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衡山游 |
[游记]衡山游 |
2008-06-27 sina.com.cn |
衡山游 2007-02-12 11:02:46 大中小 衡山游 从衡山回来几天后,思绪才渐渐落定。记得七年前登长城,深受震撼,只是那时年幼,笔力不够,所以游记在两年后才得以完成。五月四号和室友思思衡山两日游,跟旅游团的。 上午十一点到达旅馆,吃了午饭,歇息了一会儿,就去游览南岳大庙。那里距离我们下榻之地很近。庙宇和古建筑群的布局类似于故宫,中轴左右对称。中间是九进高大的建筑,东有八观,西有八寺。这里儒道融会,左边清一色是道的天下,右边全是佛的世界。 天气半晴半阴,有些郁热,天空飘浮着云朵。左边仁寿宫,三清宫,斗姥殿,圭星阁,老君殿等,供奉各路神仙,如老子,福、禄、寿三仙,送子娘娘,财神,吕洞宾,太上老君,药王孙思邈等道家一路的仙人。 《西游记》里的神仙好多是道教人物。人们都以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道教的最高领袖,实际不是。道教的最高人物应该是“三清”,即华阳真人,太上老君 大庙游人如汹涌的潮流,许多人都抱着金色纸包装的香火。跪拜的多是老年人和中年人,很虔诚的神色,满腔的悲苦和沧桑刹那间都写在面孔上。在药王孙思邈跟前跪拜的很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松开拐杖,颤巍巍地双膝跪倒,口中念念有词,两只枯井般的眼睛暗淡无光。忽然,内心深处生出了不可言状的恐惧,对“老”的恐惧。我一路跪过去,一般每个神像前只拜一拜,或只是跪下来,没拜;即使叩拜也只是浅浅弯腰。匆匆瞻仰了众位神仙的容貌。思思还比我虔诚些,每个必拜,还必磕三个头。年轻人的心境必定和老人不同,没有那么庄重。 神像旁边的香案后都会坐着一个道士或道姑,无论男女头顶都绾着高髻,穿着黑色的道袍。他们惯看往来的香客,木然地半闭着眼睛,偶然敲一下小钟鼎。 看人潮进出汹涌,烟雾重重地弥散在半空,紫烟青灰飘飞,……耳畔钟鼓不绝,无数诵经的声音连绵不断,却又听不真切,仿佛无数的呻吟声,……那些虔诚的,悲苦的,木然的面孔都“蒙太奇”般的叠印在上面……一刹那间,我觉得所处的时空不真实了,虚幻了。顿时感到天地寂寞,日月无聊。一切都是人生的幻相。 老子深奥,庄子浪漫,道家的思想很是玄妙,它原不是用来参拜的,而是用来领悟的。道家讲求“无为”,“清静无为”,佛家讲求“舍”,该舍就得舍,那么参拜者汲汲求取功名,富贵,长命,不是舍弃,而是攫取,是不是有所违背呢?我看拜财神的比拜老子的多! 右边是有佛园,观音阁,如来阁等。范大成《题药偏》:“合成四大非本真,便有千般病染身。地火水风都散后,不知染病是何人?”。心如古井,波澜不兴。淡泊随缘,与世无争,这是佛告诫我们的。据说,释迦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观音和释迦牟尼都金身正坐,低眉顺目,似乎都没正眼看过对他们顶礼膜拜的人。可是岁岁年年的,他们一定在内心默默地看遍了众生之相了吧? 我们游览了两边的宫观,才来到正中央。正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十七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七丈有余。殿内外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殿中供奉着南岳大帝,即 苍翠的古树偏斜着枝干,蜷曲着枝条。伴着惊心动魄的钟鼓声,钟鼓楼旁边的大坪上烧起了熊熊的大火,跳荡的火焰冒着浓浓的青烟。众人把怀中的香火连金黄的包装一齐投入火焰中。从火焰中飞出的灰烬像灰黑的蝴蝶。 中央的奎星阁是最高的去处。我拾级而上,低头望着步步上移的脚步,心中默念的是“以上高楼万里愁”。西望南岳,东望大庙,似有无限风光。衡山山尖云遮雾绕,清明浩荡,与西天的云层相接。夕阳的余晖落照在半山腰上,一片裸露的岩崖呈现出金黄色。 “君子登高必赋”,此时我却鲠住了。清风徐来,飞扬的檐角的铜铃叮咚作响,不急不徐,声声回荡在心上,那是历史宠辱不惊的声音。 五点时,天空阴郁下来。我们出了大庙,打算去小镇逛逛。衡山脚下是个小城镇,楼不高,路不宽,人烟稀少,估计旅游的人都能占相当一部分。路边的小店几乎都是土菜馆和卖香火和工艺品的店铺。店里的生意冷清,主人总是热情地招揽行人。这里的工艺品没什么特色,我只买了一只龙舟似的铜制油灯,因为我想试试这盏灯能不能点着,反正老板说什么油都能点着。觉得整个城镇都雾蒙蒙的,空气里弥散这香火味儿。这个小镇完全是衡山与大庙的附属品。 吃过饭,立刻上床。我是睡着了,思思说她几乎没睡着,她说我倒是挺能随遇而安的。我们这一队人马凌晨一点半开始爬山,因为要到观日台看日出。我们顺着车道走,没想到会这么黑,只有个别人带了手电,我和思思尾随在一对有手电的情侣后面借光。当初,我要选择尾随这对情侣,自有我的打算。那些“单身汉”们,看起来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我俩跟定跟不上。跟着一群女生太麻烦,太喧闹。跟着情侣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这对情侣竟然不中途没休息过一次,我们也只好紧跟着。真是失算了! 天好像没有放晴,不像一个刚从这里回去的同学说得那样,天空的星星格外亮。手电的灯光微弱,只能照见很小的空间,其他都是漆黑一片。偶然传来凄厉的鸣叫划破长空,不知识夜鸟还是兽类。我心存畏惧,生怕他们会突然窜至面前,而我卒不及防。手电的光会找到道旁的古树,曲斜着身子,树干都烂空了,看到了深黑的虫蠹和苔藓,么不是李贺笔下的树精木魅吧。我毛骨悚然。我在夜晚看见较为放大的事物会胆寒。 走上坡路真累人,每多久就乏力了。不住地流汗,喝水。思思抱怨,旅游就是花钱找罪受!我们一路上都在算计着还有多少路程才能到半山亭。因为导游告诉我们到了半山亭可以乘车到南天门,然后继续走到观日台。沿途有零星的房屋透出柔和的光亮。能隐约看见青黑的夜空下的黑黢黢的山脊。过桥时只能听到下面湍急的流水声,感到一失足就会葬身深谷或急流。 好不容易挨到了半山亭,我们连忙钻进一辆车,感到无比惬意。山道陡坡多,转弯急。车辆不但开得不慢,而且接连急转弯,好多次眼看车子都要冲向悬崖了,它又沿边转过来。一车游客都在惊叫。那个司机还中路停车叫其他又可上来。车门一开,满车的人都在抗议:“别再拉人了,都超载了,……一车人的生命呢!”那司机大吼道:“吵什么!上!”所有的人都不吱声了,没想到这个司机这么厉害。 一二十分钟后到达南天门。一下车,简直是另外一个世界。骤然变得很冷,风很大,大雾弥漫。估计草船借箭的垂江大雾也不过如此吧。我们加了长袖还是很冷,于是就去租军大衣。游客们蜂抢军大衣,我们拿到了最后一件,只好两人穿一件,一人穿一只袖子,把书包挎在肚子上。一件大衣包裹两个身躯,我们动弹不得了。我们随着人群顶着寒风和浓雾艰难地前行。大风吹得雾水四处流窜,吹得林木剧烈地摇摆。思维除了浓雾几乎看不见什么。地面像下雨一样湿,我们头发身上也是湿淋淋的。别提有多狼狈了。后来思思说两人穿一件实在太难受,于是把它撂给我了,我只好拖着沉重的军大衣前进。 阴风怒号,浓雾弥漫,好像身在阴间。我们这群艰难跋涉的朝圣者好像是走向阴曹地府的落魄的鬼魂。 终于到来望日台,这里的风更加猛烈。我小心翼翼地踏上石阶,感觉将要被大风吹下万丈悬崖。开摩托车的人告诉我们,今天天气恶劣,祝融峰不能登,那里很危险。一大群人都默默绕过一座寺庙到望日台上找好位置坐下。我说:“我都怀疑今天能不能看到日出,这种天气,好像是阴天。……难道到五六点钟大雾会消散?”思思扯了我一把,说:“在这里好好等着呗,大家都没作声,看就你在这里叫嚣!”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be5a1010008hl.html3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