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百城烟水三山之行之沩山(转)

[游记]百城烟水三山之行之沩山(转)

2007-08-04    baidu.com

2003年4月11日阴星期五三月初十日

上午八时,举行迎请明禅法师进院、升座仪式。场面浩大,佛声不断,信众云集。
在诸山长老里,除了佛源和尚以外,还有来自香港的愿烱法师、深圳的德真法师、南岳的大岳法师等。
中午,上供后,有八位居士设如意大斋供僧。
下午,坐车离开益阳,往宁乡,转巷子口,再去沩山密印寺。
从巷子口坐车爬山,经过“九折仑”盘旋而上,一路骑碾山脊,松杉夹道。间有桎木花开,白得耀眼;杜鹃花,映得山红。到达山顶,则浓雾极重,山风紧逼。穿过“三关门”,终于看见了沩山。来到沩山,就是为了密印寺。密印寺是中国佛教著名的禅宗寺院,是南禅五大派之沩仰宗发祥地。现存湖南省著名八大佛教丛林之一。
车到密印寺门口停下。下车后,抬头一望,逼目是门口的一则简短的对联:“发雨来衡岳;宗风启仰山”。门楣上是“十方密印寺”的竖题。两边是“禅心”、“祖意”。
走进密印寺,便见空阔的草坪上,凌乱地堆放着一些石磴、石桌、石柱、石坂。在中间前面,则是著名的“万佛殿”,是密印主的主体建筑,也是全寺的中心。始建于清顺治十二年,由临济宗高僧慧山超海兴建。大殿系民国22年(1933)重修,为砖木石混合结构,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高27米。正脊饰蟠龙吐珠等泥塑浮雕图案,中置宝顶,两端为鳌鱼鸱尾。大殿正面有石金桂8根,其他三面石檐柱18根,均为白色花岗石所制;四周为走廊,庄严肃重,气度大方。殿前有珠红槅门三排18扇,上雕以花卉禽兽图案。迈入槅门,正面即为三尊大佛像,通体箔金,辉煌耀目。正中是释伽牟尼像,高10多米,端坐于金莲座上,手持宝塔,仪态端庄。殿壁四面,全部以塑有佛像的陶砖排砌,全部箔金,共12182块,形态逼真,情仪各异,金碧辉煌,给人以庄严感和神秘感,为我国佛寺所仅见。
到客堂挂单后,便往电脑室与明超见面,述说别后情景。刚才挂单登记的知客,便是他的四弟,法名净窨。晚上,在电脑室看他做的密印寺的网站。

4月12日雨星期六三月十一日
密印寺位于湖南宁乡县西,距县城80多公里。周围名胜古迹很多。如现今寺内的美女笕、油盐石.及寺院附近的回心桥、接龙桥、来木井、仙人献宝、龙王井、芦花水、镜子石、白果含檀等,后人称之为"沩山十景"。唐宰相裴休之墓也距此不远。
据清光绪《敕修密印三修宗谱》等记载:灵佑禅师唐贞元十七年(801)入沩,至宪宗元和二年(807)得丘玄素相助开建,文宗太和二年(823)奉赐“真应寺”(清时名三塔寺),住僧多达千余人。
至大中二年(848)复建寺宇,得前宰相裴休返祖世住。捐赠僧田,大中三年奏封“密印寺”,大兴恢建。十年后又请赐“同庆寺”,作为灵佑祖师退居之所,即今祖师塔所在地。大中七年(852),灵佑寂,世寿八十三岁。建塔于同庆寺侧,谥号大圆禅师,塔名“清净”。雍正十一年,加封灵觉禅师。灵佑弟子很多,最有名的是仰山慧寂,他弘发了灵佑的教义,开创了南禅的第一个宗派沩仰宗。
“密印”一词,虽常见于密宗教典,为标示诸佛菩萨本誓的特殊姿势或手势。但在禅宗来说,并非此意。禅宗所谓密印,乃是禅门师师密付,以心传心的心印。不是思维语言所能触及,无所表示,故云“密”;师徒之间以所证所悟印证认可,故曰“印”。
密印寺在唐时就有十分宏丽的规模。从前往后,依傍山势,寺院中轴线上有山门、寒山殿、万佛殿、警策殿(选佛场)、孔雀殿。两侧则有偏殿、配殿、藏经阁等建筑。关于此寺的建造,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神奇的故事。"沩山十景"的由来,多与当年密印寺的修建有关。
密印寺在历史上有过四次大的废兴。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焚毁,空印法师重修;明洪武二年(1370)又被焚,彻当法师重修万佛殿;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第二次毁于火灾,直到清顺治十二年(1655)慧山超海禅师恢复之,慧山重建的万佛殿,高七丈,中供奉三尊大佛,其中一尊纯用檀木镂刻而成。殿内砖壁嵌有模制形态各异陶铸镀金佛像12182尊,殿后则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像。民国七年(1918)为张二元所焚,1922年:太虚大师住持密印寺,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宝牛法师募捐重修,寺院面积达9000多米。
1983年,湖南省政府将密印寺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1991年政府方面有过四、五次小范围修缮,古刹得以稍复旧貌。一九九三年密印寺归还佛教界,而一度成为尼众道场。至2000年,悟谨法师率两序大众接管恢复为大僧丛林,肩负起恢复祖庭的艰巨任务。

4月13日阴星期天三月十二日
上午,看徐荪铭编写的《湖南佛教史》。此书仅仅将长沙地区、常德地区和南岳一带的佛教作了一些说明,而对湖南其他地区的佛教,很少涉猎。对湘西的佛教,则是只字不提。作为一部湖南省的佛教历史书,这本书是失败的。就我在写《怀化佛教史》之前,我曾经跑遍了怀化地区,甚至在怀化以外的地方,也做了不少的收集整理资料的工作。就如我写的一篇论文中所说的一样。
《明末清初湘西佛教略考》
明末清初时,湘西、湘南佛教之振,多依临济宗密云系破山海明下的传人弘化。
据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卷六、《清初僧诤记》卷三述,后来被雍正皇帝毁灭了著作的三峰汉月法藏禅师,因与乃师天童密云圆悟意见相歧,遭密云排斥。汉月法藏之徒潭吉弘忍著《五宗救》,以维护乃师汉月法藏的《五宗原》,兼驳密云圆悟的《辟妄七书》。汉月法藏死后,密云圆悟著《辟妄七书》以批之。潭吉弘忍死后,密云圆悟复著《辟妄救略说》十卷,对汉月法藏、潭吉弘忍师徒一起清算。由此引起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僧诤。如天隐圆修亦著书批评汉月法藏。
与此同时,费隐通容、木陈道忞、浮石通贤等皆极力反对汉月法藏一系学说。住在四川的破山海明一系,自然也不可避免加入这场论争。同在四川四川的吹万广真禅师因同情汉月法藏,遂遭破山海明及其徒丈雪通醉、敏树如相的大肆攻歼。龙门山晖行涣亦参加此一热闹斗争。破山海明法嗣象牙性挺、燕居德申不参加此一闹剧,亦遭同门诟骂、攻击。故象牙性挺住闽南、燕居德申住湘南,各自开化,足未返蜀地一步。而山晖行涣犹不放过,邀集雷水石谷、敏树如相对燕居德申大肆征讨。在山晖行涣《圣开禅师语录·与雷水石谷禅师书》中对《云山燕居禅师语录》八卷大肆批驳,斥之为“杜撰数篇,纠弹诸方无文学”。燕居德申讽刺山晖行涣说:“此必教人学上堂语,然后为禅者”。由此僧诤不断,直至雍正下令止。
在此僧诤过程中,汉月法藏一系法孙有卓锡湘西常德者,破山海明法嗣法孙有开化湘西辰州、沅州、靖州者,且卓有成效。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张表单中看出来。

湘西辰、沅、靖天童密云圆悟下源流

|--澹竹行密-----自彻发琛-----宇朋
| (住洪江嵩云山)
| |--师林真育-----道南光勋
| |(住沅州马脑山)
|--灵隐印文--|--密印真传-----如玮(住黔阳安江胜觉禅寺)
|(住洪江回龙寺)(住黔阳胜觉寺)
| |--大谷雪超(住沅州景星寺)
| |
|--莲月印正--|--悦可道严-----圣义光宣(住沅陵龙泉寺)
| (住沅陵龙泉寺)
| |--天隐道崇-----古源海鉴(住黔阳龙标山)
| | 
| | |--端圆(住沅州报恩寺)
| | |
破山海明-|--敏树如相--|--天壁道拙--|--端云性昌----报恩湛如----见自明惟
| (住沅州) (住沅州报恩寺)(住沅州报恩寺)
| |--六润光杲(住沅陵)
|--颖秀真悟--|--大都光定(住沅陵)
| |--长明光炅(住沅陵)
| |--智鼎(住沅陵)
|
|--余山道瑞--|--渠山妙随-----大用(住黔阳天柱峰)

|--明月法鉻(住沅州景星寺)
弘觉道忞-----芥庵琛大-----行之显笃-----|--卓庵明闲(住沅州十方庵)
(沅州十方庵) |--德全明英(住沅州普济寺)

湘西的辰州、沅州、靖州;湘南的武冈、宝庆之佛法衍传,破山海明下之灵隐印文师徒及燕居德申师徒功不可没。如灵隐印文先于辰州二酉洞追随象牙性梃习禅,后弘法靖州会同洪江回龙禅院;其徒密印真传弘法沅州黔阳安江胜觉禅寺、灵隐印文徒师林发育弘法沅州马脑山马驹苑法光寺。古源海鉴多次参学于灵隐印文,亦弘法沅州黔阳龙标山普明禅寺。破山海明下之澹竹行密法嗣自彻发琛弘法靖州会同洪江嵩云山大兴禅寺;破山海明下之颖秀真悟的法嗣则多在沅陵弘法;至于燕居德申在武冈云山胜力寺大施棒喝,门下龙象辈出,分支衍派遍及湘南各地,大有“马踏天下人”之势。
灵隐印文禅师,四川梁平人,俗姓王。幼年随象牙性梃在沅陵二酉洞习禅,做侍者。后来往四川参访破山海明得法,先后开法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各地。著有《灵隐文禅师语录》三卷。第一卷是“上堂”法语;第二卷有“小参”、“法语”、“机缘”、“颂古”、“牧牛颂”;第三卷有“杂偈”、“杂著”。他对于旧体诗,有相当的造诣,风格清新,词句畅达。他在靖州会同洪江回龙禅院弘法时,僧俗亦多请他说法,并广事布施,当地人对他极为尊崇,受他影响极大。他以“解脱门广启,选佛场宏开。祖祖相传,佛佛授手,传此妙也”,启迪信众,随缘说法。
密印真传(1625--1678),叙州人,俗姓李。儿时不茹荤腥,不饮酒。二亲见背,观身世幻化,有出尘之志。诣观音洞出家。闻老僧参灵言教外别传之宗旨而归禅。二十三岁往鼎州德山乾明寺,依德山语嵩传裔座下圆具。
1648年住楚之沅州黔阳安江广福山胜觉禅寺,灵隐印文禅师来访,师迎入,礼拜毕,举问灵隐:“赵州指柏树,南泉指牡丹,未审和尚将什么为人”?灵隐便喝,师便倒地而卧。灵隐唤小沙弥扶起。沙弥至,师便起。绕灵隐一匝而出。灵隐为之应证,付其源流。后有人拈此因缘曰:“无根树子得活也”。一僧曰:“既是家里人,便话家里事”。
住会同洪江回龙禅院,结制上堂:“烟横渡口,自有来由;雪覆芦花,那堪朕兆。轰动地之晴雷,击翻滞岸;转迅风之机要,卷尽氛埃。锦云共散一轮雨,出於性天;绣气同消万法全,彰於慧海。钵里饭,桶里水,头头放光;有漏篱,无漏杓,物物现前。到这般田地,方知不动道场,遍十方界。夤缘不挂,体含太虚。千佛开口便错,万圣垂手即差。山僧然尔如是,大似虎口横身。葛藤且止,炉鞲新开。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情尽见除逃至化,珠回玉转乐升平。”著有《密印禅师语录》十二卷。
《密印禅师语录》凡十二卷。明末清初密印真传(1625~1678)撰。如暐等编。收于明藏中。十二卷之内容即:卷一至卷三为上堂语,卷四小参,卷五、卷六开示,卷七法语、牧牛颂、十无语颂,卷八机缘、勘辨、拈问代颂,卷九颂古,卷十山居、集诗、水居,卷十一杂偈、诸赞、真赞,卷十二杂偈、疏引、塔录。
在《新续高僧传·第五十七卷》记载,清潭州大沩山易庵明应(1628--1685),龙标蒋氏人。将诞之夕,母梦白象到门,惊寤而娩,紫胞裹体。父异之,因名象带。时在明毅宗崇祯元年戊辰。虽在髻齿,颇甘素茹。既终亲养,决志出家。
明永明王永历三年(时为清顺治六年)己丑,投武攸(武冈)莲花庵祝发。后诘大沩山同庆寺慧山超海圆具,执持左右,参“三不是”话有省,乃行脚吴越,遍诘尊宿。久之,觉真淳之气,终以沩阜为优,遂还本山不出。间检《传灯》,至云门章次,顿举平昔疑滞,涣释无余。从此精修孳孳,昕夕苒苒,寒暑十有五载。服勤既久,因受记莂,首众代讲。初开法朗州(常德)西禅寺,风行沅水、澧水流域。
清康熙庚戌(1670年),上湘乡白云山,古貌岩冷,略进枯株,提倡死心叟之为人,昭示来学,矩范一肃。甲寅(1674)年,更主龙山,别立堂奥,诸方颂之。丁巳(1677)岁,大沩虚席,寺众敦请,五让乃就。既至,百废俱举,宗风大振,声施愈远。已而白云性宗上人再请莅席。晚节卓然,策励门子,不少弛假道,誉益崇感。其邑宰及诸檀护,敬礼有加。殿宇楼廊,一革其故,号为“中兴”。方及落成,遽示微疾。封龛举火,俱自留偈。时康熙乙丑孟夏十六日也。年五十有八,腊三十有七。著有《语录》十二卷行世。初至白云,山鸣七日,卒符其兆。塔于白云山下。西宁陶太史之典为之铭焉。嗣法弟子曰要旨实辉、敬元实足、浮雪实正、天枢实铉、远目实敬,皆能瓒绍,不愧师承。
其他禅师多有著作,今不例举了。湘西佛教,自宋朝出了一位承先启后的方山文宝禅师后,代不乏人。而尤以明末清初为最盛。寺庵林立,僧尼云集。除了禅宗以外,还有华严、唯识、南山诸宗,都有僧尼在弘扬其法门。

下午,与明超一起,缘沩江(实在不能称之为江,仅仅一小溪耳)上行。至香严岩优波泉处玩。小溪幽邃,水清冽。溪边小树间有间无。横溪,有木板桥、石板桥、溪磴不等。两岸人家,疏疏落落。稻田苜蓿花,姹紫嫣红,与四周肃穆高山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一路互相述说沩山历史及禅宗公案。
南行五里,横溪而过,缘阡陌行。约半里许,到一山泉出口。未近,即闻风雷之声。及至,乃见一大一小两飞瀑,倾泻而下。大瀑斜飞,小瀑直落,皆白练。
明超曰:“瀑旁大石,即香严岩。瀑布落下之处,即优波泉也。当年香严禅师曾经在此打坐修禅。打坐石,即他打坐洞窟依然在”。
徐视四周,山石合围。奇石白瀑,相映成趣。兰草在幽潭中静静地绿着,任凭急水汩汩而依然如故。人立潭边,迴风猎猎,寒气逼人。长袍在风中飘然舒卷,心中惬意非常。
良久,离开优波泉,寻径往视上游。手攀峭石,袍犁荆棘。忽得一佳处,在二石夹峙之间。循涧上行,见一平缓水流,静穆悠然。两岸绿草茵茵,有四五大树等间排列。远视则山花献瑞,近闻则野果藏香。真乃“谁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矣。当即口占一律:
高山盆地沩山巅,灵祐演禅密印传。
慧寂仰宗弘法盛,智闲击竹礼师贤。
裴休护教湖湘北,齐已牧牛同庆边。
明应中兴荫远目,永光沩仰谱新篇。
静坐石上良久,沉浸在溪声山色中。想念唐代香严智闲禅师诸事。
将暮,方返回密印寺。
晚上,扫描一些照片。

4月14日晴星期一三月十三日
上午,与明超徒步往端山,探视裴休墓。
红日当空,衣厚,身体微热。沿小马路行,至端山脚,穿越农家禾堂后,便是山径了。
蹑足爬山,衣袍履树。坡极陡。
至裴休墓,只见一片荒凉岑寂。墓四周,残败。
坐墓前石上,沐浴日光,取暖。
与明超闲话裴休任湖南观察使时,对长沙、益阳、常德佛教事业的关心护持,譬如屡建寺宇、肃正禅风、矩范丛林、推介高僧等,都做了很大的努力。他与德山宣鉴、沩山灵祐等祖师的交谊、送子出家的佳话,历来为人所称道。
至午前,返密印寺,就午膳。
下午,扫描《嘉兴大藏经》中的《瑞岩方山宝禅师语录》、《灵隐文禅师语录》三卷、《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十二卷、《松岿善权禅师语录》、《浦峰长明禅师语录》和《浦峰海柱禅师语录》等一些怀化地区的禅师语录。有了这些资料,叫《怀化佛教史》和《怀化禅灯录》就容易许多了,心中大为快意。感觉窗外的月色分外的迷人。

转自:http://hi.baidu.com/xiangzikou/blog/item/82907ef4958c68d9f2d38592.html57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