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桃花岛(凤凰游记2) |
[游记]桃花岛(凤凰游记2) |
2007-07-16 sina.com.cn |
到凤凰的第二天,也就是初七,我们决定到阿拉镇的岩砬窠苗寨。 载我们去阿拉的汽车是8位座的小面的,当时我们在路旁等了好久的车,开面的的司机探出头来 我们一看,,里面已经满满的坐满人了,“上车吧,挤多你们三个没问题的。” 司机一说完,前面的阿姨马上很热情的告诉我们,一个和我坐一起吧。我们见热情难却便坐上车。 上到车后才发现,和我一起坐前排的阿姨身材还不是一般的省事,如果不是关紧车门,我难保不飞出车外。。但一路上阿姨还是很热情的,一路跟我们闲聊。 去阿拉的山路崎岖不平,我坐在前面总觉得车要翻的感觉,快冒冷汗,但敢保证司机绝对是我见过心里素质最硬的一位,他放上平时适合在安静环境里听的音乐,从蔡琴的《你的眼神》到朴数的《白桦林》,再加上他“面的”特有的声音,司机大佬自个咬根棒棒糖哼着小调,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我不得不转过头对HZ说“司机好牛,而且听音乐的品位不错。” “同感。”HZ呵呵的笑着。 去阿拉的途中我们也经过了南方长城,那是防御苗族蛮夷所建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地理课本里读到的梯田 有时觉得,每一次到一个地方,我往往会不自觉的忽视了所要到的地方,只是在路上、在车上便会让自己沉浸其中。 到岩砬窠苗寨时,醒目的HZ硬是把入门票从88杀到50一个人。不过杀得没错,说实在,里面只是很平淡的民族表演和跟导游逛了一下,并没有太大的看头。但话说回来,还是得看看,苗人和汉人确实不同。 觉得好笑的是,我把HZ的弟弟FZ“许配”给了苗族姑娘,他们当场举办了婚礼, 当时觉得FZ就像走进了女儿国的唐僧。 我们所见到的 苗族大多比较娇小,不过看上去挺健康,头饰比较有意思 还有被HZ称为不健康、不科学的“盘布头” 但后来我们才从导游那里知道,“盘布头”是因为以前苗族经常处于战乱,妇女带上这样的头饰,可以把贵重物品放在盘布里,也可以抵挡兵器,另外,它解开有3~5丈长,也可以当绳子逃生用。 这里还有情人桥,阿哥阿妹可以在这里唱山歌互许终生 我们的导游是一个20岁的苗族女孩,她告诉我们,这里的女孩17、8岁就开始结婚,22、3岁嫁人就算很迟了,我和HZ相视一笑,“还好我们不是长在这里。”她也告诉我们一到特定的节气,她们都必须下田,这是他们的食物 这里虽是旅游区,但苗寨这里的居民生活水平却很低,交通不发达,苗民所受的教育不高,他们按照祖祖辈辈那样生活着,种田、唱山歌,在这里繁衍生殖。他们勤劳和淳朴,他们有他们特有的民族感情,热爱着他们的家园。这一切不会是在我们的家乡——海滨之城汕头,不会是在富庶的珠江三角洲,这样的生活也不是我们从小所过。 不过,我还是对他们肃然起敬。 (待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c58c3d01000m843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