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肤曾为胭脂染,尽日临风笑展颜. 莫是东君嫌淡素,一花双色为那般. 我在此也有两句,到后来在青龙溪逢水凑足一首. 既是小天台,气势自然比真天台略逊一筹,可是从小天台再下一层,却有着独一无二的美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赏傲然花,须下一层楼. 小天台是建在一道悬崖之上,悬崖的峭壁上,在灰色,了无生气的碎石间, 傲然生长着一朵朵,特鲜红,特娇艳的鲜花.借用一下名句就是---在一片荒芜中,偶然见到一丝生气,真愈觉娇妍. 生来命多(jie第二声,即苦难), 悬峭苦寒中. 东风无意抚, 一笑傲(自)然红. 花开如此,人生何不如此.当时心中未能通达,言辞必不能达意,只不断鼓动团友 “人既来之,景必全之;有花坚强如许,不可不观”.这时一对情侣走了下去,不仅此地,在后来还有许多人节省一步的地方,总能看到他们.特别是在待会攀登天台时,他们的速度与体力更是令人赞服. 天台, 天台山景区得名之处,又称“中南第一险”,传说可直达天宫东门,与群仙共舞.这里没有护拦,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没有后门,没有捷径,考验的就是每个人的体力和毅力.登上以后,感觉连绵群峰直如一片绿色,广袤的大平原.天下似乎尽在掌控.此次莽山之游,此处当为最舒展,最豪放之景致.慷然写下: 多少男儿学娇喘,巾帼女子越须眉. 银牙咬碎攀天险,二万五千上天梯. 登顶苍天降白马,一览群峰可扬鞭. 中南第一险真正险处,不在上天台,而在于下. 上天台时尽是大理石阶,稳定又安全.下时有一段路是在大石上开凿的台阶, 台阶不深,在圆滑处,有碎石处,极易动摇重心,兼之周围又无护拦,旁边又非可阻下落的灌木丛,而是一滚到底的高山草甸.在这里,若出点事,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我下时,身体重心是向后倾的,侧着身子,右手随时准备往地上趴下.险,巨险.不知下次去情况是否会有改善.在如此危险境地,有一位团友左脚小腿发生抽筋,在经过短暂的按摩和休息,在危险处,大家互相搀一搀,走到千年树龟处,就算比较安全了.这时,我们已经远远地落在了大队的后头,不过好在男导游颇有几分责任心,介绍景点也算是不遗余力,当不致遗失景点太多吧. 首先我们看到这个千年树龟,是在一棵大树上,离地面约200mm的地方,乍看非常像一只乌龟,围绕着它的整体形态,比例,角度,树疤….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只有我们杨领导二话不说,围着此景狂拍,只看得我说”要有DV”! 一番讨论后,我们来到”伟人会观音”处,莽山旅游指南上,有许多景点,但很多是普通的,牵强的,无甚意味的,按导游解释就是说”三分相像,七分想象”但是在这里,我们的伟人坐在那宽大的沙发上,抬头,昂胸,一股子自信,豪气,和霸气,非常逼真.或许正是这次会面,无产阶级的无神论者,说了那句”信者有,不信者无嘛!”此话不知挽救了多少文化遗产? 这观音,应该是天上的总理吧!哪家人没小孩生找他;哪家小孩调皮捣蛋又找他;哪家师徒关系发生矛盾又找他;哪家的果树倒了还找他;有时战斗胜佛打不赢了,他又得自个儿上前线;有时他也搞搞地下工作,让大圣打入妖魔内部,最终取得战斗的胜利;最精彩的就是他在公关,外交方面的成就,许多事情至今还, 影响着我们, 影响着世界!总之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您永存于天地之间, 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山水之游除追求心灵的舒适与愉悦外,更多的是要挖掘出文化的内涵,人生的感悟,给人生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坚定的信念与原则.莽山游,第一景致当属”观音会伟人”. 继续下山,虽未见到上古神兵“金鞭神柱”但捉到一只“铁甲千足”因人惊异,观而捕之:长约120mm,直径约10mm,体呈圆柱,型似蜈蚣,下有千足,身有护体环甲,触之即卷缩成团,本以为奇货可居,谁知老司机只一眼:平平而已,待诸团友一一阅毕,放归山林.天台之游,至此告终. 回到酒店,略洗把脸,开饭,仍是辣字当头,无可多言.倒是两位人物值得一提.一位是美女,看起来应不至于太小,但总让我想起一个四岁的小姑娘蹑着个小拖鞋,的的答答,的的答答….一路跑开.明日在鬼子寨瀑布时相当活跃,是一碰着点水就灿烂的人物;另一位就是壮汉邓斌,由于中午感觉他酒兴未尽,故倡议本圈的朋友与其轮番对饮,既能满足他的酒瘾,来个方天赤兔战群雄之爽快,我们酒浅的也可少喝一些,更重要的是要维持现场气氛的浓烈.可是多言多失,所有矛头竟直指向我,两下我就头疼脸热了.本人与酒甚是缘浅,看惯过诸般丑态,平生最喜诗句“酒醒,今宵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可是通常被人演绎成”酒醒,被人抬回宿舍里,满地狼籍,不知谁值日?”何况还有许多什么武松附体,驱车入塘等高科技动作,所以暗定原则”绝不过量”.不过每每有扫兴之感,看来此原则须要有点儿修饰.局内一直以友直友谅二句不断解释,以免误我相交不诚,有弄虚作假之嫌,一番坦腹,饭后愈加亲近.晚上活动时他唱刘德华,我唱张国荣,间中合唱《我的老班长》然后再看看活动-”抢凳子”再与宜章其他团友合唱一首,最后大家疯狂地跳起Disko…..快乐总是如此地短暂,结束后,我们散散步,聊聊天,他说”宵夜吧”,我说”刚吃饭,糖水吧”,谁知竟然没有,”那就甜筒吧!”异口同声.于是我们仿佛那十龄之年少,咬着个甜筒慢慢踱回宿舍.故事才刚刚开始,回到来恰好有一舍命陪君子的主吵吵着也要甜筒,好嘛,那咱们就再出去呗.于是我把舍友叫上,大家各自招兵,很快一支七,八人的小队伍凑起出发,青年人相聚何其之易也.只不过出到去,又成了黄汤之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