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千家峒游记随想

[游记]千家峒游记随想

2007-07-24    zhongshantour.com.cn

地形图上看,掩隐在茫茫原始森林中的千家峒是一个高山环抱的小小盆地;通往千家峒的山路,像高空摄影中的万里长城,绵延曲折,绕了半个灌阳县境。千百年来民间有关千家峒的种种传说,使这次探险旅游充满了神秘与新奇。
我们从灌阳县城乘车出发,4分钟后到达都庞岭林场,与聘请担挑“粮草"的20多名民工向导会合。向导告诉我们:连续三天的行程,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穿越,必须轻装上阵。一个小时后,果然队伍中的歌声被喘气声取代,舞动的红旗也扛在了肩上,入人手上多了一根拐杖。除了赶路,很多人已无暇观赏四周的高山美景。
上午11时30分,我们到达了灌阳县来丰乡黄泥江李新荣家,这是进入千家峒的最后一户人家,海拔1000米。再往里走20分钟,就是茫茫原始森林。
这是一座用土坯、树木、茅草搭建的房子,又低又矮,屋顶已被炊烟熏得黝黑;屋旁的竹涧下,一块磨掉半截的磨刀石异常耀眼。家里没有人,大门洞开着。屋内香火上供奉着三樽古迹斑斑的铜佛像;侧面板壁上主人用老写体汉字记录着一些我们看不懂的内容……发亮的竹箩‘陶壶瓦罐、松脂袖灯,满屋子都是“古董”。爬上屋后山坡,远处传来说话声,仔细寻找,原来是83岁的老主人李新荣与老伴正在雾中采茶。两位老人瘦小健朗,鹤发童颜。他说祖先落户这里已有数百年历史。世代过着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根少与外界接触。
翻过黄泥江,山势更陡,树林更密,垂直而上的路,几乎是一步一叩首。一山有四季,三步不同天,这里的节气已比山外晚了一个多月,凉飕飕的山风吹得让人不敢停留。然而山路再陡再艰难,也只是体力上的疲乏,尚能克服。可那无孔不入的山蚂蟥,却扰得人心惶惶。
一起程,向导就告诫我们:小心山蚂蜡!稍不注意就会钻进衣裤内吸你鲜血。这话在第一天就得到了验证。2时30分,第一批到达首站营地一-黑山漕的人们,刚放下行李就传来了惊恐的喊叫声:
“蚂蟥!蚂蟥!我脚上有大蚂蟥呀!!!”
发出这声音的是灌阳县民族局的杨希云先生,他的左脚踝关节下一条细长的山蚂蟥正在拼命吸血,扯也扯不下。最后在同伴的帮助下,这条没有吃饱的山蚂蟥才被烟丝熏落。留下的伤口血流不止,染红了他的鞋袜。这样的“惨剧"在第二天冒雨前进的路上频频上演,真可谓人心惶惶。最为惊恐的一幕是灌阳县旅游范局长,不知什么时候一条山蚂蟥钻进了他的腰下。次日凌晨,感觉臀部微痒,伸手一挠,一条又长又软的带状东西在他手指尖滑动,立即惊得他大叫起来:“蚂蟥!蚂蟥!!”跳出被子又抓又扯,拔下后一看,果然是条10厘米左右“吃饱喝足"的大蚂蟥!
从此,大家对这山蚂蟥再也不敢掉以轻心。每趟起程前,人人都仔仔细细地将脖子、手腕、脚踝处的衣裤口扎紧,并涂上风油精、石滴水、红花油或烟丝汁。记者由于天生惧怕这种小小软体动物,说什么好就涂什么,最后身上发出一股难闻的浓烈综合气味。也许正是如此,终于幸免遭难。
但是,比蚂蟥更为可怕的是天气!它可以从20多度的气温突然降到零度,也可以从烈日转为狂风暴雨--

进山的第一天,我们就遭遇了突来的暴风雨。24日晚上,我们宿在距离千家峒30公里左右的黑山漕杉树林中。临睡前,湛蓝的天空上月明星稀,没有一丝下雨的痕迹。大家高兴地说:天助我也,明日又是一个好天气。可向导蒋迅光说:“没那好事,我在这里开矿多年,几乎每个时辰的天气都不一样。”提醒大家不要半夜被淋成了“落汤鸡”。果不其言,深夜12时,棚外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半个小时后,睡帐篷的男士们,抱着被雨淋得滴水的被子钻进了女同胞的简易棚。大雨一直下到次日中午,大家只好像北方睡大炕一样,同床而眠。25日全天路程都将在原始森林中穿越。清晨7时20分,我闪只得冒雨向千家峒赶路。头顶大雨,脚踩长满青苔的小路在原始森林里穿行,背上10多公斤重的行囊已重如千斤,每走几步,就要停丁来喘喘气。一个小时后,队伍进入了人迹罕至的道江河源头的原始森林。此时的温度已降到2°C,涉江过水肘,不到一分钟,脚就被冻得钻心地痛。人们纷纷从弱包中拿出毛衣、棉衣、羽绒衣穿上,抵御这突如其来的寒气。越住里走,越是阴森恐怖,两岸绝壁耸立,脚下万丈深渊,林中怪鸟凄鸣。尤其是那变幻游支的山雾,忽儿将人罩得喘不过气,忽儿又悬在半空。向导说就是晴天正午通过这里,也极易迷路……既要追赶前面的队伍,又要留心脚下的滚石、朽木,胆小的女士不得不由勇敢的男士搀扶着前进,一路上上演了不少“英雄救美人”的精彩片段。但山中景色十分奇特。道江河两岸绝壁上的南方铁杉高耸挺拔,傲立云中;五彩缤纷的高山杜鹊开满林间;逆光望去,那些长满青苔的古树,就像耄耋老者长须飘飘;一个接一个的高落差瀑布飞流直下,银花四溅;松鼠、鸟儿、“飞虎”等小动物在林间飞来窜去,许多古树上还长满了串串灵芝,河里还有罕见的娃娃鱼。向导说要是不下大雨,他会带我们找一中种叫“铁菌”的“菌王”,重达二三十公斤……
中午时分,我们走过艰险异常的古怪冲,天空终于放晴。下午3时,队伍到幸达了目的地一一千家峒。千家峒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古迹斑斑,田园犹在--走进失落的古城
爬上古怪冲海拔1950米的山脊,前面就是千家峒。1998年,据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及国家有关部门考证.这块位于都庞山脉广西灌阳县东部、湖南道县西部、江永县西北部的神秘土地就是瑶庭同胞的友祥地。
传说瑶族的始祖盘瓠是一只龙犬,帮助皇帝打败了对手,娶了三公主为妻,来到这里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他们生下6男6女,皇上赐姓为:盘沈郑黄李邓周冯赵胡雷蒲。数百年后,这发展到几千户人家、数万亩良田,生活富足。元朝年代,有人偶然路过这里,当作美事传说,这竟招来灭顶之灾一一官府进山招租,热情好客的瑶民家家轮流做东,款待宫员。三年过去了,招租的还没走遍千家峒。官府以他们被抗税瑶民杀了,进军围剿,轿流成河……幸存者不得不逃离家园。
临走时,千家峒的族人拿出一只牛角,锯成12节,每姓一节,发誓500年后,要让12节牛角重新接拢,返回千家峒团聚。然而,岁月流逝,历史变迁,千家峒的具体位置已被人淡忘。700年过去了,无数瑶民仍在寻找千家峒……
千家峒是由上中下三个“峒”组成,一说清泉自上而下长流不息。25日下午2时30分,我们走进这里时,放眼望去,夹在原始森林中的上万亩只长青草不长树木的土地,犹如正在耕种的田园,阡陌纵横,芳草青青,踏进这里,顿时有一种到家的感觉。下峒是一个占地上百公顷的盆地,也是人文古迹最多的地方。路旁的小山包上至今还散乱着许多刻有条纹的石块;低畦积水处,仍有条条田埂遗迹。解放初期,台湾国民党特务机构曾选择这里作为空投基地;70年代初解放军派出部队驻扎,如今还保留着营方基地。中峒像一个大菜园,“园”中一个个由荆棘自然分割成的瞒的“小菜园”里,全是青一色的三角叶野菜,似乎正等着主人来采摘。上峒是连片的坡地。西半坡上,残留的大量用卵石砌成、整齐划一的房基,向人们展示着千百年前这里人声鼎沸、百业旺盛的盛况。据说雨过天晴时,透过佛光,可看到这些昔日繁荣景象。
25日晚上,我们扎营于上峒的山脚下。大雾如墨,伸手不见五指,远处不断传来山蛙和不知名的鸟叫声,毛骨悚然,原来说好去抓野兔的人们也不敢外出;次日起床时,我们发现枕头下多了许多新鲜的野兔屎……杨家湾村83岁的老猎人蒋珍扶告诉记者,千家峒常有豺、狼、虎、豹、麝香、野牛出没,1992年冬,还有华南虎从他们村里路过。三天两夜的原始森林穿越,无法与外界联系,人们已归心似箭。然而,就在要走出原始森林时,眼前又被另一番景致牵扯住--一脚踏两省,走出原始森林。
26日清晨7时20分,历经无数新奇的探险队从千家峒起程,沿都庞岭山脉向原始森林外“突围"。8时10分,我们爬上于千家峒海拔1996米的西山顶,极目远眺,前一天逢山过山、遇水涉水的跋涉路线收眼底,几乎不敢相信那是自己创下的奇迹。此时,随身携带的手机突然显示良好的信号,立即向家人拔打电话,通了!顿时兴奋得蹦了起来--又回到了“人间”!归路迢迢,接着就是7个小时的下山路,从海拔2000米的山顶直下到海拔600多米的山谷。让人兴奋不已的是,除了明媚的阳光、满山遍野的高山美景之外,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走在都有庞岭山脉上“一脚踏两省”的湘桂分界上,稍不留神,就走进了湖南省。然而,这里也是千家峒最具特色的一块圣地:北面一座斧劈刀削的大石山上,是千家峒原始森林中目前唯一发现有猴群的大山。山上花香鸟语,瀑布高悬,100多只野猴在这里繁衍生息。只要是风和日丽的天气,人们就可站在对面山上观看它们攀崖绝技。
26日下午3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灌阳县杨家湾村,结束了这场历时三天两夜,穿越120多平方公里原始森林的探险活动。此时此刻,兴奋的人们发现:这交穿越的不仅仅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更多的是战胜人类自身的弱点,证明了自身的毅力。

转自:http://www.zhongshantour.com.cn/static/2005-01-04/1104825602355965.html2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