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我们到达了西海岸被称为印度最现代化、最有情调的城市——孟买。 umbai,后来殖民时期被称为Bombay,以后印度政府又将其改回Mumbai,虽然你念哪个名字,印度人都能明白你说的是这座城市,但孟买当地人更愿意称自己的城市为Mumbai[mu:nbai]。因为经历的前三个城市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破旧、肮脏、缺乏秩序(当然,印度的古迹和风情也让我们非常享受),在飞机上,我们不敢想象着孟买的所谓现代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30公里左右(后来证明,印度人的距离观念不是特别强,实际距离17公里左右),我选择了城里,考虑到孟买是外国旅行者聚集的地方,而且是所谓的大都市,可能消费水平高一些,酒店的价格相应也比较贵,我直接提出要求1000-1500卢比左右的房间。很快,他就找到了符合要求的旅馆,并当场作了电话预订,并收了一部分定金。我们问清了进城的车费,租车直奔孟买城。 17公里,路边一侧变成了椰树摇曳的海滨(应该是阿拉伯湾的海滨),路灯下,有很多人在悠闲地散步,其中有不少西方人,当然也少不了叫卖的小贩,路的另一侧则是非常西化的楼房,装饰灯光和霓虹灯映满眼帘,酒吧门口依然热闹,玻璃幕墙的大窗上映出正喝咖啡的人们,似乎这里的人们还没有到休息的时间。看的出,这里是个极有生活情调的地方,加上西方电影中的渲染,让不少人单是听到孟买这个名字就能感到那份小资情调了。 10到20年的差距。 auseway,在一条不是很宽的街道上,街道上很多出租车,显得有些凌乱,而且,空气中不时有腥臭的味道飘过,想来可能这地方离海边很近的缘故吧。酒店的门脸小到只有不到两米宽,拿着行李并排进两个人都有些挤,而且,一层二层似乎还不属于这个酒店,接待处设在四楼。这简直称不上是酒店,最多是个旅社而已。我们不禁对这里的住宿条件产生了担心。电梯到了四楼,让我们稍感放心的是,和在加尔各答一样,这个小旅馆也是外糙内秀,接待厅布置的紧凑而有条理,装修也蛮讲究,而且,还有几个西方旅行者在办入住手续。看了房间,条件也还不错,我们就此住下。 10点左右开门,所以他说最早也要10点才能买来。后来我们了解到,印度各地的电源插头是和殖民时代英国用的插头是一致的,但因为一直没有改造,现在即使英国人来旅行,他的电器上的插头也是不相匹配的。突然想到,其实连铁路系统这么重要的运输体系,印度人也未曾改造过,怎么会改什么插座呢。由此可见,印度在基础建设方面一直在沿用殖民时期英国人留下的东西,这方面,印度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100卢比,拨号上网,3-5k/s,而且起价就是按一小时算的,有点贵。这个被称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大国和以世界办公室自居的国家,互联网的使用竟如此不便,难以置信,何况这是在这个国家最现代化的城市。后来和印度人交流中得知,印度的上网条件的确不太好,而且上网费用对普通印度人来说太贵了。你要在国内尝试通过icq或msn和印度人取得联系,会发现,他们多数是在办公室上网,极少在家里上网的,而且我们在印度街头也很少看到网吧之类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但无论如何,在这里可以上网了,虽然电脑上安装的是完全英文版的Windows98,而且不允许你下载中文包(听起来有点太不国际化了)。 3天,他感觉印度在食品和饮用水方面已经有非常大的改善,旅行者已经不必为吃坏肚子太过担心,而人们普遍的英语能力对旅行者来说也是很大的帮助,从这点来说,西方旅行者到印度来感觉比在中国更方便。因为我们知道孟买没有什么有名的古迹或文物,离孟买较近的阿旃陀石窟是声斐世界的著名文化景观,孟买南部400公里的果阿也是个葡萄牙风格的旅游名城,可惜我们只有一个整天时间在孟买,无法安排前往。这也是我们此次印度之旅的一个遗憾。所以请教这个比我们早来三天的澳大利亚人孟买市内有什么值得参观的,他告诉我们大象岛、火车站和孟买的克劳福德市场(Crawford Market)值得一看,而且对那个市场推崇有加。这样,我们第二天的行程也有了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