧不慢地匀速前进,没想到竟是第一个见到导游的分队。登顶的那一刹那很有成功的感觉,长舒一口气:总算到了!虽然很累,但还是又爬上六奇阁,忙着拍照。只恨天公不作美,雨一直下,向远处望去,雾濛濛的,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不过,山顶上的景点很多,什么点将台、金龟探海……快下山的时候,导游问我们弥猴桃长在什么上,有人说是树上,也有人说是地上。导游往前边一指,一棵粗壮的树上挂着好多弥猴桃。说是长在树上的那个人暗自庆幸,不过仔细一看,有一根长长的藤缠在了树上,原来弥猴桃是长在藤上的。 终于到了下山的时候,没想到下山比上山还累,一颠一颠地咯得脚板直喊疼。导游不愧是导游,一路小跑着下了山。在下很长一段台阶的时候,我发现她几乎是跑着下去,看起来很省力。我也照她的试了试,果然,还真有效果。不过,代价是,这种方法虽然下山时很省力,但等到走平路时,脚实在不敢沾地,太疼了。 第四天,游过十里画廊,我们又开始了另一座山的征程—天子山。不同的是,经过前一天的折腾,我们同行的只剩下20多个人了。爬的过程除了更具挑战性以外,两旁都是高高的树和山,再加上下雨,眼前雾濛濛的一片。本打算一边观景一边爬山的我,此时只有低着头看脚下的路。幸好路上还有一些美女帅哥,可以养养眼。就这样,我们相互鼓励着。路途中,有三四个小驿站,可以买一些食品饮料什么的。不过,第一个驿站竟然在路程的一半左右。在这个驿站休息的人出奇的多,这儿的东西也异常的贵,一小碗西瓜要两块钱,一瓶激活竟也要价8元!但怎么也是救命的及时雨,破费一下又何妨。口渴难耐的爸爸一口气买了五碗西瓜,两瓶激活,一边吃一边安慰我们:越往上爬东西越贵,这可能已经很便宜了。还没十分钟,又碰到一个驿站。这儿的人明显少了很多,远远的就听见小贩叫卖:哎,西瓜一块钱一碗了。我们仨不约而同地看去,那一块钱的西瓜更多更新鲜。我吐了吐舌头。快到山顶的时候,雨渐渐大了起来,我们在一个小驿站里避雨。对面的小摊上正在烤豆腐干,香气四溢,馋得我直流口水。摊主是一位土家阿妈,很老实的样子。我把钱递了过去,阿妈问,放辣椒吗。我赶紧说,放,多放点儿。阿妈朝我笑了笑。实话说,我虽是山东人,可却是个典型的小辣妹,来到湖南这几天,顿顿都能吃下一头牛。虽然辣的要命,可感觉就是爽。我边吃边环顾了一下四周,阿妈这儿的东西还真不少,有玉米棒子、葛根片,还有土豆串、杜仲茶。阿妈说这些当地食品都是他们自己做的。告别了土家阿妈,爬了大约半个小时,便到达了山顶。天公似乎也格外开恩,刚才还雾濛濛的,现在居然放晴了。要不然,什么仙女散花、御笔峰、云海石林这些奇观我们也无缘相见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1e89e0100035n.html1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