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那时年月-兴隆山-沉默的老虎的网络日记本-老虎的日记 |
[游记]那时年月-兴隆山-沉默的老虎的网络日记本-老虎的日记 |
2007-08-02 |
今天一个偶然,得知以前的战友在网易上建立了一个公共邮箱,进去浏览了一下,虽然我认识的只有寥寥几人,可那些有限的几封信及照片,勾起了我藏在心底几十年的,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兴隆山的深深怀念。 69年3月,珍宝岛的硝烟刚刚散去,刚满18岁的我怀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从西安参军来到甘肃武威,一个月后又调防到位于甘肃榆中县的兴隆山。 兴隆山是甘肃省有名的风景胜地,红军长征时曾经过这里,抗日战争时期还停放过成吉思汗的灵柩,道观庙宇、历史古迹随处可寻。以前这儿是甘肃省工人疗养院,文革中被废弃。 那时部队刚组建,我们60人(男女各半)是单位招收的第一批兵。训练队在山根下,女兵住在山下一栋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里,据讲,这楼是专为蒋介石建造的别墅,究竟老蒋用没用过不得而知。男兵宿舍和教室设在半山腰的一座道观里,我们每天都要沿着小路拾阶而上,气喘吁吁地爬山去训练。 早上出操,经常是两队人马跑在山下的公路上,扬起阵阵沙土。食堂在山下,每次饭前都要列队唱歌,指挥者是个男兵,名字不记得了。在印象中他把菜谱搞得门儿清,逢吃好菜就唱《大刀进行曲》,否则就唱《造反有理》。训练队喝水要自己烧,为此我们经常去山上打柴。那时我眼中的山就象童话世界里的仙境一样美丽,走多远都看不到一个人影。山上长满参天古木,多数是松树,树下覆盖着厚厚的绿叶,翻开草丛,经常可以采到红红的野草莓。我们总是胡乱撅些松树枝,用背包带捆捆就拖回去,烧起来劈啪作响,火旺得很呢! 印象特别深的是晚上站流动岗,两人一班,一人扛支步枪,煞有介事地山上山下转悠,其实一粒子弹也没有。我经常在漆黑的夜里,和同伴顺小路走到公路边躲在暗处。有一次远处有人拉车下来,我闪出拉一下枪拴,大喝一声:“干什么的?”吓得那人一下呆在那里,连声说:“啥也没干,啥也没干。。。。。。”当时我感到好刺激啊。至今也无法解释的是,夜里站岗时经常看到对面山上闪过象信号弹一样的东西,很亮。曾认为是山上潜伏的特务所为,现在想来未必是这样,可最终也没搞清真相。 当然,军事训练是艰苦而又枯燥的。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训练上。为了早日投入工作,8月底,我们成绩稍好的30 个人提前毕业,赶赴北京实习。就这样匆匆离开了训练队,离开了兴隆山。 等我归来时已是3个月后,接下来开始的是更为艰苦而火热的军旅生涯,那些故事留待以后慢慢再说吧。 |
原始链接:http://www.diarybooks.com/article/2007/3/9/1522680.html |
转自:2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