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游记之二——不登黄石寨枉到张家界-旅游俱乐部-.

[游记]张家界游记之二——不登黄石寨枉到张家界-旅游俱乐部-.

2007-07-18    123zs.com

我们自锣鼓塔出发,从翠楼宾馆门前的竹林和前走几十米,首先映入归帘的便是一座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大园门,上面写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9个金色大字,举目四望,只见群山一座座,异峰一排排,两崖红岩峭壁,高耸入云,中间一溪碧水潺潺而过,群峰倒影在清浅的溪水里,有一种“疏影横斜水清浅”意境!来到这里,真正的体会到了张家界这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生丽质的睡美人才算真正展现在眼前。

有“仙山”美誉的黄石寨海拔为1092米,可乘索道上山顶,也可步行而上,然而石级就有3226级石阶,我们吸取上一次本单位那批旅游团的经验,有一同事步行而上山,下来时双腿抽筋,享受上了平生第一次坐轿待遇,同时也花费了将近200元的抬轿费,借鉴于此我们决定乘索道上山,再沿石级下山的游法。刚走到索道门前,往上一看,黄石寨山顶直插云霄,我心里的就有一种发毛的感觉。当乘上索道缓缓往上的时候,竟有一种飞越高山的惬意,脚下是松涛阵阵,群峰犹如巨笋,从翠绿葱笼的森林里傲指苍穹,说它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此时我感觉这种比法一点也不过份,更令人叹服不己。从索道上往下看,只见五座山峰,座座如色银针插地一般,高高耸立,闪烁着银灰色的光泽,这便是“定海神针”,再看“南天一柱”,高达300多米,犹如擎天石柱,又似利剑直插云宵,既有江湖之豪迈,又有英雄之气魄,令人拍案叫绝。再沿索道而上,往左前看,有一山如猛狮回头,千里相望,形象之极,简直让人怀疑是人工所为,细细一看,山之险峻,是常人之所不能及的。再看那“半壁江山”,突兀于半山腰的一座山峰,如同大斧劈开的半边山一样,有着“横看成岭侧成掌”的气魄,真是鬼斧神功!而且掌面呈黄色,在太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大自然真是奇妙,人巧还不如天巧啊!

人似空中飞,景在脚下移。眼看自己就要和群山一比高低,突然缆绳滑过接头处,便有一种颤微微的感觉,本来就有恐高症的我,直冒冷汗,正在陶醉于美景之中的同事们,有一人冷不防冒出了一句:如果缆车突然断了,我们大家就魂断异乡,此地长眠了。是啊,意外不是绝对没有的,缆绳横断也曾有报导过,悲剧惨不忍睹。望着头上高耸入云的山峰,而脚下是看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加上同事的这么一句话,感觉直有一根银针从脚心直穿脑门的刺痛。当缆车稳稳地在山顶停下的时候,一颗悬念的心才落了地。

登上黄石寨山顶,府首四望:千峰竞秀,万木葱笼,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我们再往前走十多米,便登上了摘星台,摘星台——是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圆形石峰,上平下悬,惊险万分。身处摘星台上,山风拂来,脚下松涛阵阵,时有小鸟啾啾,伴着深谷涧水幽鸣,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陶然忘返!据说,在繁星满天之夜,站在台上,说不定还可以摘下几颗星下来呢!

离摘星台不远处有一望仙台,在望仙台的对面,可以看到山峰上有一块平整光滑的石板,四四方方,恰如棋盘,相传是八洞神仙下棋的地方。在导游的解说下,我们都有一种“不说不象,越说越象”的感觉!

更为神奇的是在望仙台右前壁有一颗完全生长在石壁岩缝里的古松,我们惊呼它为迎客松,导游说,其实人们称它是“千年壁松”。它苍劲挺拔,郁郁葱葱。它的根牢牢地扎进石壁裂缝里,树干倒挂在悬崖上,正向深壑探望。明朝诗人夏子笔下的“苔痕终古迷幽壑,壁面千年挂碧松”的诗句描写的正是张家界这颗千年壁松!

其实黄石寨风景区的最高处并不是摘星台,而是“六奇阁”,张家界因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植物奇和动物奇,又因从此处几乎都可以见到这六奇而得名的。登上六奇阁,我们都有一种“当会凌绝顶,一览从山小”的感觉。但见四处群峰奇石突兀,山花竞艳,山涧溪水潺潺,四季如春。千奇百秀,尽收眼底!我想,来到此处的人都会有一种“踏遍名山千百座,方到天涯绝妙处”的感叹!也难怪羊春秋老先生登上此阁后并撰上此联:名动全球,到此真堪三击节;势拔五岳,归来不用再看山。

站在山顶上,我们都为眼前这迷人的景观所迷住了,山上观光游人相当多,赞叹之言随时都能听到,大家都在抢时间拍照,管他是来自五湖四海,在此相见便是朋友,只要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会自动让出一个拍照的空间,但也是极为短暂,常常在镜头之中只是自己,而拍出来的竟是和素不相识天涯之人合影了,让我们笑得合不拢嘴,更有另一番情调了。在导游的再三催促下,我们才恋恋不舍开始下山。

下山的石级平整光滑,每一块石头都是经过修整打磨过的,而且都是四四方方,有棱有角。是我所游玩过的地方所没有见过的,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出并赞叹着张家界的人民为修如此好的路所付出的血汗。走这样的路心情自然很舒畅,大家欢天喜地连崩带跳下山来。原以为在山上己把美景看尽,却不料下山又是“林中自有一片天,美景之中有胜景”另一番天地了。下石阶不久,只见有一道石门——后卡门,两边狭窄,中间陡峭,石级浸水潮湿,路面有一层薄薄的苔藓,由于走的人太多,感觉不是很滑,但也有几分惊险。过了这个门后只见古木参天,凉风习习,还隐隐约约听到溪水潺潺之音,路旁有一泓清泉,泉水清澈见底,一片洁白,咋一看,我还以为是“水中天”呢!导游说,这就是“白沙井”,因“水底呈白沙,清泉照路人”的诗句而得名的。我暗自嗟叹:原来名山名水都有好诗名句来衬托的,就连这小小的一泓清泉也沾光!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当我们走了一段路程之后,大家都开始有双脚疼痛之感,走起路来也没有当初那样飘飘然了,猜想可能也差不多到山脚下了,可是导游说,我们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好景还在前面呢。“好景”二字又让大家鼓足干劲赶路,陡峭而又蜿蜒曲折的石级,犹如“九曲回肠”,翠绿的树木遮天蔽日,一缕缕阳光漏射成线,照在林间婉如繁星点点,加上乌雀啁啾欢唱,有如神驰仙苑一般,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突然,山重水复,峰回路转,又见两山相挤,拔地而起,中间只的一通道,形状如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导游说,这就是所谓的“南天门”。旁边还有两山峰,排列整齐,威武雄状,酷似古代武士,一左一右,长年守在南天门旁的“把门将军”。一路上我们还观赏了“鸳鸯藤”、“铜墙铁壁”、“千年画壁”、“千里相会”、“金龟岩”……真是美景一处接一处,一步一景一重天!

走着走着,起初庞大的队伍开始变为三伍成群地拉开了距离,看着个个拖着疼痛的双脚,有的甚至横着下石阶,犹如螃蟹走路。当我们走到山脚下的时候,几乎都想瘫坐于地上了。休息一阵之后,导游开始数人头了,最后却发现还差一个女同事找不见,急得我们举目四望,四处寻找,有人开玩笑说她极有可能跟着土家帅哥走了,逗得所有人乐开了怀!正说笑在间,只见这位女同事正和一位陌生的男同志一步一厥地一起走下山来,陡峭之处还相互搀扶着,我们所有在坐的人瞳孔都散大了。无疑给我们团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风影。到了山脚,只见他俩微微一笑,一声“再见”之后,便各自归队去了。他们的这一举动,增添了我们许多有趣的话题,一路笑声不绝。

正是:同是武陵观光人,相扶何必曾相识!

(待续)

原始链接:http://www.123zs.com/script/forum/view.asp?article_id=11506491
转自:http://www.123zs.com/script/forum/view.asp?article_id=1150649138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