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度时间 |
[游记]印度时间 |
2008-07-01 sina.com.cn |
行程表上对德里门和中央大道大书特书,并将之与法国的凯旋门和香榭里舍大道相比。当时我还笑这是画饼充饥呢。如今终于见了这假名牌,果然没什么感觉。没去过法国,不知道德里门像不像凯旋门,而香榭里榭大道更是无从谈起。虽然小辛很热情地问我们:“新德里是不是很像你们的北京啊?”然而给我的感觉仍然是一个努力巴结的农转非城市,干净是干净的,也有绿化意识,街道也还宽敞,并且终于看到了公交巴士。可是说不上哪里,总有一点小家子气。不过,已经可以看出是首都了。 最后节目仍是购物,因为又是旅游指定点,我有点兴趣索然,而且卢比已经完全花光,便不打算再动用美元。所以抱臂旁观一阵子,也就先上车了。不久团友们也都依次来到,小辛不好意思地说:“现在你们该给我小费了。”这是在发团通知上已经预定的,每人45美元,或者两千卢比。我照付了,又与刘红私下另准备了五百卢比,放在春节前老板发给的红包里,在进餐厅时将小辛叫到一边,告诉他:“这是我和我那位伙伴刘红给你的,在中国,这叫红包。专门留在过年时送的。” 他开始只当成是一个纸袋,诧异地接过去说“谢谢”;我笑,告诉他,要看里面的内容。他拆开来,看到钱,笑得更灿烂了。在印度麻烦了他那么多问题,这额外的小费是我应该付的。不过在我心里总觉得刘红是被我连累,因为没见到团里谁再另外给小费。 餐厅里遇见同机回国的其他旅行团,有两个在机场结识的人跑过来打招呼。其中一位曾经委托过我要在克朱拉霍带点纪念品给他的,我不负所托,给了他一只钥匙扣,特地叮嘱“这是特产,可别胡思乱想哦”,他说要还赠我几张尼泊尔的名信片。我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对方把一套名信片拆散,便说“你回国后刻一张尼泊尔照片的光盘给我好了”。他答应了,不过做不做得到,就看他的信用了。 印度时间 在印度学会了两个词是天天要说的,一就是捻着手指说“One 来了才知道,“印度时间”其实是很著名的形容词,其直白的解释就是“不准时”。如果印度人跟你说需要两个半小时做一件事,那么至少便需要三小时,而你最好做出四小时的打算。 据我分析,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路太破。250公里至少要走六个小时,遇到路段破损或者塞车就更要延长,而小辛每天在出发前都要打电话联系当地人,确定路况,可见路面毁坏是经常发生的事;第二个原因就是人的原因了,印度人特别较真,死心眼,却又智商偏低。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d9df4010008l2.html7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