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独行川西北散记(二)大邑安仁刘氏庄院(上)

[游记]独行川西北散记(二)大邑安仁刘氏庄院(上)

2008-05-22    sina.com.cn

一、 大邑安仁镇

景点:大邑刘氏庄园

门票价格:套票RMB50元/人。

导游费:50元起价。

交通:成都金沙客运中心有车直达安仁。

成都的网友曾告诉我在成都火车北站有直接去安仁的旅游车,但我在火车站周围找了一圈都未见车的踪迹,经向协管员咨询才知道必须到金沙客运中心才能坐到发往大邑、安仁的车,这倒是与我原来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是匹配的。

经由协管员指点,我登上了从火车站发往金沙的401路公交车。我的计划书中这段交通应该是由公交69、52 路来完成的,但成都在修地铁,公交线路临时有所变化也是情理中事。401路公交就象以前南京的中巴车,有乘务员在车下吆喝招呼,先说是上车一元,但到开车售票时又变成了每人两元,理由是车走高架路中间不停。有几个成都当地人抗议了几句也不顶事,好在车确实一站没停且直接进了金沙客运中心站区。

成都到安仁的车票是人民币13元。我所走过的城市中,大城市一般不强搭售保险票,这大概是在窗口地区区分城市大小、城市管理优劣的简易标尺。

安仁是中国近代史上风云人物刘文辉、刘湘叔侄的诞生地,现今还留存着一座《大邑刘氏庄园》。

车到安仁镇已经是中午11点左右。从车站出来往右拐大概走100米就是刘氏庄园的老公馆即刘文彩公馆的所在。

老公馆前有一片掩映于树丛中的开阔地,说它是广场也没什么大错,水泥铺就的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专人随时清理着自然和行人产生的垃圾。从广场的规模上不难想象文革当年泥塑《收租院》红遍全国时此地车水马龙、前来参观的人群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场景。不过此时却是门可罗雀,偌大的广场上三三两两地停着几辆小车,大巴基本绝迹,也许这里没有淡出所有中国人民的记忆但似乎已被旅行社彻底遗忘,实在看不出这里象旅游胜地,据说是因为门票价格过高的缘故。

庄园的门头可能是最具四川特色的(图一)。尽管刘家是徽州人的后代,入乡随俗使得这里的建筑徽派特色荡然无存。在绿树翠竹掩映中,整个庄园高墙矗立、雕梁画栋、气派华丽,而金碧辉煌的珍宝馆更让人领略到军阀的暴发式掠夺及其权威、尊贵、奢靡、专横和残暴。不过据刘文彩二公子回忆,里面的陈设还是有部分与历史不符,比如那张金碧辉煌的龙床就不是当年的用品。

刘文彩虽然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土老冒”,但人一富身边聚拢的能人也多,耳渲目染中主人的审美能力也会有较大提高。在老公馆的花园中行游,“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大概是会油然而生的。但见曲径通幽、步移景易,盆景林木参差其间,驻足于斯便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之趣。配合那嵌着西洋玻璃的花窗,那景色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在柳暗花明中透出与苏州园林相仿佛的灵性(图二)。

最吸引我眼球的应该是老公馆中陈列的泥塑《收租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下列网页看《收租院》的全部照片:http://cn.cl2000.com/feature/venice/venice1_00.shtml,这是我最近找到的。)

经过一段迷宫般的穿梭后便来到了《收租院》的陈列处。

说起泥塑《收租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它可是大大的有名,用“名噪全国”来形容绝对不为过。文革期间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西安、南京、南通、杭州、太原、沈阳等城市都展出过《收租院》复制品,连小学的语文课本上也有用《收租院》中解说词写成的课文。在那个时代,泥塑《收租院》是唯一能与八个样板戏平分秋色的中国当代文艺作品。不用说《收租院》和它的主人刘文彩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笑蜀在他的著作《刘文彩真相》中这样写道:“创作《收租院》的本意是为了服务于当时的政治路线,它的功能因此主要是政治的,而不是艺术的美学的……对《收租院》态度如何,在文革前夜那种特定的政治氛围下,已经不是一个个人爱好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阶级立场问题,一个大是大非问题……领导人对《收租院》的表态成了赞歌大联唱,大赛唱。《收租院》就在大联唱、大赛唱不断高涨的声浪中冉冉上升,直逼云霄,成了中国文艺界的霸主。”“随着《收租院》在中国文艺界霸主地位的确立,《收租院》主角刘文彩的‘中国几千年地主阶级总典型’的身份也得到正式确定,历史上的皇帝只能做他们所在的那个朝代地主阶级政治上的总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头号不共戴天之敌蒋介石也不过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治上的总代表,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偏远的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一个土老冒,却以压倒历代枭雄,雄踞中国三千年罪魁祸首。”而在当年我们这些成人们儿童们从没有怀疑过泥塑《收租院》的历史真实性,我们甚至将整个地主阶级的成员都想象成象刘文彩那样凶恶残暴、吃人不吐骨头的大恶霸,必欲除之而后快。直到2004年我在新华书店的特价书堆里找到了《刘文彩真相》,才发现当年我们竟然全给“大忽悠”了。尽管我无意为刘文彩翻案,但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没权力颠倒黑白随心所欲地去塑造一个人的形象以掩盖历史的真相。

现在的陈列中基本上已经把违背历史史实的东西拿掉或改正了过来,比如当年特别轰动的水牢上的标识就已经更正为“鸦片库”,撇掉了不少“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内涵,凸现出其本身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e10a0010006lr.html62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