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回到寻梦园-游藏攻略,趣闻游记 |
[游记]回到寻梦园-游藏攻略,趣闻游记 |
2007-12-05 tour-tibet.org |
1995年的4月,我没想到能在即将去海南的前一刻见到范春歌。 当我正拎着行囊准备前往机场时,她走进我的办公室,站在那里笑吟吟地说:“不认识了?”望着肤色白皙、微显福态的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是谁了。 “范春歌,”她轻轻地说,用双手做了个骑自行车的姿势。 原来是她。自1991年的冬天在武汉见面以后,这个有着巨大勇气和精神魅力的女人即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几年来,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她的书,向往着她传奇般的旅行和旅途的艰辛与无限风光,不住地向朋友描述着她的探险,她的美丽的文笔。 印象中的范春歌,是黝黑削瘦的面庞,戴着遮阳帽,头发束在脑后,穿着黑恤衫,牛仔裤,自行车上挂着水壶,驮着一个帆布包,她的脚下和身后是绿意茫茫的大草原,还有蓝天白云。这是一本书的封面。这本书是范春歌的旅行日志,记着她骑自行车纵贯中国南北的壮举。 范春歌生活在一个充满浓郁艺术氛围的家庭中,她的父亲是一位有着执着追求的画家,她本人则是《长江日报》和《武汉晚报》的记者。范春歌循规蹈矩地做着记者,享受着平凡生活日复一日的重复,等待着某个时刻——她一直希望的人生中的精彩的来临,一直等到她三十岁的那年。 那是1989年的夏季,范春歌从中越边境云南老山出发,经过幽深明丽的泸沽湖,越过云雾缠绕的二郎山,穿行游曳着群群耗牛的藏区草原,到了宁夏的沙漠,再到了中蒙边境的戈壁滩。其间的艰辛劳顿,全溶进那本叫做《梦中没有橄榄树》的书中了。 1991年底我在去西藏途中,途经武汉,在朋友的宿舍中见到《梦中没有橄榄树》,立即被那洗丽的文字及笔下迷人的风光吸引住了,忍不住便去报社拜访范春歌,在她拥挤的办公室中,谈她的旅行,也谈西藏。那时,她对西藏流出极大的向往。“真该去西藏,没有西藏的旅途不是真正的旅途。”范春歌说。 后来,我自武汉溯江而上前往重庆,船过三峡时,我在读她的书,船泊屈原王昭君的故乡时,我在读她的书。脉脉江水中,我循着她的文字,神游在风情万般的云南小镇,出没在白云低垂的藏边草原。在《梦中没有橄榄树》中,范春歌像一个游吟诗人,讲述着古老传说;也像一个浪迹天涯的画家,描述着所见所闻。坐对范春歌,看着两岸山居人家阑珊的灯火,听着稀疏的鞭炮声,我渡过了那一年的除夕。 字串5 再后来,当我看着雅鲁藏布江源头的清水时,当我站在漫山遍野全是杜鹃花的边陲小城亚东时,当我夜过唐古拉山走过雪原上垂悬着的硕大金黄的圆月时,我想,范春歌真该到西藏来。我给她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我感到的旅途中的西藏。 范春歌真的去了。1992年她赴西藏采访,拍摄了许多精美照片。西藏的山山水水感光在她的底片上,也感光在她的内心深处。 1994年,我分别从《光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看到了同样的消息:女记者范春歌骑自行车进行“中国陆疆大扫描”采访。 1995年3月,范春歌在武汉举办名为“回眸”的摄影作品展。 回眸一看,范春歌就像一只风筝,近时,你感觉到她的沉静;迎风而起,则带给你悠远与激越。 四年来这风筝始终在我的脑海中占据着一片引人入胜的风景,犹如夜空中一颗明亮的星,指引着一个让人热血沸腾、情不自禁的方向;也是一阵从遥远的地平线上涌来的音乐,呼唤着迷途、失意的人重振精神,去攀登人生的险峰,去创造生命极致的绚丽风光。范春歌就是这样一片风景,一但你看见了,就无法忘记 一别范春歌四年,她的书却常读,不仅是我,朋友们也爱读。一位朋友读完一遍后,还是趁我不在又将其借走了,只留下一张条,说是爱不释手,再看一次云云。 字串9 重逢范春歌,正是落花时节。我行色匆匆,却感觉到她的安祥。长途跋涉之后,她没有一丝的疲惫。也许是她一路徐来,看多了风景;莫非是走遍天涯的旅人找到了永久的归宿? “我要去西藏了,”范春歌平静地说,“是调到那儿工作,在《拉萨晚报》。” 这消息太突然,却一点不使人惊讶。西藏的魅力当然能折服范春歌,范春歌当然能理解西藏的魅力。 我不知道范春歌为何归依西藏,对她来说,永远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理由。也许仅仅是一时的感悟,也许是践诺一个久己许下的心愿,或者,为了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一个难以言明的诱惑。总之,她是想去那里。 那里起伏着裸露的、长着红锈的群山,山道有上衣衫蓝缕、信念坚强的磕长头者,劲风中飘扬着红红绿绿的经幡,经幡下是白粉黑边、压着白玛草的围墙,红瓦金顶、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寺院,人声沸杂的甜茶馆;晒太阳的人们悠然自得,看热闹的喇嘛神情专注,还有结着红头绳的剽悍的康巴人。这就是西藏,雪山下的异域风情,雍容间的民族繁衍,地球之颠的生命景观。多少年来,西藏以它的神奇,吸引了无数的人,范春歌便是其中之一。 范春歌无疑是个浪漫的人。对浪漫的人来说,西藏有着未被征服的土地,面对那里的莽山古原,你能发现生命之花在这里开放得极其顽强。 字串1 也许范春歌是柔情万端的女人,似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西藏便是一座刚毅、仁厚的山,没有花花草草的点缀,却有万年磐石的坚韧,他聆听你的满腹心事。 对一个不愿屈服于生活的慵懒、生命之河中迸溅着浪花的人来说,西藏催你奋发,让你血脉贲张。在这里,人与自然作着生与来的斗争,对生活也有着理所应当的享受。西藏可以考验意志的强弱,探究人性的极致。 对一个渴望享受坚实与宁静的人,西藏便是岁月的壁画:晨烟缓缓升起,转经筒咿呀作响,经幡腊腊有声,酥油茶香味袭人。背靠千年往事,你承受着高原的阳光。 对愿意安伏在神的昭示之下的人,冈底斯山足以容纳来自各方的虔诚。“冈仁波钦”是藏人对这座神山的敬称和畏称。在山下,人们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坦露自己毕生的向往--想想看,在其它什么地方,你有如此的虔诚么?! |
转自:http://www.tour-tibet.org/guide/tourist/journey/20071018/663.html3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