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榕树下-游记这里不是古战场 |
[游记]榕树下-游记这里不是古战场 |
2007-07-16 rongshuxia.com |
“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 拾级而上,走完了滕王阁每一级台阶,浏览了每一处风景,高台楼阁、碧瓦丹柱、斗拱重檐、雕花阁门,王勃《滕王阁序》的铜制碑文,苏轼书写的“滕王阁”匾额,毛泽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对联......无一不引人入胜。 驻足流连,景德镇的陶瓷,德兴的铜器,在古色古香的柜台,一一陈列,无一不精美绝伦。 凭栏而立,山岭平原一览无余,滚滚江水川流不息,天空白云飞鸟,水中渡舶船只,无一不是迷人风景。 仍沉浸在朝圣状态中的我,逛完了主楼,来到了滕王阁脚下,十米高象征古城墙的平台、两扇古城门,却让我有了另一种情愫。是的,这里不是古战场,却让我看见城墙上刀枪闪动,却让我听见战鼓震天的厮杀,却让我闻到了硝烟弥漫的味道。 二十九次翻新、楼建楼毁、楼盛楼衰,战争的火,把文明燃烧成碎片、一碎再碎。这里不是古战场,却经历多少战火摧残!北洋军阀邓如琢的一把火,使南昌人度过了68年没有滕王阁的历史,这是中华文明的梦魇啊!无论战争披上如何神圣的外衣,受伤害最深的永远是无辜的心灵。当屠刀刺向无辜者,刽子手,你是何种心情? 转而登上游船,泛舟江上,想起王勃那张年青英俊的脸庞,仿佛映照在一泻千里的赣江,一腔少年壮志,泼洒成丹青,注入滕王阁的血肉。远远的观望,想象那无数次腾腾燃烧的火焰,我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儿时看起火般丝毫兴灾乐祸。兴灾乐祸的人太浅薄,兴灾乐祸的民族不会有前途。我也不学无聊文人般去悲天悯人,只是陷入一种幻境,江水为何在大火肆虐时不弥漫?难道浩荡江水也惧怕? ...... 翻开历史的感觉,就像捧一捧水银在手:沉重!沉重在一不小心中从指间滑落,渐渐的两手空空,此时的你,是若有所失般的惆怅,还是如释重般的解脱? |
转自: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25324822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