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曾经走过的湘西——吉斗寨、德夯(一) |
[游记]曾经走过的湘西——吉斗寨、德夯(一) |
2007-07-16 yododo.com |
走之前,既已把德夯整个山形地貌如何走法摸清。手里拽着描绘好的线路图,信心满满的上路了。 去德夯的交通车没有一个具体成型的车站,三三两两的全停在铁路桥下。车是有后斗的农用车,驾驶室能坐人,货斗载物也载人,这是中国乡村的一大特色。走过滇贵川藏,这种人货混装非常流行普遍,人常塞满了便挂在车外悬在车顶,随着路途的颠簸上下里外有节奏的摇晃悬移着,如汪洋中的一破舢板,看得车下人心惊胆战,车上人倒是嬉笑怒骂,悠然自得。 人被塞进了后斗,随着鸡鸭鱼肉、化肥农膜一起运进山里。 在途中的排兄村下了车,去第一站——悬崖边的苗寨吉斗寨。顺着田埂往寨中走,泥被青石板阻隔着,没能溅上鞋面。 一斗烟的功夫,便能远远看见一片青瓦黑檐的寨子了。进寨的路并不好判断,田埂回环曲折如老树盘根错节,人心中只能象围棋算子一样先盘算好关口路线,以免走失在这田埂八卦阵中。途中有一岔路,是可去一号观景台——婉君台,此台因做过琼瑶阿姨六个梦系列同名剧之一《婉君》的外景地而得名,在众多苗家风情歌的 MTV也经常有此台的身影。台其实就是将一突兀于山谷的岩峰峰顶整平而形成一块小坪,峰右侧对面的崖壁间挂着一条如玉丝银带的瀑布,视目远及是岩峰绝壁夹逼下的一条深谷,谷的尽头是层峦叠嶂的巍巍群山。 确定大致方向,不走岔路,好歹进了寨子。寨子全是青瓦乌木老屋,屋前有青石板铺就的大敞坪,用来晾晒谷物菜蔬。寨中人并不惧怕外人,只问得是旅游的人,也就由你去。好客者,会邀你至家歇脚吃饭,就如那美好童话故事里所描述的“延至其家,设酒杀鸡作食。”越是往湘西大山深处走,越能感受到这武陵古人的遗风,虽家徒四壁,但他能将自己能吃的分上一份给你,心中体会的是你进来的不易与辛苦,心里还存着一份疑问,“这些家伙进来干吗,大山沟里有什么可看的。”自己就被曾被赞到,“你很会刻苦吗!”,还有一脸的坏笑。 寨子有些人家就在紧靠在悬崖边,从此远望去,群山如黛,雾如轻纱披绕,山谷中吹来一阵微风,将雾扯的丝丝缕缕,灵动飘逸。稍稍凑近崖边,低头俯看,田园屋舍如棋盘棋子安放自若,一条蜿蜒的溪水楚河汉界分隔俨然。听当地人戏说,从崖边泼下一盆水,人已至家,水却还未到底,可见这号称为“山鹰背上的寨子”并非虚名。 此时河伯雨神也来助兴,淅淅沥沥的雨丝从天而降,劈头盖面。人被洗的清爽,可脚就受累,泥水将鞋面涂抹的五颜六色,分外妖娆。 线路已了然入胸,沿着悬崖走,然后在悬崖尽头从小路下山。路依然是田埂,田里长着绿生生的秧苗。为了防止牛去啃食田中刚插下的秧苗,路上不断设卡——石板和荆棘,横挡在路中间。由此,手也没停着,支开一个豁口,然后再安放回原位。 路是顺山势高低起伏的,爬升下降,爬升下降,身上发热,雨水汗水已粘在一块,和着衣裳贴在肤体,但不觉冷。 柚子小锦囊 [添加回应] |
转自:http://www.yododo.com/blog/5A7400EA11C4D02C0111C4DDD839003B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