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封寺地处南岳最高峰-----祝融峰侧,古代系道家宫观,曾名“光天观”,“司天霍王庙”,“第二十二光天坛福地”。几经沧桑。直至南朝陈光大初,南岳佛教开山祖师慧思和尚在此建阁,作徒众听法之所。隋大业间(605---618)正式改为佛寺,并由炀帝赐“上封寺”额,沿袭至今。 上封寺名僧辈出,并与历代朝廷显宦广结善缘。唐末著名诗僧齐已曾住此。北宋大德佛心、善果先后住持本寺,大学者朱熹、张栻、胡宏、明代状元罗洪先均在此留有诗篇。清康熙年中(1662---1722)湖南巡抚周召南邀请名僧异目为本寺方丈,异目在此著有《上封寺志》行世。同治间(1862---1874),两江总督曾国荃捐白银二万两修缮寺宇。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衡山秀才向道隆与寺僧心印在此起兵抗清。清末著名诗僧敬安(八指头陀)曾住持本寺。民国二十一年(1932)宝生和尚应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之请住持本寺。1939年抗日时期宝生与寺僧演文、巨赞开办“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同时,蒋介石曾游本寺,并捐银三千元及棉衣150件以结善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寺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单位。 上封寺地处高寒山区,全部石墙铁瓦.山门下有花岗石牌坊,坊额用汉白玉刻“上封寺”三字,两旁石刻联曰:“南国记帡幪,江汉侨民齐景仰;岳神隆望祀,西天古佛共馨香。”上至山门,为半圆形花岗石石墙,上有汉白玉“刺建上封寺”门额一方。山门内循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说法堂,祖堂,方丈。两侧为僧寮,库房。香积厨。 上封寺海拔1000多公尺,置身其间,有如天上宫阙。寺侧有雷池,每年惊蛰,风雨骤至,雷声盘绕其中,蜕化落壳。羽化池之名,由此而来。fff">  胖驴不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