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湘西老司城:一个王朝曾经的辉煌地

[游记]湘西老司城:一个王朝曾经的辉煌地

2007-07-21    17u.com

湘西老司城:一个王朝曾经的辉煌地

去过湘西或没有去过湘西的人基本都知道,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个很知名也颇小资的县城叫凤凰,沱江、吊脚楼、美女、歌声……吸引了大江南北的男男女女;但大部分人不知道,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还有一处更震撼人的地方,那就是曾经的土司王故都——老司城。

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之前,并没有听人提起老司城。到了湘西,咨询有关部门时工作人员说,老司城是溪州土司王的故都,也是中国土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老司城位于永顺灵溪河畔,距县城17公里,又名福石城,建于唐天授二年(公元690年),但是它已经荒废近300年了,今天落寞得只是一个仅有200人的土家族小村寨了。现在极少有人去那里,不是旅游景区,交通也很不方便。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分封地方首领世袭管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

隋唐时期,封建中央王朝在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竭糜州郡,实行羁縻制度:即在各族首领所辖领域的基础上,设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其首领为都昔、刺史,皆世袭(《新唐书卷四十三》),“树其酋长,使自镇抚,以达其以夷治夷”的目的。

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始于五代(初为竭糜制度),发展于宋,完备于元、明(由褐糜制度发展成为土司制度),终止于清,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宋、元、明、清各代,长达800余年。

历代土司、土官受中央王朝分封任命,此后由家族世袭官职,父死子袭,兄终弟继,除了对中央王朝规定负担的贡赋和征徭之外,一切军政事务皆由土司自治。土司按地区大小、人口和权势,分为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级别,是辖区至高无上的首领。

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在经济上表现为"纳贡"与"回赐"。土司向中央王朝纳贡,唐代有贡"溪布"、"水银"的记载。宋、元、明以后日益扩大,计有虎皮、府脐、犀 角、竹鸡、锦鸡、土绸、溪布、水银、黄蜡、丹砂、珍贵药材、名马、大捕竹等。每次纳贡均得到皇帝相应的一些"回赐"。

土司必须服从封建王朝的征调。土司所领之兵,原来只有守土之责,"无事则荷末 而耕,有事则修矛以战,军无远戍之劳,官无养兵之费"。随着土司制度的完备及与中央王朝关系的密切,在明代,土兵成为朝廷的主要兵源之一,朝廷每次征战,土兵几乎无役不从。

土司在其辖区内具有无上权威,为名符其实的"土皇帝",自设总理、家政、舍巴、土知州、土中军等。自宋代开始,所辖最小行政单位为洞。洞与洞之间有固定地段,一般以山坡河流为界,颇与今日的区、社相似。洞下为旗,旗是土司政权兵民合一的组织,有事则调集为军,以备战斗,无事则散处为民,以习耕凿。永顺司所屏的三州六长官司,其下有五十八旗。

土司统治等级森严,用等级确定权力和地位,主仆之分十分严格。土地按等级分配,土司占有肥田沃土,舍巴、头人可分平地。土民只能在山坡上开一块"份地"。在住房上,土司绮柱雕梁,砖石鳞次",舍巴、头人"许竖梁柱,周以板壁",土民则"丫木架屋,编竹为壁",皆不准盖瓦,如有盖瓦者,即"治以潜越"之罪,俗云:"只准 家政骑马,不许百姓盖瓦。"讨土司出巡时,仪卫颇盛,土民见之皆夹道拜伏,否则以 谴责诛杀勿论也。》土司自称化日本爵",土民称其为"爵爷"、"都爷",土司居住的衙署自称为化金挛宝殿",其宿舍称"婪宫",其妻要三宫六院,其墓葬地称 "紫金山",其花园称"御花园",其宗柯称"太庙"。

各级土司过着奢侈豪华的糜烂生活。每逢岁时会节及舍已下乡,"具令民间妇女摆项歌舞佰筋。"土司修有热洞,凉洞,为保暖避暑之所。其中设有林泉、花园、钓鱼台等,专供游玩。

在土司制度下,土民世世代代为奴,没有人身自由。甚至连百姓的住房也限定只许树立梁柱、板壁,不准屋顶盖瓦,否则即以潜越治罪。《永顺府志》上说:“即有谴责诛杀,咸惴惴听命,莫敢违抗。土人有罪,小则知州治之,大则土司自治。”

残酷的刑法是土司对土民实行野蛮残酷统治的重要手段。土司操有杀伐之权,其刑法有断首、宫刑、断指、割耳、挖眼、杖责等。

土司的残酷统治,给土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土民生活的困苦连封建王朝也不得不承认。

寻找老司城

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市出发,换了三次长途汽车后终于找到了一辆老司城人的客货两用车。汽车在颠簸的山路上前行,弯多坡大,一路上没有见到一辆汽车,也没有行人。行驶在如此荒凉的山路上,你断难觉得道路的尽头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

汽车冲下山坡在一条河边停下了,司机说老司城到了。15公里道路用了1个小时。

眼前的山一片葱茏,灵溪清澈泛绿。过了独木桥就进入老司城了。

老司城又叫福石城,为溪州土司的故都。唐代末年(910),江西彭氏征服了五溪诸蛮以后,当上了溪州地区的土皇帝,建都城于永顺会溪坪。第十一代土司彭福石于宋绍兴五年(1135)移都城于此。溪州土司从五代起,即彭氏的世袭政权开始,承袭34次,27代,时达800余年之久,而且从未中断过,这种统治历史之久,在国内其他少数民族中是少有的。

据《永顺县志》载:经过彭氏13代土司的不断经营,老司城有近六百年的昌盛历史。彭氏土司政权的故都昌盛时期曾是“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清代土家族诗人彭旋铎作诗云:“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到了雍正初年,清廷国力强大,为实现天下一统,加强边远地区的中央集权管理,对西南诸土司实行“改土归流”。

雍正六年,永顺土司彭肇槐自动献土,皇帝诏谕,改为流官,带着子孙离开湘西,回江西祖籍地方立户,或许是考虑到彭氏在东南沿海剿倭平寇的威名,敕任福建、台湾总兵,延续了九个王朝计818年的永顺土司政权终于宣告结束。据说,末代土司彭肇槐携家眷离别故乡老司城时,行至灵溪河,心痛欲绝,坠落马下,长跪河边,泪似飞雨……

从此,老司城逐渐冷落萧条。

加之土司统治的一大特点是执行"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禁令,使得溪州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延缓了该地区的向前发展进程。

如今,老司城内是很旧的吊脚楼,有的已经倾斜了;泥泞的街道上没有几个人,偶而有一两个孩子在玩耍。

沿着古老的街道前行时试图找到曾经的辉煌,但最终找到的只是辉煌过后遗留的碎片。

茂树翠竹掩映中,木为墙柱、黛瓦盖顶的典型土家族老民居依然错落有序。土司内宫、寝宫、乐宫、地宫、御街和城墙、城门、烽火台、摆手堂、演兵场、土王祠、祖师殿等遗址显示出的建筑格局,隐约让人感到古城昔日的气势与辉煌。

始建于明、重建于清的土王祠,屋宇高大宏伟,正厅和厢房保持较为完好,现在成了文物管理所的办公地点,祠还放了一条待修的木船。衙署西侧原有土司御寒避暑的热洞和凉洞,现仅存凉洞,但洞内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清。

沿着老街道走在紫禁山上可看到一座“子孙永享”牌坊,是明朝为表彰土司彭翼南领兵抗倭的功绩而立的。

历史上的土司均有数量不等的军队,俗称“土兵”,都是从勇士中精选出来的。当时还有这样的说法,“湖广士兵,永顺为上,保靖次之,其兵甚强。”明代,永顺土司奉中央朝廷之命率兵参加战斗30多次,北到辽宁,南至广东,都有他们骁勇作战的足迹。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明朝官兵对进犯东南沿海的倭寇屡战不胜,年仅19岁的永顺土司彭翼南和保靖土司、广西兵等赶赴江浙,两次合击,斩杀俘获入侵倭寇2200余人,令敌闻风丧胆。彭翼南因此受到朝廷嘉奖,赐服三品,并授昭毅将军等,《明史》誉之为“盖东南战功第一”,为平息横行沿海地区的倭患、保卫祖国的统一和安定立下了载入史册的显赫功勋。后来明王朝立“子孙永享”牌坊以“昭纪”。今天,牌坊依旧,老司城人还能从中找到荣耀。

据说,当时“土兵”抗倭,出征的时间是除夕前夜。因此,土家族就形成了提前一天过大年的习俗,并承袭到现在。

紫禁山也是历代土司的墓葬集中地,经勘察这里共计有墓葬109座,墓区有石人、石马、拜台、墓碑等。据全国专家组的考察认为,元代以来,全国土司总数有2000余家,永顺老司城是宣慰司级,保存最好,与周围的颗砂城、上河城、土司古道、石刻题记等文物点,共同构成土司时期的历史文化图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沿古栈道步行2公里左右,就到了老司城祖师殿。这座着1000多年历史的建筑群,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17年),明嘉靖年间重修。殿堂重重叠叠,依山势呈阶梯状往上,极其壮观。正殿34根大柱使用珍贵楠木,梁柱衔接浑然天成,无斧凿痕迹,是湘西颇具土家族特色的建筑群体。

守殿的老人说,当年修建北京的紫禁城时就大量使用了老司城山区的楠木,而且是由土司彭廷椿亲自督送到京的。

殿内有一口明代巨钟,黄褐色,据说这本是一口铜钟,文革期间有红卫兵要将这“四旧”烧掉,但钟由红变黄,就是不熔化,乡下人便说这钟通灵了,成金了,也成精了,红卫兵们怕了,不敢再动,于是钟保留下来。

文物保留了下来,一首歌谣也保留了下来:“土王坐在老司城,一统乾坤。修金殿,修午门,凉洞热洞自生成,土王散闷。内金殿,外罗城,四海都闻名。老司城中风水好,万马归朝……”

老司城,虽然格外的落寞,但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陈砖破瓦,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辉煌与沧桑。老司城,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王朝”的故都,在华夏历史长河中写就是一段绝无仅有的篇章。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教授多次实地考察后,称老司城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最独特最集中的民族古文化遗存,对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特殊价值。

老司城的辉煌远去了,但我觉得它会重回人们的记忆的。

附:老司城十八景

南乘天马过灵溪,偶遇渔翁撒网时。

云板仙人舟莫渡,石桥石鼓实难移。

参天玉笋堪图画,潘帽金花自古遗。

月夜朗溪窥白象,参森乔木隐青狮。

甘泉雅意温和嚷,龙洞钟灵瀑布奇。

铜柱秋风希范迹,若云书院翼南题。

羊峰毓秀将军立,心印高悬绝妙祠。

万马归朝名胜美,群峰拥翠世间稀。

秀屏公座年年在,福禄山前永坐基。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9735.html46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