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龙洞游记-旅游-文学大杂院-www.bearing168.co. |
[游记]乌龙洞游记-旅游-文学大杂院-www.bearing168.co. |
2007-07-31 bearing168.com |
--> 我游乌龙洞,是因为它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而往:相传北宋年间,杭州知府章立三(安陆府聊崛山沈鹿人氏)因接茶失礼而得罪了张天师和被称为“乌龙化身”的乌龙童子。为了向乌龙谢罪,他回到了家乡寻觅乌龙。在聊崛山发现了龙窝,于是焚香祈祷,竭尽诚恭。终于解怨化愁,合契同情,共同造福于一方山水黎庶。至今这传说还在播衍。遥望郢中以东山青水秀烟云蒸腾物华天宝,造就了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遐想中觉得这也许是那神通广大的张天师和乌龙童子还在施法和播泽吧。所以怀揣一颗敬畏之心恭谨前往。 乌龙洞所在的那座突兀的大山我原本熟悉,十年前在东桥镇登团山向南望去便是此山。山上的林莽一丛丛的依稀可辨。现在在车上探出头来,澄明碧波的石门水库就徜徉在那山的脚下。山水互映如画,和风清气令人醉。不一时,大口森林公园到了。买票进入,那座大山就在眼前。沿着倚山的桔园上端的林间小道蜿蜒而行,拐过一个山嘴,一块“乌龙洞”的木牌子挂在路旁。但见幽壑对面黑古隆冬的一个大洞,一条溪水神秘地流出,又淙淙而下。我先是一愕,尔后便打起精神,小心翼翼地走到沟底,过溪桥,乌龙洞黑色的光照和凛冽寒气攫住了我。我打了一个寒噤,深深地鞠了一躬:“乌龙,我心仪的神祗,请允准我的朝圣。”乌龙洞的洞口接纳了我。坐在一个石墩上观望,洞壁苍黑,苔藓累累,洞口上方有一张巨大的蛛网,下连裸露的树根,上挂一根弯藤,硕大的胖蜘蛛伏在一角不动。洞的里面深不可测,低沉的嗡音里骤起轰然的水声和怪异的尖鸣。忽然有两只蝙蝠飞出,闪电一般划两条弧线不见了。我收紧了72000个毛孔,连眼睛和鼻孔都闭得紧紧的,如临鬼魅的深渊。 这也许,也许是乌龙施法,对我诚心与否的一次考验吧!我不能像叶公那样好龙,任凭72妖83怪,誓志西天取真经……想到这里,我拿出电筒,壮起胆量,向洞内小心翼翼地走去。溪水就在身旁,踩着卵石攀着湿壁,路越走越窄,跨过一个石坎之后境界开阔起来,电筒照去——眼前呈现一个阴森森的渊潭。我心里一激灵:“龙潭!想必乌龙栖于此吧!”我正要下拜,忽然骤起人声。向更深处望去,见灯光点点,一队游客从里面走了过来。 “什么乌龙,我来了八次了,自洞口摸到了洞底,每一处溪水和岩洞都探过了,一点乌龙的影子也没见着。” “这乌龙洞和黄仙洞一样,不过是一个天然溶洞罢了,除了自然还是自然。” “乌龙洞传说中的神秘色彩,有着人类蒙昧时代图腾崇拜的根,流着敬畏鬼神的血。” “这传说是自然、社会、人生的烟雾,用于想象可为艺术饰彩,若是迷信就成了锁链,无益于万事,无益于历史的文明与进步。”…… 这些议论使我肃然起敬,我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自乌龙洞出来,我换了另外一副心境:关于乌龙的神秘传说子虚乌有,乌龙洞的一切音像物什与神魔无关,是纯然的天造地设的杰作。 揭开人为的云遮雾障,让我们和自然坦然面对! |
转自:http://www.bearing168.com/zcwx/bencandy-18-71331-1.htm3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