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心灵的震撼 甘南拉卜楞寺游记(一) |
[游记]游记:心灵的震撼 甘南拉卜楞寺游记(一) |
2008-06-27 sina.com.cn |
心灵的震撼—甘南拉卜楞寺游记(一) 5月27日,早晨天气很好,蓝蓝的天,天气凉爽,吃过早饭,八点钟出门,步行游览拉卜楞寺,从住宿地到过桥进入拉卜楞寺寺区,不过三五十米,过了一个小桥即进入寺区范围,先从左侧长长的经廊开始转。 寺边的卖货小摊 看拉卜楞寺介绍,拉卜楞寺建于1710年,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有6座经堂,84座佛殿,31座藏式楼房,30院佛宫,500余间经轮房,千余间僧舍。其建筑风格独特,艺术精湛,堪称藏族建筑之荟萃。 寺内号称四十八大佛殿,设有显宗闻思学院、密宗续部下院、续部上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等六大学院(六大扎仓),其中除闻思学院为显宗学院外,其余都是密宗学院,为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学府,其严格的入学、教学、考试和毕业制度为藏区培养出了大量宗教人才。 拉卜楞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之一,与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被誉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丛林。该寺以其规模雄伟,收藏丰厚,历史悠久,僧人众多,而驰名中外,1982年该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传佛教信徒,尤其是老年人几乎人人手持嘛呢小经轮,不停地摇转,等同于诵经数遍。此外,藏传佛教的寺院外围或佛殿,村子里也建有嘛呢经轮房。这些经轮的制作的形式、外观、大小,质量均有所不同,但里面一律装佛教经咒,用途都是一样的,因此统称为“经轮”。 长长的经廊 一般老年信徒平日习惯在清晨即往寺院,用手转动经轮,从右向左绕转寺院,拉卜楞一带称此习俗为“古拉”,原意为转圈,就象城里的老年人早晨锻炼身体一样,无论春夏秋冬皆要绕转寺院,有的长年累月,持之一恒。 我们曾向喇嘛打听,每天要转多少圈,他讲“随便”,转多少无所谓,我看大多数人是在外侧经轮房转了一圈,又在每个经堂的经房里转,还要绕每个寺院顺时针转,不知每天要转多少圈。 绕寺祈福的信众 在经轮房转经的各色人都有,有柱着拐棍步履蹒跚的老人,也有大人带着儿童,每个人都神情庄重,老人们手中还转着嘛呢小经轮,口中念念有词,在每个寺门的门柱上还用头叩拜。我见到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牙齿都脱光了,他双手合十,边走边口中念颂着经文,眼神虔诚地向大寺内每一个佛堂施礼,根本无视周围,完全沉浸在一种虔诚而神圣的心境中。 不远万里而来的远道信众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些远途而来朝拜的人,在进夏河路上和去桑科草原的途中,经常见到三步一长跪的虔诚信徒。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但是在眼前真正看到,仍不免心中感到震动。许多人看穿戴显然是远途而来,风尘仆仆,走三步,双手向上合十,跪下,身向前扑,五体投地,以头触地,双手再在头顶合十,再起身,再走三步……,累了就地休息,休息完了再继续向前,有些人额头上明显已经有茧子了。在经轮长房前,看到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面向拉卜楞寺,侧行一步一长跪,这样不知道跪行多长时间才能绕行完毕。还有一位显然是汉人,也在侧行一步一长跪。在贡唐宝塔门前,有一片水泥抹砌的方地,许多人就地叩长头,起来、跪下、五体投地,再起来、跪下……不知道要叩多少,水泥抹砌的地方被摩擦的黑明发亮。在许多学院(大寺)内,也有经房,许多人在围着寺周围转经,在学院大殿内门两侧,也有许多的喇嘛和藏民在一遍一遍就地长跪。在金刚学院内,我们曾遇到一位青海来的藏族年轻妇女,带着一顶绿色帽子,她讲她此次来朝拜已经叩了十万个头了,心愿了却了,在此真切地感受藏族人对佛教的虔诚,确实让人震撼。 年轻夫妇侧行一步一叩头 三个小伙伴结伴叩拜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50361010008rm.html1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