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龙津风雨桥风雨、 世界是个万花筒旅游相册游记攻略旅游爱. |
[游记]龙津风雨桥风雨、 世界是个万花筒旅游相册游记攻略旅游爱. |
2008-01-25 uutuu.com |
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修复的风雨桥为世界最大的侗乡风雨桥,该桥还获上海世界吉尼斯记录。 这座横跨于湘江支流舞水河的芷江龙津风雨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历经沧桑四百余年,旧时叫龙津桥,俗称江西桥,因桥像条乌龙横卧舞水之上,又号称"乌龙桥",是居住于此的侗苗同胞渡 河和避风雨遮太阳、送阴凉避暑热、唱歌跳舞、谈情说爱,劳累了的侗苗民们晚上憩闲谈的游玩之地。然而芷江地处"黔滇门户"、"全楚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初期,國民黨政府将龙津风雨桥上的廊,亭悉数撤除,改造成石墩木面公路桥,通行汽车,并增设人行道,芷江机场是主要基地,而龙津风雨桥是大西南主要军需供给线,因此,机场和龙津桥成了日机的主要轰炸目标。几乎每周都遭到日机的轰炸,最多的一天27架日机輪番进行轰炸,任凭日机怎样狂轰滥炸,她却依然横卧在舞水之上,保障我抗日军民通行,1945年8月21日,他终于迎来了震惊世界的"芷江受降"。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恢复芷江龙津风雨桥成了居住于此的侗苗同胞的热切期望,也是该县提出"旅游活县",促进县城经济发展的需要,1998年春,该县委、县政府作出"还侗苗民之夙愿,开旅游业之先河,复修龙津风雨桥"的决定。通过侗、苗同胞们的慷慨解囊,共筹社会资金600多万元。于1998年12月30日正式启动了复修工程。历时将近一年,复修工程竣工。 桥长廊过道两侧全部设置店面,整桥采用现代装饰材料饰面(深兰色琉璃瓦、金黄色兽头、铝合金封闭式抡闸门),隐含着当代园林建筑风味,桥身增设了许多体现侗族建筑艺术的悬挂、县瓜,柱脚增设石鼓垫层,楼层观赏厅、亭、廊、柱、枋、店面上门牌都体现当今名人书法艺术和木刻艺术,使整座桥既保留了侗乡建筑文化遗产,又体现了当代园林建筑艺术。
|
转自:http://www.uutuu.com/member/article/detail/3233994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