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关于“天水甘谷县长离任前突击调动115名领导亲属”. |
[游记]关于“天水甘谷县长离任前突击调动115名领导亲属”. |
2008-05-22 sina.com.cn |
关于“天水甘谷县长离任前突击调动115名领导亲属”之事 2006-07-30 15:13:08 大中小 就像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人和事一样,弄点绯闻,整出些纠纷,不小心曝光点个人隐私,于是乎,焦点一时、大报小报、褒贬评论、名声大振,知名度冲天。 关于县长离任前突击进行人事调动之事,我是平心静气的翻看了相关报道的。看完,感想很多,但要写时又一时无绪。罢了!仅在此感谢县长让这个西北小县“名声大振”。 事件相关报道: 附: 甘谷,古称冀,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建冀县,迄今有2680年,为全国县治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 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巍巍朱圉雄峙,滔滔渭水长流,名山大川,载于《尚书》,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不少仁人志士。相传华夏人文初祖太昊伏羲氏诞生于县南“古风台”,当年大禹治水,导渭于河,遗迹犹在,春秋时石作蜀负笈齐鲁,游学洙泗,师从孔子,名列七十二贤;蜀汉大将军姜维,在三国后期继承诸葛事业,力撑蜀汉半壁江山,“远志”风范,遗泽后世;清代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被誉为“关西师表”。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县城西南四十里处传为秦先祖非子牧马之地。有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多处,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或藏于北京故宫,或存于省博物馆。县城西石窟群绵延十余公里,尤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最为驰名,凿于北魏而泥妆于盛唐的释迦牟尼大佛像,是渭河流域唯一的唐代大佛,高23.3米,宽10.02米,塑造超凡,为国内所罕见。县城西南35公里处的尖山寺省级森林公园,林木葱茏,青松苍翠,峰峦竞秀,林壑幽美,登临其上,陇山渭水,尽收眼底。华盖寺、姜维墓、蔡家寺各具特色,为海内处游人所仰慕。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以大像山为依托,映带华盖寺、天门山、尖山寺、姜维故里、蔡家寺相呼应的陇上黄金旅游热线。 甘谷县辖5镇15乡,405个村委,2213个村民小组,58万人,总面积1572平方公里。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18亿元,增长8.6%,财政收入448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6亿元。 甘谷县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川道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条件良好,适宜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有“金腰带”之称。南岭渠使南山6万亩农田变得富庶丰饶,十余万亩天然次生林和广阔的草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质天然资源。全县有果园12万亩,年产水果2万余吨,已建成万亩果园生产基地11个,果库12座,贮量1500吨。以优质品种大红袍、串串红为主的花椒7万亩,年产干椒100余吨,有各类规模养殖示范村34个,示范户1万户,家庭养殖场52个,龙头企业5个,年出栏瘦肉型猪20万头。甘谷素称“辣椒之乡”,线辣椒角条细长,皱纹均匀,色泽红亮,肉厚油多,味道浓香,维生素含量丰富,驰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白条党参皮白、肉细,含糖量高,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畅销国内外。以姚天基实验月季园为代表的甘谷月季花在99昆明世博会上夺金摘银,花卉业已成为新兴产业。 县城工业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甘谷是国务院首批确立的建筑劳务基地县,建筑企业整体实力雄厚,资质较高,年输转劳务10万人,创劳务收入2亿元以上。“恒盛”、“全录王”、“荣升利”、“古风台”等已成为辣椒加工的龙头企业。甘谷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旅重地,宋为“茶马大市”,明称“商旅之家”。广大群众素有经商传统,以甘谷火车站为依托,姚庄地区为中心的农副产品购销贩运蓬勃发展,年平均发送车皮1600个,购销业务总量3500万元,成为甘谷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购销的“旱码头”。全县有各类市场31个,形成了冀城大商场为中心,辐射11个综合市场、11个大型集贸市场和9个专业市场,流通网络比较完备,固定摊位1万多个,从业人员3万多人,有近万人长年从事贩运经商,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拉萨、西宁、乌鲁木齐出现了“甘谷一条街”。许多商贩走出了国门,在东南亚、欧洲等地经商。 甘谷是祖国的几何中心,交通便利。陇海铁路纵贯全境,宝兰二线即将通车,316国道从县城南通过。以这两条交通大动脉为主线,和县、乡、村公路构织成交通网络,把甘谷城乡和外地联在一起,通过旧城改造,城区五公里南北主干街与甘谷火车站相连,水、电、通讯、餐饮、娱乐等设施日臻完善,三和园宾馆荣升为国家二星级宾馆,以康庄路为中心的城关乡镇企业示范小区、南关非公有经济开发区和像山路古建筑一条街正在加紧建设。甘谷人民崇文尚武,有“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之称。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35所,教职工4665人。有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37个,村级医疗点471个,县级以上医院2个,科技、教育、卫生系统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45人。农村广播通播率77.6%,入户率62.5%,建有电视差转台14个,电视覆盖66%,有线电视8000户。电话装机25800部,实现了传输光缆化、交换程控化,移动电话覆盖面超过50%。基本实现了80%的山区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80%的川区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2fb3d20100054e.html6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