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永三千 拉萨旅游攻略 游记 |
[游记]江永三千 拉萨旅游攻略 游记 |
2008-03-07 kuailv.com |
2003年3月26日子夜,我像是乘坐一叶扁舟,在驶下都庞岭的长途班车里颠簸着。被雨滴弄得朦胧的车窗外,黑色的山影和树丛似都在风中晃动。 从下午三时离开长沙起,我已在这艘小舟上晃了九个小时。晕乎乎的头脑中,又浮起“五岭逶迤腾细浪”的诗句。都庞岭夹在越城岭和荫渚岭之间,拔起雄峙于南岭山脉丛中。穿越这样的“细浪”下岭南去踏青,虽是一段十分艰苦的折腾,却是我多年的愿望。 湘地的春雨,几十年来我己有足够的领受。十多天,或者二十多天里,蒙蒙细雨从阴沉沉的天上,淅淅沥沥的滴落着,千丝万缕地牵扯遥远又贴近的天和地。雨丝带着寒意,织起一重重纱幕,遮盖了那些山、那些水、那些人和那些路。撩开雨幕,仍是一个朦朦胧胧的世界,让人感觉到置身在冰冷的浑沌中。然而,这雨却是一个执著的大师,走出都市,走向原野和村落,你会发现,在她浇出的一片新绿基调上,已近乎完美地染出了一幅幅画,吟出了一首首诗。 烟雨岭南!还有比这更好的驴行么?江永,虽有龙虎关隔断近在呎尺的漓江阳朔,却依然以一湾清碧的潇水挽起座座孤傲的秀峰。更令人向往的是,在那一片原野之上,竟隐藏着旖旎的“三千文化”,即千年古村上甘棠,瑶族古都千家峒,千古之谜江永女书。 半夜2点10分,车灯划破夜幕,在摇摇晃晃中我们抵达江永,住进瑶家饭店。 次日清晨是一个阴天,厚厚的灰色云层沉沉地扣住天穹。但毕竟到了岭南,晨风已不带寒意,我们驱车直奔上甘棠村。 南岭脚下的原野是一片平畴。峰峦退到远方,层层叠叠地护卫着葱绿的田野。三三两两赶着耕牛犁田的农夫,不紧不慢地穿行在如画的田野上。古树、竹丛簇拥着一个个静静的村落,炊烟从蓝灰色的马头墙上飘起。一路春色美不胜收。我们向南驶过夏层铺镇,到了一个路口再折向正东,在砂石路上跑了约两公里,远远地望见了飞檐挑起的楼阁,小桥和弯弯地依偎在河边的小村庄。 村口最醒目的是一座残破的重檐阁楼,楼前的坪上有一群孩子正跑向那旧庙中的学校。弯过苔痕斑斑的大槐树,一座挂满青籐的三拱大石桥跳入眼帘。跨过水面的桥面已坍塌了一半,但却依然秀美的映衬在桥下的淙淙流水里。弯弯的石阶从岸边接引着残桥,石缝里杂草丛生。视野里的阁影、枯树、石桥形成了一个极为古拙的构图,让我们一行停下了脚步。此刻,孩子们都不见了,桥边倒拱出一头母猪,带着一窝猪仔悠然地闯进画来,在标注着这不过是一个村落。 这就是上甘棠?一个村口怎么会有如此的气势? 这些年来,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村庄,从江南水乡到吴头楚尾,从燕山脚下到玉龙雪山,几百年来残留下的青堂瓦舍已让我几近痴迷,而这个号称千年的小村,怎么能如此完美地留住往昔? 说它完美,是说一种古老的原始存在。远远望过去,村头没有任何商业色彩的添加物。这不是一个旅游地。对于远方来的客人,连河边洗衣的女孩也不会多看两眼。石桥那头的村口寨门,已有赶牛荷犁的老汉,担着青菜的女人姗姗而行。没有门票和闲人,没有五颜六色的标语,没有街头河边无处不见的塑料袋,有的只有一湾清流上的这座石桥,在静静地迎候着。 该地区的相关文章:拉萨 |
转自:http://www.kuailv.com/info/review/903482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