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凤凰沱江美 |
[游记]凤凰沱江美 |
2007-08-05 sina.com.cn |
凤凰沱江美 从德夯出来开往凤凰古城,因为上午游玩得辛苦,大多数团友都在路上睡着了。虽然途中除了梯田、山丘也没什么旖旎风光,但是正值初春时节,路两旁的油菜花开得正旺,可惜司机师傅说一路国道不能停。谁知快到凤凰的时候,车子出了点问题,昏睡如我的一帮团友突然意识到这是个下车近距离感受油菜花的大好机会,纷纷下车钻进了油菜地里拍照,真不知多少油菜被我们糟蹋了。 到凤凰入住酒店吃完晚饭后已经天黑。导游安排的是自助凤凰夜游。 不巧的是小城部分停电,夜景因为没了灯光的装饰而失色。好在我们逛街中途来电了,这才让我有机会拍拍夜景。说到夜景,最好的景致倒不是那些彩灯装饰的古城轮 廓。在我看来有两样,一是酒吧二是许愿灯。因为时间的缘故,我们无暇到酒吧里面感受一下,途中看得几家,虽然不如丽江那里比比皆是人头攒动,但是在陀江岸边听得歌手吉他清清弹唱,感觉也相当不错。江边上有许多当地人在卖许愿灯,粉色纸扎的,中间放上蜡烛,有大有小都是荷花的形状。不少游人放灯许愿,那点点烛光散落江水摇曳前行的景象倒也为古城的夜晚增添了另外一份情调。深巷里没有路灯,很远间隔才有一个马灯悬在墙上,那焦灼的灯光反倒衬着古城 的夜晚更加宁静。 第二天,天气比前一夜又冷了不少。细雨时断时续的,整个古城都笼罩在烟雨之中。穿行于一条条狭长的小街,踏着湿湿的石板路,寻访沈从文、熊希龄故居,从西门进城去了杨家祠堂,上了东门再转到北门,乘上小船游沱江。 杨家祠堂曾为“凤皇县”政府所在地,所以门前还留有当年的印记—— 左边“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右边“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得门,是个精致的四合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有高大的门楼、戏台、厢房、及正殿、天井。过门楼为戏台,两层的木质结构,楼台翅阁飞檐。相传凤凰城中的杨姓均为大宋杨门宗烈的后代,所以戏台、正殿堂上供奉的祖先是杨继业和佘赛花。而戏台两边栩栩如生的壁画也正是描述杨家将尽忠报国的故事。拾三步台阶进正殿,长方形天井鹅卵石铺地,极为讲究,为杨氏宗族祭祠、议事的场所。天井周围一楼为回廊,二楼厢房同戏台厢房相通,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土家族风韵的柱挂结构、坡屋面外,都别具特色。两边共有七厅,陈列着文房四宝、苗族生活习俗之各类饰品、苗家织布机、沙砾画等。而陈列土家族雕花滴水床的厅正是上演“哭嫁”的地方,不过一个团要收80元的演出费。团里的妇女之友为了大家能欣赏到这一民俗,不得不“牺牲”色相和当了回新郎。女子哭哭啼啼喊着听不懂的词,害的我们的妇女之友连忙哄着。还好揭开红盖头的一刻,女子姣好的容貌出乎意料,也不枉费100元的演出费。 顺着城墙走,旁边街上有银铺、酒铺,有拉姜糖的手艺人、苗装卖花的老妪,还有着彩服吹着葫芦丝的艺人,边城的生活一一呈现。偶见一家院内桃花红艳满枝,窜出墙头,在这烟雨缥缈的景象里十分惹眼,真有那么些“满园春意关不住”的味道。 出北门乘上游船沿着沱江领略古城两岸的吊脚楼。据说吊脚楼是土家人的住宅,深灰色的吊角,白色的山墙,古色古香,映在沱江里,风情万种。河畔的吊脚楼大多已不在了,许多都是仿 建的,外形相像,可里面的结构早已是配上空调家私的现代住宅。只有在上游的回龙潭,十多间老屋细脚伶仃的木柱立在水中,这才托起古城一段沉沉的历史。这些吊脚楼多是清末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分上下两层,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上下穿枋承挑悬出房间,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因为初春,沱江的水并不是很深,两岸垂柳桃花掩着古色古香的吊脚楼,烟雨中似乎可以闻到古城的味道。时有人家在岸边洗衫,一队大白鹅在江边嬉戏。江中有竹亭,亭中立湘女,湘女 唱山歌。这歌声回响于沱江两岸,柔情似水地招呼着各方游人。大家都觉得,远离街上熙攘的游客荡桨陀江是此次凤凰之行最为逍遥自在的一程。 上岸沱江对岸游完万寿宫,转回古街。有一座廊桥连接沱江两岸,叫虹桥。虹桥是以旧桥墩为基础,在上面 重新建了两层。 一层行人,二层茶馆。从茶馆的窗户向外看去,就是古城最美的风景了。沱江水从这桥墩下流过,桥下“回龙潭”为沱江拐弯深潭,周围吊脚楼、夺翠楼,层层叠叠的灰白屋檐,另一边万民塔、遐昌阁、万寿宫、奇峰山,导游说这就是凤凰八景其二——“龙潭渔火”、“梵阁回涛”的观赏处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44919530100076u2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