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旅游网 |
[游记]张家界旅游网 |
2007-08-30 17zhangjiajie.com |
August 27, 2007 张家界奇特的地质与地貌 来张家界旅游观光的人,无不对武陵源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和九天洞、黄龙洞神奇的地下喀斯特景观感到惊奇,并被它惊人的魅力所倾到。惊叹之余,不少人会研究它,更深入地去认识它。追根索源,探索其奇特的自然景观所形成的奥秘机理,以增添无穷的游兴。为了帮助大家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大自然,有必要将市区形成自然景观要素的地层、构造、矿产、地貌、作一简单介绍。 张家界市区的地层,主要为石灰岩层,这为我们建筑业用石料、石灰,生产水泥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材料。我市地下喀斯特溶洞景观形成,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因为石灰岩中主要成份为钙,钙容易溶解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所以有落水洞、溶洞、暗洞等。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华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变成地下空洞。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与逐渐堆积,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其次,在市区分部的为页石、砂岩。这类砂岩,尤以中泥盆流的云台观组石英砂岩在我市最为著名。厚层状,结构致密坚硬,不易风化,便是这类砂岩的特点。武陵源景区内的金鞭岩、南天一柱等奇特石峰,就是这种砂岩性格的充分体现。它是我们张家界的骄傲,是形成武陵源景观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没有我们今天武陵源的美丽风光。 除此之外,张家界的地层中还蕴藏了更为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二叠系中珊瑚化石是生产龟纹石的原料,埋葬在侏罗系中的芙蓉龙恐龙化石七十年代在桑植的芙蓉桥挖掘,今陈列在省地质博物馆。可以说,张家界的地层蕴藏了不少真正的宝藏,等待着人们不断的探索和挖掘。 构造 市区大地构造跨越江南古陆和扬子准地台两大一级构造单元。总的为较为稳定的陆地台块,以上下升降运动为主,褶皱运动不强烈,也没有岩浆石活动出露,断裂构造只在两大构造单元接触部位即市区澧水河谷一带较为发育,其他地区不多。这样稳固的地壳基础,是武陵源景区内几千座石英砂岩峰林千百万年永不崩塌的真正奥秘。了解本区大地构造特点,有助于加深我们这一认识。不少游人,可能已经感到奇怪,象武陵源这样的石英砂岩,在我国各地,何止一处两处,为何独有武陵源有上百米几百米高的砂岩巨峰屹立青山,耸立蓝天而不倒呢?奇迹!就这样选择了张家界的武陵源。 矿产 地层和构造的特殊条件,使张家界的矿产以沉积形成的矿产为主,有煤、铁、镍、钼,其次有低温热液形成的铅、锌、铜,非金属矿产有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营石、重晶石、硅石(石英)等,还有矿泉水。 总之,从科学和工业的观念上讲,泥土石矿能烧制砖瓦,砂石矿能建造桥梁、高楼。能利用,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都是有用的矿产资源,都应该珍惜和保护,只是其价值大小不同罢了。 形成武陵源景区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的石英砂岩,本身也是一种矿产资源。其二氧化硅含量达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九点零六,是生产石英玻璃的优质原料。是开采作为矿石,还是保存其峰林景观,我想,人们肯定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因为后者的价值简直无法计算。 地貌 在张家界市区境内,由于受地理、地层、构造、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观。从地势上来看,我市西接云贵高原,东临洞庭湖,北与鄂西山区接壤,南又与雪峰山毗连。其总的地势是:东南与中部低,四周高,沿澧水河流两岸,又有一块一块的冲积土平原。我市境内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溪流发育,各条溪流的均汇集到澧水河,然后从西向东,一直流进八百里洞庭湖。湖内,沉积着几十米几百米厚的泥沙。 与洞庭湖相反,从东向西,地势又逐渐升高,到市区中心地段,便出现了海拔高达1500余米的天门山、七星山等高山峻岭。有高山峻岭,又有低谷平原,这就是本区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 武陵源景区内的巨厚的石英砂岩,产状平缓,使岩层不能沿层面薄弱部位滑塌,覆盖在志留系柔性的页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刚性的石英砂岩垂直节理发育,在水流强烈的侵蚀作用下,岩层不但解体、崩塌,流水搬运,残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险、秀、幽、旷等千奇百怪的峰林,是武陵源风景区的主体。 慈利县五台山风景胜地,同样也是由同一层位的石英砂岩组成,岩层产状也平缓。到过那里观光的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五台山怎么不形成峰林地貌,却形成一个台地,既人们所称为“方山”呢?游人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五台山顶部有黄绿色的页石、泥灰岩覆盖,它是隔水岩系,可以保护下伏砂岩免受流水侵蚀。可惜那只是百万年或千万年以后的事了。 流水侵蚀地貌,在市域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来不及将河流拓宽,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窜成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张家界市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这种河谷地貌。当你泛舟或漂流在这种河谷的急流险滩上,惊涛骇浪使你感到刺激,进入忘我的境界。两岸陡峻秀丽的景色,又使你留恋人生,勇气会在心中升起,会使你在激流中拼搏,奋斗人生。为什么众多的年青人,也有不少中老年人,到了张家界,非到茅岩河、澧水河、娄水河漂流不可,真谛,也许就在这里。 喀斯特地貌(近年来学术界也称岩溶地貌),也是张家界地貌的另一突出的特点。约占全市面积百分之四十左右,且种类,不论地表、地干,其堆积物均发育齐全,是我国湘西北喀斯特地形发育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桑植县、慈利县大部,武陵源区、永定区东南部是这一地形发育的地区。 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沟、溶槽、石芽、干谷、石丘、石陵市内各地可见,唯石林在市区少见,在天门山风景区能见到一些单个石柱,但很少成林。湘西北地区只有在自治州花垣县小排吾一地,有一片石林,俗称“石栏栅”,颇引人注意, 也吸引了不少游人学者观光考察。 天门山风景区地貌,应属高山地形,有流水的侵蚀作用,也有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岩层产生崩塌,形成悬崖陡峭,极为壮观,面临澧水,更是雄伟。喀斯特溶洞高挂山峰,奇妙无比,历来为游览胜地。 地下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堆积物形态。在张家界,更是堪称一绝。其溶洞规模,桑植县的九天洞能列入世界洞穴学会会员洞,也真不愧为亚洲地一洞的响亮称号,可见不是一般。 九天洞和位于武陵源区的黄龙洞,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们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为一体。其洞内喀斯特堆积物,石钟乳、石笋、石柱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可以说,想什么,像什么,极大地拓展了游人想象的空间,往往使人很难找到恰当的词汇和语言来赞美她。 分类:旅游景点 由 西门吹水 发表于 August 27, 2007 11:31 AM |固定链接 August 25, 2007 天门山张家界的新传奇 不久前,听说有一场关于人类勇气与自然神奇的对话将在张家界天门山举行,虽然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最终还是取消了生死时速穿天门,但作为张家界的新地标———天门山,却会将千百年来传奇不断地书写下去。 天门山离天三尺三 天门山,是张家界海拔最高山,若是一步一步爬上去,必定让我们这些办公室懒人痛苦至极,要是脚力不佳就更加望而生畏了。 于是,体验世界上最长的单线循环式客运索道———天门山索道,就成了我们来到天门山最大的乐趣。索道以张家界市中心的城市花园为起点,直达天门山顶的原始空中花园,单线全长7455米,落差达1279米,单程运行时间28分钟。 数字不代表什么,感受才是王道。坐在缆车里,俯视山下,慢慢上升的感觉还真不错,随着攀爬高度不断上升高度,我们陷入了一片“迷茫”,分不清是云还是雾,整个缆车车厢仿佛进入了穿梭中的天宫,“大庸有座天门山,离天只有三尺三”看来还真名不虚传。 TIPS: 上天门山容易,下天门山也不难。取名“通天大道”的天门山盘山公路堪称“天下第一公路奇观”,通天大道于1998年开始修建,因天门山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所局限,至2005年才全面贯通。通天大道以进山时的标志门为起点,一直通达天门洞脚下,全长10.77公里,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至1300米,共有九十九个弯,暗合了“天有九重,云有九霄”之意。 六大古谜孰真孰假 天门山是一座四面绝壁的台形孤山,传说在三国时期,嵩梁山忽然峭壁洞开,形成天门洞。让天门山得名的天门洞,位于1264米高的绝壁之上,高131米,深60米。 天门洞悬空危立,似明镜高悬,终年吞云吐雾,显得神秘莫测。在阳光明媚的清晨,或夕阳斜照的傍晚,天门洞口偶尔会出现“天门霞光”。天门洞内一年四季总是雨珠满空飘洒,“梅花雨”清凉甘甜,落点飘忽不一,传说凡人只要用口接到四十八滴梅花雨,就能变成神仙。 此外,在天门山陡峭的百丈绝壁上有个鬼谷洞,传说一次探洞时,有人偶尔用相机拍到了鬼谷子面壁学《易》的头像,这是一个侧面像,五官轮廊,清晰可辨,与至今流传甚广的鬼谷子画像极为相似。 看来这里的噱头还真不少,各种传奇野史让我们对天门洞的胃口被“吊”了起来。但到了天门山脚下,才深感自己的渺小,辛苦地攀爬完999级台阶的天梯后,终于见到天门洞了,眼前的天门洞云雾萦绕,若隐若现,神奇得很。TIPS:其实除了“鬼谷显影”外,“天门洞开、天门翻水、野拂藏宝、独角瑞兽、天门转向”等共六个千古难解之谜撩拨得每个人心痒痒的,而且,独有的佛文化、天文化、隐逸文化、山水文化等四大文化是天门山的特色,别处寻觅不到。 游线:这么好的地方,游线是很重要的,我推荐如下:天门山索道下站→天门山索道上行→天门山山顶→天门山索道下行→中站→下索道搭乘环保车→九十九弯通天大道→天门洞→环保车返回索道下站。 门票:天门山实行通票价格258元/每人,包括:上下天门山索道,上下乘坐环保旅游车和游览景区所有共50余处景点。 交通:市内公交从火车站乘坐2路、3路、7路及1路公共汽车(时间约20分钟,票价为1元),进入市区在观音大桥转车(时间约5分钟,出租车3元)即到。 特产:张家界有很多特产值得考虑,尤其是葛根粉、蕨根粉、岩耳和杜仲茶最受游人青睐,被称为张家界的“三宝一绝”。若是8、9月份前去的话,最让人嘴馋的是那里特有的大李子,挑选秘籍:要选外表青里透红的,选鸡蛋大小的最合适,一般在5-8元左右。 分类:旅游景点 由 西门吹水 发表于 August 25, 2007 9:25 AM |固定链接 August 24, 2007 张家界历史文化介绍 张家界市,是一座新型的城市,张家界,又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她既古老又年轻,说她古老,是因为她的前身——大庸市——早在新时器石代,其境内澧水两岸就人类活动了。上古时期典章文献《尚书·舜典》中便有“舜放欢兜于崇山”的记载。又据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农历乙丑年)杨显德纂修的《永定卫志》与清道光三年(公元11652年,农历癸末年)修刊的《永定县志》以及《慈利县志》和《桑植县志》等史书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划全国为三十六郡,当时的大庸与慈利便属于黔中郡,它是湖南境内第一个行政区,比省会长沙还早。黔中郡所辖包括慈姑县(县址在今慈利蒋家坪乡太平村一带),桑植县与大庸县(今永定区)、石门县、安乡县、澧县、津市、临澧,以及湖北省公安、鹤峰两县与湖南桃源县一部分地区。 西汉时期,除地方设立郡县外,还加封国,实行的是郡县国交错体制。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农历乙亥年),刘邦当朝,他下令分黔中郡为武陵郡,析慈姑县为孱陵、充县(含永定、武陵源两区与桑植县)。 三国时期,吴景帝孙休于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农历癸末年)见蒿梁山洞门大开,玄朗如门,以为吉祥,便改嵩梁山为天门山,同时改武陵郡为天门郡,析充县、增置中县(旧址在今慈利县三官寺一带),当时的大庸便属于天门郡管辖。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农历癸卯年)废充县、改置临澧县。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当朝,于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农历甲午年),又“分荆州武陵,天门属郢州刺史。”宋明帝秦始三年(公元467年),武陵,天门郡仍属荆州。西魏恭帝拓跋廓于二年(公元555年,农历乙亥年),又罢天门郡置澧州。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农历乙未年),又废娄中与临澧两县而置崇义县,又新置北衡州(因为北周的统治范围南不到衡山,但为了祭 祀五岳,才将天门山作为南岳衡山,故名北衡州)。隋文帝杨坚当朝,于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农历戊午年),又改北衡州为崇州,零阳县为慈利县,与崇义县同属崇州管辖。隋炀帝杨广于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农历丙寅年)又废崇州,改澧州郡为澧阳郡,统辖六县(慈利,大庸均属澧阳郡)。 唐朝时期,全国改为十道。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农历辛巳年)下令置澧州澧阳郡,属山南道,统辖六县,慈利与崇义县(今永定、武陵源二区与桑植县)归其所辖。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今张家界全境属楚国管辖。宋朝时期,宋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调整为二十三路,路下设府、州、军。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农历癸亥年)下令将今张家界全境划规澧阳郡,曰慈利县,并在今桑植县设安福寨,在今永定区大庸所设武口寨,在武陵源区设索口寨。 元时,在全国设立十一个行省,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于置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农历丁丑年)改置澧州路总管府,所辖四县(慈利是其中之一,既今张家界市全境),并在今永定区茅冈置茅冈都元帅府。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农历乙未年)当朝皇帝铁木耳又下令将慈利县升为慈姑州,复名慈利州,辖四县,现今的张家界市全境属慈利州管辖,并在州内溪峒间置安定(今永定区内)、柿溪二州。今桑植的外半县属柿溪州,内半县则分置上下桑植长管司(以后改为安抚司)。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农历甲辰年)改澧州路为澧阳府,辖四县,罢安定、柿溪两州。 明时,明王朝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在全国设立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实行省一级民政与财政管理。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农历已酉年),降慈利州为大庸县,隶属于澧州。民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农历丙辰年),慈利划规常德府管辖。这时期,当朝为了征讨覃后,在永顺羊峰山设羊山卫,并修筑排栅城,三年迁羊山卫城于大庸溪之阳,更名为大庸卫(所谓“卫”,即军事建制,属湖广都使司)。民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农历己巳年),又改大庸卫为永定卫,二十三年,又在慈利设九溪卫,两卫同属湖广都使司管辖,而今张家界市的行政区划在当时则属慈利县。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农历丙子年)划规岳州府。 清时,在全国设立二十个行省,以下设府、州、县。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农历庚戌年),桑植与茅冈土司相继改土规流,升澧州为直辖州,辖安乡、石门、慈利等四县,同时废永定、九溪两卫,新设安福县(今永定、武陵源两区与慈利、桑植两县在当时均属安福县),并改岳常道为岳常澧道。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农历乙卯年)割原九溪卫麻察所并入溶美司,置鹤峰州,属湖北省宜昌府,同时割安福所与桑植司地置桑植县,属永顺府管辖。还将慈利十、十一、十二、十三都及八、九、十四都的一部分地方,以及永顺部分地方和原茅冈司地方置永定县,隶属澧州。 民国时期,先在省下设三个道,六十个县,后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农历丙辰年)湖南省栽撤武陵道,将大庸、桑植、慈利县划规辰沅道。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农历壬戌年)裁撤“道”的建制,仅存省、县两级,所以,大庸、慈利、桑植三县均属省直辖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农历甲戌年)11月24日,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等,领导红军二、六军团解放大庸县,建立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农历乙亥年)红军长征,湖南省建湘西绥靖处,管辖慈利、大庸、桑植、临澧、石门、澧县等6个县,专员办事处,设在慈利县。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938年至1949年,农历戊寅年至已丑年),湖南全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大庸与桑植属第八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永顺。慈利县属第四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常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张家界市全境解放。公元1949年至1988年(农历已丑年至已巳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管辖,而大庸、桑植两县则于1949年10月16日至1952年8月属永顺专区管辖,8月后划规湘西苗族自治区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1988年至1990年(农历已巳年至辛未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庸地级市,辖慈利、桑植两县和永定、武陵源两区。1994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仍管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不变。 分类:历史文化 由 西门吹水 发表于 August 24, 2007 10:52 AM |固定链接 August 23, 2007 张家界交通介绍 外部交通 分类:吃住行 由 西门吹水 发表于 August 23, 2007 11:32 AM |固定链接 August 22, 2007 与雨共舞漂茅岩 茅岩河是我们张家界旅游的最后一站,也是此行中除了金鞭溪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 我们去茅岩河的那天,天正下着大雨。我们在码头换上雨衣,听说茅岩河漂流就是打水仗特别好玩,于是人人购买了水勺、水枪,然后“全副武装”地上了小艇,准备大干一场。 因为去的都是年轻人,小艇开出没多远,大家就打起水仗来了。反正天下着大雨,身上迟早要湿的,所以大家都不在意。“快快,把我们的艇开过去,近点,再近点。”大家一边口中嚷着,一边忙着把水勺、水枪中的水拼命地向对方的艇泼射过去,对方被击中的一边连连躲闪一边大喊:“还击、还击,不要怕他们。”头虽然低着,但手可从来没有停止过“攻击”。两三分钟时间,三四个艇上的人们就全成了“落汤鸡”。由于浪急雨狂风大,小艇时而撞在一起,时而相隔很远。近的时候就让那些力气大的男孩用水勺使劲地泼,远了我们就用水枪射。我手中是一把射程相当远的水枪,平日里特别怕雨的我,那天的大雨对我来说几乎不存在似的。我只知埋头灌水,抬头射水,仿佛真的进入了一场战争,全然忘记了身外的世界。别人不时被我射中,我也不时被别人泼得眼睛也睁不开,头发一缕缕地贴在额上,可那个开心却是成长以后从不曾有过的。我大声地笑着、叫着、玩耍着,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人的本真在那一刻充分地展露出来。至今仍然难以忘怀当时的情景。 在落差大的险滩上,船老大会提早提醒我们不要再打,坐稳了。此时我们才开始欣赏两岸的风光,在这儿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做纤尘不染,什么叫做恍若隔世。那豆大的雨点打在飘缈如雾的波涛上,就像远古音乐奏出的和谐乐曲。两岸的飞瀑因雨变得更加气势磅礴,那样惊心动魄、摄人心魂。此时打湿眼帘的,不仅仅是飞瀑;启动脉搏的,不仅仅是心跳。 半途上有一艘渡轮停在水中,上面有各色点心。艇上的男孩女孩立即一拥而上,要这要那的。站在船舱,被风一吹,浑身湿透的我们就感到了丝丝凉意。渡轮的老板娘热心地招呼我们:“玩累了吧?来碗姜汤暖暖身体吧!”很快船舱里就飘出阵阵姜汤的香气,每人热乎乎地喝下一大碗,全身变得暖融融的,特爽。 这儿两岸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稀有的红豆杉,笔直的楠木,高大的鹅掌楸此时的叶子已经翻黄,在山脚和林下的阴湿处,各种野花自开自落,楚楚动人。 重新回到艇上,雨仍然很大,大家兴致也特别高。那一路的峡谷深渊,浪涛汹涌,引得我们阵阵惊呼,结果就有一同伴因为太兴奋,不小心掉到河中去了,幸亏他识水性,很快就爬了上来。口中还不忘嚷着:“痛快、痛快”。
|
转自:http://www.17zhangjiajie.com/4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