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游记之三[风俗之奇特]

[游记]张家界游记之三[风俗之奇特]

2008-02-09    sina.com.cn

张家界地处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土家族和苗族居多,在张家界的最后一天参观了民俗风情园,也了解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
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赶尸”和“哭嫁”

1“湘西赶尸”。
早年间湘西人如果有人客死他乡家人就会想方设法请人把亲人的尸体运回来入土为安,你若在湘西神秘的山村小客店投宿,便极有可能看到死尸走路,当天亮之前,小客店前摇摇晃晃地走来一行尸体,尸体都披着宽大的黑色尸布。这些披着黑色尸布的尸体前,有一个手执铜锣的活人,这个活人,当地人叫做“赶尸匠”。他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阴锣,一面领着这群尸体往前走的。他不打灯笼,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让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若两个以上,赶尸匠就用草绳将尸体一个一个串起来,每隔七、八尺远一个,黑夜行走时,尸体头上戴上一个高筒毯帽,额上压着几张书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路上有“死尸客店”,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赶尸匠赶着尸体,天亮前就达到“死尸店”,夜晚悄然离去。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
「赶尸门道揭秘」
(1)一种方法是师徒二人一个在前面打灯笼,明摆着,叫做“吆死人”的人;一个把尸体挂在自己的身上,整个儿一起套在既长且大的黑袍里背着死人行走。
(2)另一种方法是由一人乔装死人;另一人扮成“赶尸术士”。“死人”头戴大草帽,将整个头部覆盖无余,连面部的轮廓也难叫人看得清楚;身着青面长袍大褂;膀臂披挂纸钱、黄表。行走时纸钱飘飘荡荡,活象旧剧里扮的孤魂野鬼;四肢捆上斑竹篾片,象是骨科用的夹板,其作用是不让手足关节弯曲,使举腿跨步硬枝梗杆,俨然一具僵硬死尸的样子!其状至为恐怖,见者唯恐避之不及。“术士”引路走在前面,形神枯稿,满面烟容,踽踽斜行,时时掉头关照后面跟随的“死人”,边走边丢纸钱,名曰“买路钱”;“死人”则沿着“买路钱”向前挪动足步,实际上纸钱成为了路标。引路人还提着一个灯笼,火光半明半灭,闪烁不定,这也是为“死人”指明去处的暗号。背上高耸耸的背一夹背;满咚咚的盛着纸钱和香蜡。就这样,一前一后,缓缓的,阴森森的,幽灵似的,走在荒郊小道,或僻静的小待小巷里。未晚投宿在鸡毛店中,点燃香蜡,焚烧纸钱,一时充满阴风惨惨的气氛,使不人敢与之接近。
到目的地两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属,准备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将寿衣帽寿鞋给死人穿戴齐备,装进寿木。这种入殓过程,全由“赶尸”者承担,绝对不允许旁人插和旁观,正如出发时将尸体“扶出棺材”不允许窥视一样。说是在这些关键时刻,生人一接近尸体,便会有“惊尸”的危险,而入殓过程,必须在三更半夜。一切安排就绪,就是说将死者装殓以后,丧家才去认领。棺盖一揭开,须眉毕现,果然是丧家亲人,象貌宛如昨日,现在却翘翘长眠在棺材里了,伤心惨目,摧人肺腑,顿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声。“赶尸”者这时特意劝说大家不要过于悲伤,致使死者不安。幸亏他生前积有功德,得平安的返回乡土。刚经过长途中跋涉,急需安息。人们悲痛之余,感到一种既见死者后的踏实、满足、欣慰,谁还怀疑它是骗局。 

2、哭嫁。
土家族过去整个结婚过程都伴随有婚俗歌进行。按婚礼程序又分哭嫁歌、扮郎歌、拦门歌、发亲歌、交亲歌等。在结婚前几天,甚至前半月、一月,待婚姑娘就要开始哭嫁。每到天黑,亲邻少女妇妪邀约待婚姑娘家,边哭边唱,唱中有哭,哭中有唱。哭嫁歌内容相当丰富,大致有哭爹妈、哭姊妹、哭兄嫂、哭姑舅、哭媒人、哭苦情、哭席、哭花、哭辞祖宗、哭包露水帕、哭穿露水衣、哭穿露水鞋、哭打伞、哭踩斗、哭出门、哭撒筷子、哭上轿等,其形式有单哭、对哭。因而相对应的还伴有娘哭女、妹哭姐、嫂哭妹、哭十姊妹等内容。凡哭腔优雅、内容丰富、生动感人者倍受称赞。
土家历代重视哭嫁,姑娘出嫁是非哭不可的,借以告别在娘家的闺女生活,抒发情感,这是土家族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旧时,不少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哭嫁,以免婚前哭得不好,遭人笑话,视为愚笨。开始是隔夜哭,后来是连夜哭,全寨相好的姐妹姑嫂长辈都要轮番陪哭,边哭边唱“哭嫁歌”,你停我唱,通宵达旦,若悲若喜,悲喜交融。经过一代代妇女口头创作,不断丰富加工,有的内容逐渐定型,形成长诗结构的抒情悲歌,充满浓郁的风土味。
“哭嫁歌”是一种边哭边诉的歌,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数百年来沿袭不变的固定程式,又有即兴而作的内容,如一单哭、两人对哭(与父母、与兄弟、与姐妹、与亲友等等)及合唱(“哭十姊妹”)等。且是哭中有唱,唱中有哭,既有放声哭唱的,又有低声泣唱的。哭唱还有曲牌、调式,但多如山歌、灯歌及小调类,虽然旋律比较简单,却也优美、流畅,委婉动听。歌词以长短句为主,也有“五言七句”、“七言四句”及“七言五句”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1bbf401000an2.html1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