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心灵的震撼 甘南拉卜楞寺游记(二) |
[游记]游记:心灵的震撼 甘南拉卜楞寺游记(二) |
2008-06-27 sina.com.cn |
贡唐宝塔 心灵的震撼—甘南拉卜楞寺游记(二) 在寺区西侧的一个大寺内,偶然看到一群喇嘛在院内小广场上排演神舞,这是很少见到的。神舞藏语称为“羌姆”,又译称“金刚神舞”、法舞。法舞属佛教密宗仪轨,现已成为一项公开的、集体的、具有情节的并具观赏性的表演,相传莲花生在建造桑耶寺时,编创了金刚神舞,为藏传佛教神舞的开端。跳神舞大体有两种涵义,其一是驱魔仪式,其二是通过仪式来超度魔类,使其灵魂得到净化、拯救,往生天国净土,不再危害人间,因此法舞同样体现了佛教普渡众生的理想。 排演藏戏法舞的场景 排演神舞是不让拍照的,我们站得远远的,偷拍了几张。其中有几个很小的喇嘛,看年纪也就十岁左右,转圈、动作已经很有功夫了,周围远远地围着一群小喇嘛和藏民,聚精会神地观看。 在寺区内转了许久才搞明白,在学院的前面和周围,大片的平房区原来是喇嘛僧房(既宿舍),寺区内大多是土路,僧舍区的窄小巷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一样。 有级别的高级僧人可以住在寺内,一般喇嘛和学经喇嘛住在宿舍,经向喇嘛询问,拉卜楞寺现有喇嘛一千八百四十人,怪不得到处都是。 佛寺高大威严的门面 看佛寺建筑,颜色以褐色、黑色为主色调。用大面积的褐色涂墙,黑色勾窗边,在房子椽头和门窗处,大都悬挂着大帷幕,窗户帷幕以白色花边布为主,正房帷幕以黑色毛织面料为主,主要是为了遮蔽高原强烈的阳光。寺内装饰金壁辉煌,异常华丽,我们曾登上了四层的贡唐宝塔,切身感触了寺内的庄严华丽。许多的佛像如果不了解藏传佛教知识,叫不上名字,型制也与汉族佛像不一样,经过翻译知道也有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但是金刚像就不太明白了,需要了解藏传佛教的故事。 佛寺的石墙仔细看非常精制 佛寺的墙都是用片石叠砌,在近顶处都整齐地码砌着一层灌木草,俗称“红墙”,既减少上部重量,也起到保温作用,街上有卖这种灌木,当地人可以买了以后供给寺里做建墙之用。墙面用片石叠砌,纯手工细细的一点点堆砌起来,墙角整齐尖厉,似乎是用机器切割得一样整齐,建筑水平的确让人佩服。砌墙不用任何水泥、白灰,就地取材用地上的泥土和泥,台阶、地砖、寺顶也是用片石堆砌,泥土填缝。在孜孜寺我们曾问正在建墙的当地师傅,他讲,水泥有使用年限,且热胀冷缩严重,用泥土则不存在这些问题,比水泥强得多,的确有当地特色。 辩经场面 在转了许久后,在喇嘛宿舍区突然听到有许多人声喊叫,循声找去,原来在一个经院里有许多的喇嘛在辨经。“辨经”以前看到过介绍,在此偶然遇到确实是惊喜。在经院内一片小树林里,三派经生各聚一堆,由大喇嘛先讲经,而后三派互辨,辨赢了的一派,双手竖起大拇指相对,集体呼喊着“羌姆、羌姆”守候门边,连拍带打把辨输了的一派从经院内驱逐出去,辨输了的一派出去在门外转一圈,再进得门来开始第二轮辨经。经院内也是不允许拍照,我们看人家都聚精会神地观看辨经,便偷偷地拍了几张,记录下这难得的一幕。 看这些经生,应该是经学院的学生,每个人腰上都系着一个小方袋子,顶上有个刺绣的法轮图案,看围观的喇嘛那种敬慕的眼神,这些经院的经生应该是很有地位的。经生中还有许多少年,看年纪也就十几岁,年纪大的有四十岁左右的,不知道在年龄上是如何划分的。 经院内的辩经 每年的七月初八日为辩经活动日,届时各地高僧喇嘛云集拉卜楞寺,是一个非常盛大的佛事活动。 在寺区游转,当地的喇嘛和藏民都非常友好,只要你问什么问题,只要他会汉话,都会热情地回答你,没有丝毫的架子。沿途有时遇到喇嘛,他们还会主动来和我们攀谈,态度非常平和。在贡唐宝塔,我们遇到三位来自青海的喇嘛,其中有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喇嘛,虽然听不懂汉话,明白我们要求与他合影后,他爽快地答应了,仔细地收拾好身上的喇嘛服装,还主动拉着我们每一位与他合影,并自觉地调整姿势,面带微笑,非常大方,也非常配合,没有丝毫的做作,照完了还主动从相机浏览里看看,竖起大拇指称赞一下,仿佛是在看别人的照片,从没有提过要什么报酬问题,有些小喇嘛躲避拍照,是害羞,并没有什么恶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50361010008s7.html1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