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金鞭溪游记

[游记]金鞭溪游记

2008-06-10    rednet.cn

下了闷罐车,顶着烈日晒,进入门票站,穿过老磨湾,踏上元宝路,就置身在金鞭溪畔了。
两岸高大的山体,垂耸纵立,如扭曲的巨屏,向远处延展而去,夹成一道幽深的峡谷。漫射进来的天光,透过伞状的树冠,筛落一地斑驳的阴影,随着树枝的摇曳而晃动,在草丛和石板之间,画出一些离奇的动漫。而在浓枝密叶遮不到的空间,则直接映照着溪中的水面,再反射到溪畔丛林之间。到处都显得那么柔和而温馨。一丝丝清爽的凉风袭来,直让人周身都凉透了。而这心情,却随着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的扑面而来,逐渐地豁朗开了。
金鞭溪的路,有个特色,就是,每走两三步台阶,又会有很长一段平坦的石板路要走。虽然,路上铺的是岩板,但走起来,并不使人觉得那么呆板,而是,左转右拐的。说不定,拐过一个大弯,又会逼着你,踏上桥面,跨到溪的对岸去了。当然,并非独路一条,也还是有几处岔道的。但每处岔道,都是斜路,斜向上地远离了金鞭溪,得爬很高很陡的山,不是猎奇和体魄强健的人,是不愿走的。
同行的人,有金岩和仙风。金岩是本地人,曾当过导游,似乎很有些经验,走着走着,就轻车熟路地走在前面去了。而我和仙风,虽是山里人,但对金鞭溪,并不十分熟悉,时不时以新奇的目光,东张西望,观赏着金鞭溪独特的地形地貌和高大挺拔的森林植被,并谈论着各自的观感。因此,渐渐地捺在了后面。直到金岩喊我们莫紧呆了,这才紧走几步,跟了上去。
可这金鞭溪的景色,实在是太迷人了。我们三人有些情不自禁地唱起山歌来。而歌声从我们这些五音不全的人口中飞出,就近似吼叫了,久久地在迷宫般的金鞭溪山林间回荡。只唱了一阵,就累了。当我们超过前面几位游人的时候,就不再唱了,而是静静地往前走。
正穿过一片丛林。猛然间,发现一群猴子,和我们打了一个照面。仔细望去,几乎每棵树枝上,都有小猴在攀爬跳跃。只是没有一个落地的,也不发出任何声响。不一会儿功夫,就絮絮梭梭,消失在我们身后的树林间去了。紧接着,就听见那边游人逗猴的怪叫。
走出丛林,又临溪岸。但见一座孤岩,紧靠对岸,立于溪中。溪水就从那岩脚淌过,有点象中流砥柱的感觉,但又没有那么夸张,因为,溪水并不那么汹涌,而是潺潺地流着,有些轻柔的样子。隔岸望去,孤岩如柱,高耸入云,巍峨成峰,极为壮观。这,便是神奇的金鞭岩了。金岩介绍说,这是秦始皇赶山时,遗留下的一根鞭子,镇守着整个金鞭溪,金鞭溪的溪名也就由此而来。而且,他还伸手,遥指金鞭岩旁,另一座峰顶上,长满草木,并十分突出的一大块岩石,告诉我们,那,就是护鞭神鹰。我倒是不太相信那些荒诞不经的传说,而是仔细地观察着金鞭岩的整体,看是否有地方能爬到金鞭岩的顶上去。瞅了好一阵,也没找到能够落脚爬上去的所在,于是,只好发出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慨。仙风则不管那么多,一块卵石扔过去,结果,落在岩壁上的灌木中,又“咚”的一声,滑入溪水里去了。
离岸不远,又入丛林。突然,仙风叫了起来,“看,龙虾花!”。循声望去,沿着仙风所指,只见路边低矮的草丛里,通体横纹,酷似龙虾的白花,在那里安静地开放着,特招人喜爱。于是,蹲下身,认真端详起来。那泛红的横纹如龙虾的体脉,头部还长有长须呢。“呵,还挺多的!”,仍是仙风眼尖,沿途又发现了好几朵。金岩却不以为怪,开着玩笑说:“她在丛中笑啊!”。
刚刚走出林子,还在回味龙虾花的异趣。我们三人又不约而同地发现对岸丛林间的鸽子花了。那花瓣,白得象玉,纯得象云,很是惹眼。那形态,比龙虾花大多了,就象白鸽扑闪欲飞的一对翅膀,在山间的风中摇动着。又好象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似的,直把我们撩拨得心花怒放起来。要不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那绝对是要留下来,多看一会儿的。
溪水,一直是在,一会儿浅滩一会儿深潭地流着。我们,在溪畔的路上,也是一会儿丛林一会儿露天地走着。沿途的许多树干上,都钉有小木牌,刻着很生僻的树种名。我对植物的界门纲目科属种,还是略知一二的,但对如此生僻的树种名,只有望树兴叹地干瞪眼了。看看这棵树的木牌,又瞧瞧那棵树的树名,不知不觉地来到一棵奇怪的树边。这树,被栅栏将四周围着。近前细看,才知道,不对,原来是紧挨着的两棵树!只是长到一两尺高的时候,分开了一小段距离。然而,再到一人多高的时候,又长到一起去了。极象是合抱在一起的一棵树。这,就是“合欢树”了。钉在树上的木牌,有这样的说明,说是这种奇特的树,世界上,仅只日本还有类似的一株。这就愈加显得奇绝了。
有了好的心境,跨步格外高远,连身体都觉得轻盈起来。到了紫草潭,才稍微歇了口气。紫草潭,犹如十平米的一鉴方塘,水清见底。群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历历可数。水底有许多被游人特意丢下的硬币,躺在卵石间,借着水的荡漾,银光闪闪的。我问金岩:“不会有人从潭底捞钱吧?”。金岩说:“别看这水好象很浅,其实挺深的,足有几人深,捞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况且,给水里丢钱,也是游人的一种信仰,谁捞谁就亵渎神灵,谁会捞呢?”。我想,往水里丢钱,也许是人们寄托某种愿望吧,谁也不会蓄意破坏别人的美好愿望的。正这样想着,还没来得及问及其他,就带着对紫草潭名字由来的疑惑,随他们一道离开紫草潭而去了。
一路走来,见了不少优美的景点,什么劈山救母、唐僧师徒等,这些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因为栩栩如生的逼真形象感动了谁,而是那美妙的景色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印象最深的要算夫妻岩了。夫妻岩,由两座高高的岩峰构成,两个峰顶,就象一男一女的头像。站在最佳观景点,远远望去,犹如一对夫妻惟妙惟肖地相拥而立,仿佛是在相互倾诉着不离不弃的爱慕衷肠似的。在此观景的游人,无不扼腕称奇的。
走了好一阵,大约离水绕泗门已不远。因为只要赶回驻地就行了,因此时间还早。于是,决定好好休息一下。一听说休息,仙风就马上成了急先锋,一跃而过斜卧路边的粗大枯树,径直奔过那块小沙滩,到了水边。我和金岩,也随后来到水边,脱了鞋袜,将脚探入水中, 那冰凉清爽的感觉,倏地一下子传入体内,煞是舒服。可仙风早将一块薄片的石头,打成接二连三的水漂,直漂到溪的对岸去了。
我在水中,只稍待了一会儿,就上了岸,寻了块较大的石头,坐下来。这时候,路上的游人,一拨又一拨的,来往穿梭而行。他们对四周的景色指指点点的,说笑着,行进着。我懒得去看,就倚着石头,斜躺下来,望着深邃高远的一线蓝天。没有强烈阳光的刺眼照射,只见白云悠悠,于是心也悠悠。不觉想起“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句子来。那么,是什么使人感慨出如此忧怨的句子来呢?我估计,只要是年纪稍长的人,都会知道,在我们湘西这样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凶山恶水地质环境下,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古以来就以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繁衍生息,连温饱都是悬在裤腰带上的,饿了就紧一下裤带,哪还有闲情逸趣,去享受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呢。所以,只有在物质文化得到了极大丰富,需要更进一步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近二十年来,返朴归真的人们,这才想到穷乡僻壤的观赏价值,这才开发了养在深闺的张家界,扬名了岩壁上都长草的金鞭溪。
金岩和仙风回到我身边,把四处找来的洁白晶莹的石头,递给我看。我拿在手里,把玩着,居然有些爱不释手了。于是,向他俩要了几颗,揣在了口袋里。

转自:http://bbs.rednet.cn/MINI/Default.asp?31-12150296-0-0-0-0-0-a-.htm35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