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10:00多,我们到了南岳牌楼下。 五岳之首的泰山我是到过的,这次来感受南岳衡山的文化。 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们,南岳有二座庙,山顶的圣帝庙和山下的大庙,都是非常灵验的,要去拜一拜,告诉神灵我们来了,求个平安。于是带我们去请佛香。 南岳的香每份八大种,保自己和家人各路平安,挺复杂。我们入乡随俗,根据朋友的意见选了中等的香火,请店老板帮我们一包包封好,每个人二大包,想神灵见了这么多礼物也会开怀吧。 朋友开了三菱吉普,一路盘旋上山。山路很难走,经常拐几近直角的大弯,坡度倾斜得惊人,崎岖狭窄,会车的时候犹为惊心动魄,望不到脚下的路,只感到仿佛车已悬在半空,心好似要从胸口蹦出来,一直咚咚地跳。 没到半山腰已经开始下雾,春季往住多雾。雾中行车更加困难。我们每个人都捏着一把冷汗,大气也不敢出,可仍然要强打精神讲些笑话逗大家一乐,否则司机过于紧张车子更容易失控。 快到祝融峰时,车不给开上去了。于是我们徒步往山上走。先到了敬香火的地方。很多人在争相将手里一捧捧的香火送到香炉里去。这时,雾越来越大,又湿又厚,我们的头发、衣服都被打湿了, 所谓香炉,其实是一座红砖砌的小房子。因为香火中有炮竹,为避免伤人,需将香火从墙上开的小窗口中送进香炉里。香炉里是不熄的香火,接连不断地传出噼啪声,周围硝烟迷漫,香烟缭绕,真有仙境的味道。 朋友在没上来之前已经告诉我们,香炉中的噼啪声是圣帝庙的神灵接受了敬拜的声音,在神灵的地方不要喧哗,要满怀虔诚地祈福。 他们还说,来这里朝拜的人很多,据说相当灵验。南岳的神保的是远方的平安,佑的是远方的福。 敬完香火,一路拾级而上,进大殿跪拜求福。一共有多少神要拜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自己从未试过这么认真,见到有人拜的地方都跟着拜下去,闭着眼睛口里念念有辞,煞有介事的样子。直跪得膝盖发麻,腰酸背疼。 在财神面前拜完顺道求了一签。拿给人批,批的是上上,签上写着,“出门求财大有财,体劳是念便归回。迟慢过旬方得见,满门人眷笑颜开。”尽管我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含意,也知道是柱好签,一高兴,又捐了香火钱。大师便递了一串佛珠和一包佛茶给我。佛珠是开了光的,保平安财运。朋友说你可以戴上它也可以放在家,是很灵的。而且如果你许了愿,达成了还要回来还愿。我点着头,并不很懂。但看到几个朋友都一脸严肃,郑重其事的样子,实在不好意思问太多。自叹对佛教了解得太少。 从圣帝庙出来,雾散了一些。大雾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看来今天是看不到什么风景了。 时近正午,我们重新坐上车下山。下山比上山更险峻,刺耳的刹车声时刻在耳边响起,几乎没停过。甫到山下,驾车的朋友告诉我们说,刹车踏板已经发烫了,而我们也闻到阵阵焦糊味飘出来,真是刺激。 山下下起了雨,开始是淅淅沥沥地几点,后来越下越大,竟在平静的街道上溅起了水花。我们匆匆吃过午饭,又到山下大庙拜过。雨仍然下个不停。为了表示我们的虔诚,在雨地里照样跪着拜。结果牛仔裤湿了一大截,膝盖亦红肿起来。 在我们近十个人在街头照完合影后,要与几个朋友说再见了。他们都是专程赶来陪我们的。下午,我们的计划是到当地驻军连队参观,因为朋友中有人曾在那里战斗过几个春秋。挖过土,担过泥,种过桔树,还偷过人家的鸡,十七、八岁时的调皮经历令人忍俊不禁。 当年的军营已经变了模样,现代化的高楼代替了简陋的营房。曾经的荒山野岭,如今成了园林式单位,绿树成荫,鲜花满园。 雨中的桔树林显得茂密,葱郁。晶莹的水珠轻轻滑过翠绿的枝叶,溅在肥沃的土地上,溅在我们的眼里,心里。 连队有自己的温室,培育各种绿色植物的幼苗。待它们成长得差不多时便移植到院子里,给生机盎然的军营大院增添一抹新绿。 任何一个角落对于我们都是新鲜的,甚至连部队的厨房我们也想去看看。 循着阵阵的饭菜香,我们冲进人家正在紧张运作的饭堂。几个年轻的小兵被突然闯进来的七八个人吓坏了,不知如何是好,愣愣地站在地下发懵。我们则兴奋莫名,拎起案板上的菜刀、饭盆嚷嚷着要照相,看着人家刚刚出锅、喷香的炒菜垂涎,在厨房有限的空间里四处转悠。 果然,一个朋友找到一扇通往后院的门,打开后还有一间小小的房间,是人家的仓库。他兴奋地告诉我们,当年这是他们的宿舍。他和另外几个战友就住在这里,他一边说一边跟我们比划当时床铺是怎么摆的,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没想到在这里还能找到10年前的影子,可真是不虚此行。 又要启程了,在每一个地方都有难以割舍的友情,难以忘怀的朋友。这一路走来,帮助我们,照顾我们,在旅途上留下彼此尽情的欢笑和美好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