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默默不语的岩石,你想对我说什么?. |
[游记]张家界默默不语的岩石,你想对我说什么?. |
2007-07-16 baidu.com |
走进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没有看到大片森林,却是满目奇形怪状的青山。那三千多座奇峰异石,似人似物,神形兼备,或粗犷或细密,或奇绝或诡秘,浑朴中略带狂狷,威猛中又带妖媚,危岩绝壁,雍容大气。 我看着游客争先恐后的与山合影,也动了兴致,但我的背景不是很高的山峰,而是那高山峻岭的组成者--岩石。岩石,还有什么比它更平凡?早在最原始的生命出现之前,它已然是我们这个星球的主人了,虽然它从来就是默默无语。 在那天地混沌初分、宇宙洪荒的时代,是岩石与大自然中的风、火、水、电进行了亿万年的壮烈博击,以无数岩石粉身碎骨为代价,为生命和人类的出现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随着我们这个星球日臻成熟,岩石作为地壳的最主要的成分,就开始默默地承载着大地上日益繁衍的万物,为万物的发展变化提供着最根本的依托。 张家界的岩石会记得,在它的胸膛上和肌肤上,世上的沧桑变化已发生了多少次,人间的历史剧已演过了多少幕。不要小看这岩石,这个天地大舞台的主要构建者和见证人,它做了很多,也知道很多,但它默默无语。 黄石寨上岩石更是无语。难道它只想在这天地大舞台扮演一个旁观者和无心人?当然不是。有句话评价黄石寨:“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可见黄石寨在张家界风光中的地位了。它是张家界石景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张家界最大的凌空岩石观景台。一位著名诗人这样评价黄石寨:“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可见境内是何等的峰奇岩险,谷深涧幽,水秀林碧,云缭雾绕。真是集雄、奇、幽、野、秀于一体,汇峰、谷、壑、林、水一色。这就是岩石表现出来的魅力。 可是,如果你认为岩石在动变中只知盲目的显示力量,那又错了。只要细心,在地壳上每一个陵谷变迁的现场,你都可以看到岩石所表现的那别出的心裁和独运的匠心——那苍莽的崇山峻岭,就显示了它在造山运动中那种纵横捭阖的雄图大略,而那瑰丽的奇峰异石,则表现了它为装点天地、美化自然的细腻用心。谁能说岩石不是一个有心者呢?但它默默无语。 到了张家界宝峰湖,四面悬崖围绕着一个巨潭,湖周奇峰环抱,佳木葱茏,叠翠堆绿的小岛,像颗颗绿色的宝珠,给山湖更添了几分神秀姿韵。可是秀色是以那不露生色的岩石作基底的呀!逡巡在这个周长几十里的湖边,确实难以想象这岩石是那样的能在高山顶处容水成湖。我不愿从地质学上弄清它的成因,倒是乐于相信这是出于岩石自身的一种灵性,一种匠心。我默默地对视着这些隐身的岩石,它们好似也同样地看着我。啊,默默无语的岩石,你想对我说什么? "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凡到过天子山的人,对这些评价都是赞同的。天子山景观奇特,惊险万端。峰高、峰大、峰多,是它的一大特色。峰林之王的代表——御笔峰,它的雄姿,已在国内外多家报刊上展现。在这个岩石的聚落里,就如同在人的聚落里一样,让我感觉到了岩石似乎也有它们的血肉之躯。 这里的岩石,不是浑然凝结在一个整体之中,而是化作个体而又群聚在一起。它们一个个裸露着身躯孑然而立,彼此又相对相望,保持着群体的关系。其中,有昂首耸立者,似为石中巨人,也有嗒然俯首者,似为石中侏儒,还有许多如踞如坐、如匍如卧者,则系石中牲畜或野兽了。进入这岩石群之中,便立刻觉得被岩石的生灵所包围,它们在你前后左右环伺着,若迎若候...... 的确,造物者常常是在无意间表现其用心的。石不语,却并不说明它无心。在黄龙洞,她以规模大、内容全、景色美而被誉为溶洞景观的“全能冠军”。正如许多游人所说:黄龙洞是诗的结晶,哲学的凝聚,美学的雕像。它是用心来构造的! 这个溶洞,全长7640米,垂直高度140米,内分两层旱洞两层水洞,有1库、2河、3潭、4瀑、13个厅、98廊以及上千个白玉池,上万座钟乳石峰。整个大洞犹如一株古木,错节盘根,散发开来,洞中有洞,天外有天,山重水复,峰回路转,由天生灰质溶液凝聚而成的洞穴景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无所不奇、无所不有。如果你对上述中那群岩石的自塑意识还有些怀疑,那么,在这里你所看到的群石,却是完全以造物者的面目出现。它们不但已经建成了一个惊诧莫名的艺术宝窟,而且还正在日以继夜地为它们的宝窟创造着新的内容。 值得一说的是,岩石在地下深处的这种奇异的创造,一如它们无言的天性,完全是默默地进行着的。它们把自己的身躯在一个空间里慢慢溶于水,却又在另一个空间里逐渐沉积、凝结出自己的新的躯体。这种旧我的消融和新我的聚结,虽然是在肉眼难辨的平均每年不过几毫米的速度中进行的,但在无涯无际时空之中,它们任意消长,自由沉浮,俨然是一个“自为”的主人。正是这种“自为”者特有的自由心态,使得它们的创造表现得奇趣横生,匪夷所思,以致在人间看惯了世俗之美的人们来到这里,面对着石的创造,莫不瞠目结舌,不知所云,只好以“仙境”来表达莫名的感受了。 其实,世上何曾有什么仙境?岩石又何曾摹拟那子虚乌有的仙境?它只是按照自然的规律默默地运作着,默默地从平凡的运作中创造、升华着神奇。对此,人们常常漠然无知,或漫不经意,就如同看待一切平凡而无声的事物一样。可是,人们一旦透过岩石的平凡看到了造化的神奇,从石的沉默中领会了造物的深意,他们就会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是可以出现一种心灵深层的理解与交融的。当然,这种心灵间的理解与交融,也是勿需通过语言的。古代的先哲们就曾独自默默地与青山相对,他们懂得:如果“我看青山多妩媚”,那么,“青山看我亦如是”,人与青山,是可以“相看两不厌”的。 岩石不语,是它在等待着人们的理解。岩石不语,是它准备着与人们的心灵交融。 哦,张家界默默不语的岩石,我明白了你想对我说什么! |
转自:http://hi.baidu.com/tongxinchun/blog/item/a836bdc4c2b162ab8326ac42.html2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