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 十里画廊 天子山 袁家界 今天,我们的行程是游览十里画廊、天子山和袁家界。那天,天有点灰蒙蒙的,阴天。 张家界的门票是IC卡,有效期为两天,两天内可随时进出,识别记号为指纹。我们通过记录指纹后,坐上旅游车,来到十里画廊, 如名字所言,“十里画廊”象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人在山中游、婉如图画中”。这个长达5公里的峡谷中,一溪中流,峡谷两侧群峰凛然而列,奇峰异石,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组成一幅幅生灵活现的天然雕塑画,有寿星迎宾、三姐妹峰、采药老人等。尤其是那采药老人,真的像一位身材清瘦,头缠着布的土家族老人,背负着背篓,背蒌中鲜草摇曳,好像从山间采寻草药归来。坐着环保小火车穿行在这长长的画廊中,看着那两边的景色,真有置身于画中之感。 走完了画廊,我们要开始上天子山了。我们的行程安排天子山是步行上山,然后坐缆车下山。第一批的同事全部走上山了,那天天气比较热,大家都走得比较累。男的个个都脱了衣服,光着膀子。连我们一向很注意仪态的老总也脱下上衣,拧出一大滴一大滴的汗水。 吃早餐时,阿敏已恢复正常,但身体还有点虚,爬山会太累。而她那七十岁的老爸却在前一晚也又吐又泻。但老人家又不愿意呆在宾馆里,坚持要去天子山,也只有坐缆车才行。看着一个接着一个地选择自费坐缆车上山,好像有点睡眠不足,精神不济的嘉嘉也不愿意爬山了,也要坐缆车上山。于是,我们一行便兵分两路,坐缆车的跟着阿霞走回画廊出口处;爬山的便跟着地陪上山了。 山上云雾更浓,坐在缆车中,随着缆车在云雾中不断上攀,我们还真有点腾云驾雾的感觉呢,只是风景也只有过眼风云了,什么都看不到。张家界的美景只能在想象中了。 到了山上,看了一下御笔峰,在路边的小摊上挑一挑小玩意,很快,他们爬山的那支队伍也上来了。个个气喘吁吁的,不过都说“比想象中的轻松多了”——第一批说要爬3个多小时,其实也只是用了2个多小时而已。 午饭后到贺龙公园,游人比较多,能取到好景、好角度、拍出好照片的地方总是站满了人,想拍照都不容易。又顾着无心观景、到处乱走的女儿,我连“到此一游”的照片都没有留下。 而后,我们又到了袁家界。 “不到袁家界,枉到张家界”。张家界到处都有这样的标语。导游介绍说,袁家界的名称来源于后唐时期,黄巢起义失败后,其手下有一名姓袁的将士,为躲避朝廷的缉捕,便来到了这绝境——青岩山隐居起来,并以自己的姓氏起名“袁家界”。 袁家界的标志性景点是“天下第一桥”,是居于两山之间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桥,而两山原为一体,桥身是两山相连的关键部分,但因中间石质较为薄弱,由于风化、崩塌作用的影响,又经过日晒雨淋、流水洗刷、山洪冲击,久而久之,终于形成今天这一个特别的奇景。 游完了袁家界,我们选择了乘坐百龙观光电梯而不是坐缆车下袁家界。这是目前连通袁家界的重要交通设施和观赏袁家界美景的绝佳通道。它创造了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观光电梯,世界上最快的双层观光电梯,世界上载重量最大、速度最快的观光电梯。虽然价钱比下行缆车贵1块钱,但可省去坐30分钟的旅游车到缆车站,而且可以尝试一下这创了多项记录的观光电梯的滋味,何乐而不为呢? 一开始,在电梯里,居高临下,将袁家界的全景尽收眼底,还可以看到山顶上一些白色的小房子,那里居住着当地的农民,他们在这儿耕种生活,真的是“空中田园”了。随着电梯的下行,看到一大片山峰上去像士兵列队一样,这叫“神兵聚会”。很快,我们的眼前一黑,电梯进入了山体,在黑暗中穿行。不到2分钟,我们便下到了地面。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