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不二门游记

[游记]不二门游记

2007-07-16    tagriver.com

“不二门”游记

某一日,余出门闲游,不经意间便来到了永顺县一绝佳的游玩地方,它就是“不二门”。

从城中沿一条则铺就的水泥马路,行得两公里,就来到一片很奇特的风景名胜,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此就是永顺的一大奇景,名曰“不二门”,取法门无二之意。由名称便知,此乃佛门胜地。

进入此景区的第一处景观就是“洗心池”了。这是去“不二门”的必经之地。池上设一凉亭,飞檐土瓦,池的后壁用青石雕一龙嘴,一泓清泉自岩缝中经龙嘴流出,清冽甘甜,一年四季,从无间隙,且冬暖夏凉,分外诱人。大凡以此一游的人们,都会驻足留停,或小憩一阵,或喝一口清泉,或洗一洗双手,以了却尘缘或洗去心灵的污垢。此处吸引人的另一原因是池之后壁刻有同治年间贡生、土家族诗人彭勇行的诗章,曰:“黄菜花开碧柳丝,城南门外洗心池,劝郎洗尽闲烦闷,莫洗心头一点痴。”所谓洗心池即因此而得名。为述此池之奇妙绝伦,又有清朝诗人白介阉闲游此处时状曰:“又逐飞花过断碑,一泓净水涨春陂。引来曲曲弯弯水,泻出溶溶艳艳池。澡德咸瞻新气象,洗心还认旧须眉。鞋香楚地看无厌,功德源头系我思。”虽夸张至极,然真切达意。

喝完洗心池的清泉,洗却忧愁与烦闷,忘记所有的不愉快,再南下百米,有三尊怪石并排耸立,中间那座内倾,上倚下空,豁然洞开,自然天成,此即“不二门”。石壁面前,一代文豪、湘西凤凰县沈从文老先生的“石门天凿”四个大字刻于醒目之处,苍劲有力,洒脱之气、脱俗之气无所比拟。就余所知,沈从文老先生现存的笔墨已经很少,唯这里的这一幅又是留得最好的,虽经“**”洗劫,仍然辉耀永存,可叹!可叹!清朝诗人潘味辛也感“不二门”之奇绝,赋诗赞曰:“神秀独钟不二门,天然妙谛露云根,漫云石罅无关锁,凿自巨灵痕尚存。”天工美物,妙绝无比。此门开处数米开外,便是曲曲盘旋的猛洞河,或称溪河,水流湍急,清澈见底,对岸崖壁险如刀削,且又层层叠叠,似万卷画书。这河曰“猛洞河”,那是永顺人发的母亲河,浩浩汤汤,直流入八百里洞庭湖,与“不二门”相映成趣,浑然一体,令人遐想如醉,情注而不知其返。

“不二门”的门扉处的石壁上还有一绝,即湘西州境内唯一的摩崖石刻,曰:“半窗阴雾藏高木,一片晴册衬夕晖。”龙飞凤舞,如千均之力刻就,一气呵成,驻足研读之人甚多。石壁正中开有一门,即“不二门”,看似人工开凿而成,实际上并没有人工的作用,门上方依然青藤突走连结、树丛枝叶疏密交荫、苔藓郁郁郁葱葱,未失半点原始、古朴,远古初民可否在此造物,也未可知。在此之下,“不二门”三个大字与沈从文老先生的笔迹映衬相辅,趣味昂然,显示了这个“不二门”确为“不二”,非同寻常,即使陶渊明也会为之动容。

从这个狭小的“不二门”沿马路继续前行,光线突然幽暗,即使天气晴朗,也不能感觉到阳光,因为此处根本就不可能被太阳照见,两边直插云天的石壁,鬼斧神工,在无际处相接后,你难道还有机会看见阳光吗?

叠罗汉式列立的石壁中,尤其有两块石壁更是奇特。它们似倚非倚,高耸云天,但留有一缝,仅可容一人上下。从此攀援,便可达石壁之顶,到那里可以领略无限风光。这处风光当然只能年青人享受了,老年人已无人敢问津。

队列的石壁上刻有很多名家手书。毛泽东的手书并非本人所书,而是在**期间为的显示红色革命,才由红卫兵书写,但字体与毛的笔迹很象。彖书“大千世界”刚劲有力,与门前的“石门天凿”似有一人所为之疑。石壁下,几块长条石凳列队而放,游人在此停歇,会颇觉悠闲自得,特感优雅至极。因之清人王道题诗颂赞道:“城南山合沓,去路断溪头。忽得门开入,旋穿夹壁幽。岩浆晴讶雨,石气夏疑秋。风过如呼吸,披襟快此游。”

续续前行,便有几株古柏旁立两边,由于阳光不太充足,虽长得很高,枝叶却不太繁莽,却仍显苍翠。前方是一下坡路,异样湿滑,稍不小心,定大跌其交。就在最险绝之处,耸立一块石壁,这里是任何一位游客都要驻足的地方,因为“山青海岸”连体字叫人不得不驻足停阅,这一组字系清光绪六年探花景元于光绪二十年所书刻,其旁雅诗配竹画更叫绝顶,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远观是诗,近瞧是画。”至今到此一游之众徒,也很难猜中。难怪国家民委副主任洛布桑在此游园时也即兴以蒙、汉两种文字题词曰:“人间天宫不二门”,更凭添一份景观。

由此处远眺河对岸,也不一处风光,绝壁处有一椭圆形山洞,似开非开,似闭非闭,烟云缭绕,紫气不断,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那被称为“仙人洞”,与毛泽东诗中所说的“天生一个“仙人洞””如出一辙,也是那么挂在半山腰,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要到那里去,也不太难,只需乘一叶小舟行几分钟,再攀 峭壁,就可到了。不过到洞里面有很多希罕的动物,即使白蛇、白鱼、白色的青蛙也时有所见。许多探险家也想一试,只是里面过于狭窄,文物保护部门又不让开凿,故多次都未得结果,至今还是那么神秘莫测。清人覃楚鸿观此洞后感其妙绝,也叹曰:“谁将古洞一丸封,不见王齐与赤松,剩有青青河畔草,我来仔细认仙踪。”更添神奇一笔。

沿道前行约三十米,就出现了一条小道直通山顶,所谓曲径通幽,在此可以引证之。

循小道上行,无论是什么天气,都得小心,因为小道全是青苔,路这又全是藤蔓和蔽日的古松,光线又甚幽暗,其湿滑更显至极,偶不小心便可能滑上数十米远,跌得价钱鼻青脸肿,不过就余所知,若干年来,尚无人在此受伤就医,这可能也是由于有观音的保佑之缘故。

上爬得约四五十个怪石天成的石级,便出现一奇特的景观:一个天然小山洞。过之,你得猫着腰,半蹲半匍,徐徐而行,尽管虽经后人开凿,但因不得使用现代之法,故仍然是太过于窄狭,你不低下头来,难道还想在头顶留下不朽之痕迹吗?它本来就叫做“仙低头”。还有,这“山低头”另一个大的特点是阴森可怖,要是遇到天快黑下来,再胆大的人也定会感觉到毛骨悚然,若偶遇猫头鹰怪叫,其恐怖之感会更加狂盛。有几回,余曾与几个朋友到此一游,恰是白天,且天气晴好,但当几位同伴突然 得快了些与余相隔远了点时,余便觉有些可怕,只得弄出一些声响来,以便同伴能够听见而减缓进程,互相有个照应。

钻洞循路约500米,可怖之感虽盛却也不用过于担心。 里,石级时而左,时而右,时而低回,。时而又高望,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悬钟,若璞未凿,若矿未炉,其状莫穷,悬泉滴石,锵然有声,险象环生,山歌互答,绝妙如仙境一般,趣味欣然,怡然而乐也,倒不觉得有近里许的路程,可怖之感变顿烟消云散。

到得山顶,阳光炫目,豁然开朗,远视大山,层峦危峰,横出接银河,巍然与天浮,此时是“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周围的山已经黯然失色。诚如你走过了高速公路,再走到羊肠小道上,一个天,一个地,即所谓的天壤之别是也。

这里,也有一个三下绝好的好的名字:“八阵图”。起源于诸葛亮巧摆八阵图,想来,诸葛亮定在有期之时到过此地,不然远古的初民定不会知道什么诸葛亮。

确实,若是不仔细端详,你也许会觉得这一处不过如此而已。也看不出与其它的景面有什么两样或曰独特之处。但若有心端详,许会发现:这里,怪石嶙峋,纵横罗列,偃者、侧者、立者,似床、似几、似屏,可席、可凭、可倚,排列莫测,狭道交织,布局巧妙,错落有致,忽上忽下,时左时右,登队钻洞,险趣环生,古木森森,藤萝遍地,无一处空隙。若是不小心,你断会迷失道路,总在原地打转而永远找不出来。记得余在十二岁那年,曾经在此游玩,父母自顾游玩而把余忘记在了此地,余找了很久也不能找出去,急得大哭不止,幸得偶上山者,将余带回家中,父母还给了他一块腊肉,算是感谢。父母后每每忆起,仍觉后怕。

这个八阵图,其景观妙绝不可言,而沿一条很小的道路下行之,穿过一排两面三刀三百年树龄的古松,又绕过多处怪石,猫行过几处古藤盖住的狭道,再挤过两株数百年柏树之间隙,穿过数不胜数的青松奇木,便可以到一处很多人都向往的地方:“观音岩”。

所谓“观音岩”,顾名思义,那里除了供着观音菩萨外,还有一块大石头。它隐在林中,样子很像打座念佛的观音菩萨。到过此地的人们都感到奇特,因为这块观音石,非常的不简单,它四平八稳地放在观音庙的上方,已经有三分之二悬在空中,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然而它已经不知有多少年了,竟然是纹丝不动,巍然耸立。这块大石头,人们也给它取了一个威壮的名字:“将军岩”,但如今叫得多的还是“观音岩”的俗名。据民国19年《永顺县志》载:“巨石树立如屏,高可五六丈,阔不及三分之一。”“状娄古佛,人以其形似呼为观音岩。”岩下就是观音庙。据传此处的庙宇为四川峨眉山老和尚释元本始建,又据考证,庙宇建于乾隆三十四年(1760年),又经嘉庆十六年扩修,凭空为楼,崖下建舍,岩旁凿路;红门、红柱,画栋雕梁,菩萨罗列,香盂俨立,经文悬设,典籍陈放,木鱼可声动听,老尼新姑左右不停穿行。高有水府阁,文昌阁,地藏庵,玉皇阁,禅房和大小客堂数十,排列井然。这里,也可算是一个好去处。

说它是个好去处,是由于它可为人的精神之寄托。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等三个观音娘娘的诞日,境内及周边县境的善男信女、聪慧愚顽之徒,都要云集此处,或还还愿,或求签,或拜佛,或行善,或贡献,不亦乐乎。鼎盛时,日接纳信众可达数万人之巨,庙宇前后左右、厅前巷后,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而捐款常可达数十万元,美资、港币、新元也每每献于佛前,均造册可查,香火特旺。曾经一位浙江的信徒在此还愿捐款一次就达十三万元,后又连连捐款数次,总额达三十万元之多,说是因得观音之梦中真音,而生意火红,大赚数百万元之巨,故感观间显灵,恩德四照,定要投桃报李,遂千里迢迢,了却心愿。

观音庙里住的全是女尼姑,管理人员也全是女性。**期间,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在读妙可小女子为逃避家人的逼婚,加之又看不习惯红卫兵的“打砸抢”,竟然在此削发为尼,创造该寺接纳信徒最年轻之最。后由政府出面,将这位女子解救出来,再交俗缘,脱却佛心,在县某单位安排了一份工作,近年因意外而死去,庙寺女尼们还送来悼祭之物,也然相熟一场,僧俗情长,传为佳话。

观音庙旁,古木参天,夏有梧桐苍翠,冬有腊梅展放,秋有红叶落樱,春有桃红柳绿,四季均有古柏常青,且悬崖尽现,绝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笔,如秀女,如壮汉,如风流倜傥之书生,如脉脉含情之春姑,尽美无邪。感念此庙之绝,景物之妙,有诗赞曰:“自在岩阿一古庵,众生渡尽傍慈航。尘沙毛滴含因果,日月风雷护上方。意外溪州留胜迹,庭关松柏老苍桑。支林深锁真如地,忉利随缘访玉皇。”人们在此驻足之因显而易见。

对大多数的人来说,由于受到当今无神论的训导,此处便略显得不合口味,因而也并不是他们平日里最佳的去处。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好菩萨这种虚无之神物,对佛法带有疑惑者甚众,所谓“佛法无边”,“到此人皆佛,同来我亦仙”,“慈航普渡”,实乃夸张之语,而非世人共认之真理。是然,游众每到此后,仅草拜那几尊菩萨,抽上一签,也不问结果,便肃肃下行,沿那铺得很精致的石板小道,摸一摸功德榜,出得似天成的青石山门,傍古树,倚石壁,折回沿河岸开辟的大道,就着蔽日的红松,看着晶莹的溪河水,抬望高耸不见梢的古榧,奔另一去处:温泉。

行约两里许,抬眼便见一亭台楼阁,曰“临泉楼”,为近年开发旅游资源新新建。稍稍驻足,却不久留,离脱人工印痕,径往楼阁下冒着热气的温泉。那儿,乃最佳之处所也。

沿大块青石梯下行八十多级,转弯抹角,手握翠竹天造的扶手,便到了有名的温泉,也就是昔日的热水坑了。这里,靠近溪河的河床,现时已经被人工装点了一番,砌上了挡水堤,又建了几栋大澡房。可原来在八十年代初以前,人们还是在露天里享受温泉浴。那时候男女得轮流涌赴,每逢星期一、三、五、七,由男性享受,而星期二、四、六,归女性洗澡,每逢周六、周日,浴者甚众,经常得等数小时才能下水以浴。人们每至此,在适宜的温水里,或嬉戏,或静坐,或擦背,或洗头,由便于你,衣裤脱于岩屋之下的干燥之处,在腾起的水雾的烟影里,尽享天乐,与而今的桑拿按摩也不知要好上数百倍,若还有一乖巧的儿子擦背,其乐融融也。

当年,由于热水坑在河边,而这河又是土家人赖以生存、通往远方的主要干线通道,河里经常有船工行船,若轮到女性的天数,行船者有偷看女性身体之嫌,女性不得已也只得迅速钻进水里,暂时躲一躲。故此,人感露天洗澡确实不太雅观,于是后来县旅游局出资兴建了室内澡堂,分单间与多间,无需再分日而洗,算是经济昌盛之一例。

这温泉最大的特点是水温适宜,约四十度左右,掬之舒适可人。你劳顿了一天,若在此洗一洗,你一天的疲惫,定会全消。难怪现在很多人为了解除工作之劳乏,而专门去此地洗上半天。

除水温适宜外,这温泉还有一大特点是,能够消除一些病症,因为这温泉内含有很多种有益的矿物质,特别对风湿病,连续洗上七天,有立竿见影之效。如今,许多人还是清早起来,借着清晨的清新空气和沿途美景,去这儿洗澡,其目的就是治病、养身。

由于温泉为整个湘西地区少见之景观,故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以诗记之优点。其中一位清朝的官吏赋诗曰:“南河河港泻温泉,千百年来名不传。令尹乘舟过其下,暖气腾腾飞紫烟。停将探之手可掬,肌肤著水白如玉。异哉无处构亭台,帐幔为作石边屋。吾滇温泉出螳螂,称为天下第一汤。此泉清滢能相似,披襟忘却是他乡。”以此而论,有谁会有到此呢?

洗完温泉浴,回转身,你便会去建在“不二门”山顶,也即“八阵图”旁的民俗博物馆。那里,展出土家族历史文物约四百余件,多系目前国内仅存之物,全部的土家用具、风俗罕品,湘西一带很难再现的古物,常见如犁耙、扁担、锄头,罕见的如汉朝这陶器,应有尽有。若是有雅兴之人,还可以在摆手坪内欣赏土家摆手舞和毛古斯舞及土家嫁女、哭嫁、冬冬奎等独特风俗,并和着节拍与身着土家民族服饰,手套银环、耳挂银圈、项饰银链、衣服上坠吊各种银器的美貌绝伦土家小姐共舞共欢,引来大家的嘻戏。

与民俗博物馆相去不远,还有一座青石浆砌的空心高塔,这也是游人应去的场所。它名培英塔,意即培养英才之塔,表现了永顺县人民对知识的渴望由来已久。它:七层,八面,高二十一米,顶书“魁量点斗”,门嵌“天开文运”。此塔为清道光年间永顺知府杨镇源倡修,如今像此类宝塔已经属于少见之物。感其惊绝,清朝一隐士题诗曰:“培英七级矗南郊,文运天开气象绕。水绕回峰舒彩轴,春游环宇屋新苗。矫龙我爱浮雕隽,伏虎人夸没羽豪。磴道盘空飞遥兴,直当绝顶附云霄。”呜呼,此等绝妙之塔,余感其举世无双,天造地设,而非可拟。

“不二门”,景点密布,颇有观赏价值,若是游兴大发之时,连游三日,也不会感觉厌倦。曾有一位《人民画报》社的女摄影记者到此地观光,说要是将此山搬往北京的话,它起码也当与故宫等名胜古迹相媲美了。就整体观之,它确实是一个民俗、风景、风情的大家庭,到这里,你不仅可领略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人文风光,而且可以一解佛缘,还可以享受难得的温泉浴,难道还有其它更好的地方吗?

阅读Blog原文请访问:http://xiexiaoqin.blog.sohu.com/8023289.html

转自:http://www.tagriver.com/viewpost.php?postid=3616662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