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游记之四〈征服黄石寨〉 |
[游记]张家界游记之四〈征服黄石寨〉 |
2008-01-14 sina.com.cn |
7月31日晨,顺着一条清澈的河流,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来到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里的风光已和市区大相径庭,山水相连,景色幽幽,仿佛误闯了桃花源。 匆匆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字下留影,便被张导呼唤着奔入山门。 我们把行李集中堆放在一起,找人看着,准备兵分两路上黄石寨。我、小杰、阿婷、江西男士小张、乌鲁木齐女士小杜及小杜六岁的儿子宝宝选择了步行,张导陪同其他游客乘坐缆车,大家在老磨湾三叉路口分手。 我们从索道下的小路上山,大家心里装着同一件事:得爬快点,免得乘缆车上去的人等急了。然而,事与愿违,越急越有事,没出三十米,三位女士已是气喘吁吁。我的心脏狂蹦乱跳,脸色煞白,喉咙里好象是含着一团火,双腿软得随时都会跪下去。头一天进山就这样,真不知后几天要怎么过。 三位女士停下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停一停,停一停。别,别太快了。”宝宝在高处大骂:“真笨!” 休息了一会,放缓了脚步,身体状况好多了,不再有人心跳腿软。六人穿梭在峡谷中。 经过鸳鸯泉,只见三个红字和一个二尺见方的岩洞,不知泉水在哪里。 也撞见过对面山梁上“天狗食月”和“金蟾伴月”。 走到半山腰,忽然传来一阵嘹亮的山歌声,“哥儿呀”、“妹儿呀”,听着那么甜,那么润,好似两只黄鹂在对唱,又好似溪水缓缓地在流淌,撩得人嗓子痒痒的,心里掐算着几时自己能练就这般歌喉。 走到近处,山崖下的平台上两个十岁左右的土家妹子正给游客表演情歌,不知她们是否知道歌词的含义。 这里,有个好听的名字——“留君一坐”。 “留君一坐”往上很长一段路,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观。我们几乎见人下山就问:“还有多远到黄石寨?” “妈妈,上面有公路!”儿子喊着。 一辆卡车一晃而过。 爬上坡去一看,好象刚修的路,尚未完工,满是碎石。 忽然,我发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些人缓慢地向山上移动,有的人抬或背着一块红色的砂岩板,有的人担着两只沉甸甸的编织袋,袋子外观显得很不平整。他们走走停停,不断地抹着头上的汗水。 趁他们休息,我问一位担担子的人担的是什么,他告诉我是铺路用的碎石。不用说,那砂岩板肯定也是铺路石了。我好感动,一是为挑夫们吃苦耐劳、为后人栽树乘凉的创业精神,二是为张家界人的环保意识——环顾景区,没有一处人为破坏的痕迹。 继续前行,小路两侧的山峦不知不觉间被踩在了脚下,峡谷也被甩在了身后。我们站着的地方是一个大平台,高出平台不多的那些山峰好象是半截的仙人掌、仙人棒、仙人球栽种在桶中,奇峰异石好象是春笋耸立在谷底。而且,无峰不长树,每座山峰都一样郁郁葱葱。用怪石林立、山峦叠嶂来形容眼前的景色再贴切不过了。 四处都是忙于拍照的人。 到了?怎不见象样的人文景观呢?心存疑惑。 前面有路,又继续向高处走。 “嗨,上来了?张导在上头等你们呢。”一个同旅行团的人正端着相机选景,见我们上来热情地问候着。 “你们看,那是不是‘雾海金龟’呀?”小张招呼道。细看远处山峦,好象是有一只石龟蠢蠢欲动。 不多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黄石寨”,张导夸我们很快。 黄石寨又称“黄狮寨”,它是一块南高北低的台地。周边大约有三百多米长的悬崖绝壁,有些绝壁的顶端向外悬空着,上面生长着一些虬劲的古松。挨着台沿,修有十几座观景台。在台地中央的最高处,坐落着一个金黄色的三层吊脚楼,牌匾上写着“六奇阁”。 我们从黄石寨南侧沿西、北、东方向各选了几个观景台进行游览。登上一座观景台向下鸟瞰,有天旋地转之感——那些瘦骨嶙峋的山峰如高层建筑般拔地而起,却因造型各异而缺少稳定性,仿佛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有人指着远处:“那里是三姐妹峰,那里紧挨在一起的两个峰叫夫妻岩。” 在一座观景台上,人们饶有兴致的数着“五指峰”的手指头,争论着该叫“五指峰”、“六指峰”还是该叫“手掌峰”,忘情的规划着怎样在天桥遗墩上修座桥,推测着黑枞垴天然动物园中生活的动物种类,寻找着下午将去游览的金鞭溪景区。 七上八下几个观景台,最后登上了“六奇阁”。站在圆形外廊上,刚才所见一览无遗,有人用相机一遍遍的拍着,说是回去处理一下连成大幅画卷。我没这种技术,相机也不够档次,只能望峰兴叹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c5cd0010004x5.html3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