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山自然保护区 天子山,位于武陵源景区北部,南与张家界相接,东连索溪,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辟有黄龙泉、茶盘塔、老屋场、凤栖山、石家檐五个游览区,有一座天桥、两个天池、四个天门、五个溶洞等80余个景观景点。天子山居武陵源景区地势最高处,其中主峰1250余米,登临其上,俯瞰脚下成千峰林,漫无边际,白云迷雾,环绕飘浮,景观气势磅礴,层次丰富,观后使人胸襟开阔。 “云雾”、“月夜”、“霞日”、“冬雪”为天子山天象四大厅观。天子山的云雾奇观,有云海、云瀑、云涛数种。每当久雨初睛后或蒙蒙细雨时,立于七星山高处由东往西俯视整个天子山地区,便会看见万亩石林空间,先是朦胧大雾,继而白云飘浮,不久即将四周群峰淹没,其势十分磅礴浑厚,故名云海。而当天气变化,降雨骤停时,将军寨、石家檐等处的大片白云,又从山顶翻滚下来,宛如巨大的水流,铺天盖地,飞泻而降,是为云瀑。云涛的景象,则多出现在黄龙泉等地,其形状如大海中的汹涌波涛,观之使人很自然地有了“气蒸云泽梦,波撼岳阳楼”的意境。天子山的月夜,幽静而朦胧,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朦胧的月色给峰林披上了一层“魔纱”,白昼雄奇的群峰此刻似一群群狰狞的魔影耸立于幽谷之中,加上兽鸟的呖呖叫声,使人倍感大自然的无穷神秘。霞日,作为天子山的天象奇观之一,多出现在晴日的清晨,每当早晨五、六点钟的时候,立于天子山上,遥望东方,先是几片红云,抹在天际,瞬息,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顿时云蒸霞蔚。阳光下,千万座石峰婷婷而立,千姿百态,无以言表。冬雪,多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此时的天子山,青松和峰峦全被大雪覆盖,四处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冰柱低悬,冰花四散,山野间时有山麂、野猪在洋天雪地里觅食嬉戏。南国游人,可在这里领略到“北国风光”。 总之,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各景区,既各具特色,又难于分割,互相映衬,互为依托,由此构成了武陵源溶“雄奇、险峻、浑厚、幽深、秀丽、野趣”于一体的壮美风光。 武陵源,又是一个绿色宝库和天然动物园,武陵源的植被属中亚北部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成片的原始次生林中,有植物种类1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93科510多种,比整个欧洲拥有的树木种类多一倍以上,著名衡有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香榧、银鹊等190多种。武陵源的奇花奇草也很丰富,有龙虾花、四照花、玉簪花、灯笼花、长蕊杜鹃等,在别地很难找到的珍奇花草,在这里随处可见。中国地学界和林学界称这里为植物标本国。由于林木盛密和人迹罕至,又为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环境,因此,武陵源又是一个天然的动物乐园。据初步考察,整个景区内,有世间少有的珍奇鸟类6目41种,珍奇兽类28种,其中主要的有猕猴、云豹、岩羊、鼯鼠、麝、獭、貉、穿山甲、娃娃鱼、红蛇、白蛇、玻璃蛇、背水鸡、长尾雉、红嘴相思鸟等。武陵源不仅为地质学,而且为环保学、林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十分宝贵的资料 。 武陵源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为每年的3月到6月。此时气温日渐升高,经过了严冬的树木花草,已开始绽出翠绿的嫩芽,各种兽鸟也已活跃起来,山峦田野,到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不过这个季节降雨较多,旅游需备防潮衣物。 到了6月下旬,武陵源开始进入夏季,直至9月上旬。武陵源夏季的平均气温在22至26摄氏度之间,最高时也不过32摄氏度左右。此时,许多地区酷热难熬,而这里却一派清凉,是避暑消夏的理想去处之一。 张家界历史悠久,早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在古代,张家界被称为 “九洲之外,圣人听其自然”的“南蛮荒芜”之地. 张家界素有“气功之乡”的美誉,民间表演的硬气功豪壮奔放,刚劲着实,不少人都能表演银枪剌喉、腹卧钢叉、睡刀床破青石等高难惊险节目。张家界是少数民族地区,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百 分之六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绚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