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仙人崖游记 |
[游记]仙人崖游记 |
2007-07-28 sina.com.cn |
石门—仙人崖游记 六月九日,不知道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只是听人说了全市所有旅游景点免费的消息,于是大家急切地决定出去游玩。 也许用起床早可以形容我们这一群人迫切的愿望,早上五点半已经有人起来喊开了,这时天才刚蒙蒙亮。一听到喊叫,我们一溜烟儿全爬起来了,真是感到奇怪,平时怎么叫也不会在这时候起来的兄弟们今天居然统一行动,全部这么早地起来了。 看起来天气不怎么好,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的样子,不过这丝毫影响不了大家出游的热情,迅速收拾好之后,男女两路人马汇合,便踏上了游途。我们一行十七八人,租了辆小型巴士,向目的地开去…… 大家都是趁兴而去的,因为这个小巴士从发动机响起那一刻就开始闹烘烘了,大家好像逃离了囚笼的鸟儿,抑制不住的兴奋。 这个时候路上车辆行人还不是太多,买早茶早点的摊贩已经摆开了阵势,还有赶早市的人们也和我们一样早早地出发了。穿过了钢筋混凝土的城街,就可以看到类似田野的风光了,金黄的麦田,参差地排列;橘绿的玉米株苗,一棵一棵荡漾在清晨的微风中;欲红欲黄的桃李也在这样的夏日竞秀,同伴们时不时地发出钦幕的赞叹! 大家经过一番商讨最终决定先去石门,再去仙人崖。 小巴士在急行中左拐右拐,离城区越来越远,沿途也越来越僻静,路渐深,树渐多,映入眼帘的是苍郁的一大片一大片绿,谁说山与山相连,这里却是山山分离,就像是两个小孩闹了别扭,谁也不理谁。渐如深山,水泥路真的成了“水泥”路,巴士开始颠了起来,我们也在车里七上八下地晃荡,这情形像极了小时侯看母亲炒黄豆时大黑锅里的豆豆们噼里啪啦的样子。 车停在了景区门前收费站处,前面过不去了,今天景点免费理所当然应该直达,那知事情并非我们想的那个样子,景区收费站的同志拦住我们收门票,大家于是都很诧异:不是免费的吗?磨了半天嘴皮子,免费是不可能的了,而且差一点连半价也不让进,千里迢迢兴致勃勃而来,到了门口不进去未免有点遗憾,于是也只好出钱进去了,但是景点不免费使大家的游玩心情难免打了些折扣,不过大家难得一块儿出来一次,也就不顾那么多了。 历时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今天游玩的第一个目的地——石门。 小巴士止步于山脚下一个停车草场,松间石阶它是上不去的。离开了巴士,我们一群人挎包挽袖开始攀登一级一级的石阶,石阶是在深深的松林之间蜿蜒盘旋的,而且甚是窄小和陡峭,李白说蜀道难,我说此道亦难。没有多时,好多人已经气喘吁吁了,“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我也用太白的诗形容我们现状,上山的石阶道路却似“鸟道”一般,这样三步两步地爬着,居然也到了山顶钟楼,导游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关于钟楼的由来和传说,他让 游人向两边看,但见两边分别立着两座近乎相同的山峰,导游说这两座山峰以 钟楼为中心形成两扇巨大的门,游人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导游的说法,我们想也是的,只要变换位置观看应该就像导游说的那个样子,这就是“石门”名字的来历。在这里眺望最好不过了,视野开阔,群山尽收眼底,“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太白笔下的蜀山竟和这石门山极其相似,有时候甚至怀疑太白当年是错把石门山当蜀山了。 钟楼旁边有好多棵松树,但导游点了其中一棵说,这棵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生长在两块大岩缝中间,传说是太上老君写字的毛笔,只要人们摇动这棵树, 并许下自己的心愿,太上老君便会知道,并且帮他实现心愿,这个美妙的传说激起了好多人的兴趣,于是游人纷纷争抢着去抱这棵松树,他们也想太上老君实现心愿。这棵松树旁边还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鲜明地刻着四个大字:石门仙境。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那种仙境般的意象。 到了钟楼还不能说你已经到了石门的最高处,欲达峰顶还必须攀缘一段峭岩,好多人都止步于钟楼,“畏途谗岩不可攀”,那段峭岩他们实在没有勇气去征服,而我们却是一定要战胜它的,要不然就对不住这大好青春,有了这样的勇气,便开始攀了,这段峭岩不算太长,但主要是险,初登时的确心有余悸,但当你身处进退两难的境地时,你就只有进没有退的份了,当你战胜了自己敢于继续爬下去时,你会发现你已经到了山峰之颠,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人也顿时心胸开阔起来了!长舒一口气,然后大吼几声,整个山谷响彻了叠叠隐隐的回音。 连天空中的太阳也好像被我们的游兴所打动,努力地要挣开阴云的束缚,跑出来和我们一块儿畅玩在天地间,他像个不听妈妈话的淘气孩子,硬是一块块的吞掉着天空大半大半的云朵,最后居然也喜洋洋地探出了笑脸。 下山的路程好像比上山的路程要短的多,大家都这么觉得,山顶与山脚的距离几乎可以用厘米尺去量,虽然都有点舍不得这么快就离开这个人间仙境,但因为还有下一站在等着我们,所以匆匆又乘着小巴士踏上了前往仙人崖的路途。 仙人崖相比石门要近得多,沿途的路也比较好走,且宽阔得多,小巴士放开了轻盈的步伐,车里所有人游兴依然不减,隐隐地哼着流行歌曲,不一会儿,我们又来到了仙人崖,这里的人显然比石门的要多,而且比石门要发展的多(比如交通、城市影响、人流量、还有名气)。 天也正式地晴了,阳光照射下山变得更绿了,小溪水也灵动了起来,顺着柏油路走进景区,最先来到了仙人湖,一看到这么宽大的湖面,这么碧绿的湖水,有几个女生竟惊的尖叫了起来,眼前的景色让每一个人都惊喜,游船碧波,亭台楼阁,仿佛一下子来到了西子湖畔。在北方,这样的景观是并不多见的,“游船”、“杨柳岸”、“亭台”,这些平时只在书本影视里看到的物象,此刻竟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为了节省时间游玩其他的景点,我们不得不暂时离开仙人湖,不过大家都约定下来之后一定要泛舟于湖上。湖后面是一个极相似于麦积山的麦垛山,上面同样有石窟,他们就像一对孪生兄弟,这里的山彼此独立且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内容,山中的石阶曲曲折折地连接着不同的所在,南峰北峰,睡佛洞,观音寺,舍利塔,这山应该是属于佛教派系的,这里的文化也浓郁着佛教文化。倒是蝴蝶谷却似乎与佛教并没有多大关系,整个山谷几乎没有什么比较大的树,只有大片的茅草,或许是快到傍晚的原因吧,蝴蝶并不是太多,但与其它地方相比,还是不少的。谷中有一条小溪,水欢快地流淌着,掬一把溪水抹一把脸,清凉极了。 当我们在湖上泛舟尽兴之后,才乘着夕阳的余辉走在了返回的途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8d43ef0100095g7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