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水胡氏古宅:沧桑的岁月,精美的建筑 |
[游记]天水胡氏古宅:沧桑的岁月,精美的建筑 |
2008-05-22 sina.com.cn |
被誉为“羲皇故里”的天水,以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孕育了天水众多的物质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遍布天水各地,其中保存最完整,也最具魅力的明清古建筑群---胡氏民宅,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以“原汁原味”的文物古迹,多姿多彩的民情风俗展览,再现了天水的历史风貌,成为天水旅游的又一热点。 古宅西区的杨家楼一角 胡氏民宅,是明代嘉靖举人,山西按察副史兼雁门兵备道的胡来缙,在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在天水修建的一座私宅。整个古宅占地面积4050平方米,由九个四合院,四十二座建筑,分东西两个建筑区域。东区由杏林院、凌霄院、杨家楼院、董家院和杂院等五个四合院组成,西区由桂馥院、槐荫院、书院、棋院、绣楼和花院组成,是宅子的主体部分。这些古宅建筑风格奇特,院落布局巧妙,房屋结构别致,砖木雕刻精细,工艺精湛,虽然经过四百多年的沧桑岁月,依然保持着原有风貌,令人称奇。 凌霄院房角通道 当来到千年飘香的古槐树下,只见古朴典雅的大门额上,雕刻有“副宪第”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大门由双扇门组成,虽然经过岁月的长河,门面有些斑驳陆离,但上面雕刻的花纹,依然清晰可辨。穿过大门,有天井,对面是照壁,照壁左右是雕刻精美图案的垂花门,分别通向东西区的四合院。站在此处,观看那历尽沧桑岁月的建筑,仿佛置身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那种怀古的情感便油然而生。 过西垂花门就可到达桂馥院,这是胡氏家族接待宾客的主要场所,也是整个古宅院建筑的精华部分,主要有正厅,厢房和倒座组成。院落的建筑高大敞亮,古朴典雅,造型大多以明代风格为主。地面用五彩石铺就,光滑洁净,朴素自然,看上去像天然形成,没有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镶嵌在庭院中的各种彩石图案,与院内的假山碧树、花草藤蔓,小走廊相照应,将院落装扮的庄重温馨,整洁大方。站在那儿,感受古人生活的情景,别有一番滋味。院内建筑颇为奇特,同样令人着迷,那出现在院内建筑当中的青砖墙基,房梁廊柱,还有那直棂隔扇、哺龙脊饰、斗板雀替,虽然历经历史长河的风风雨雨,亦然保存的非常完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移步院内,观赏着这既有明清建筑风格,又有北方地域特色的古建筑,让人浮想联翩,不能自拔。 南大厅比厢东西房略为宽大,步入厅内,首先看到的是悬挂在大厅上名人字画。这些字画虽然色彩暗淡,但画面题字依稀可辨,给幽暗的大厅增添一些神秘的色彩。大厅的中央,摆放的是雕刻有草龙、蝙蝠、寿鹿等图案的八仙桌、太师椅,半圆桌。两侧室内安放的是翘头案、雕花床、插屏、花瓶、火盆、木架等生活用具。这些按原样摆放的器具,仿佛向游客默默诉说着遥远的过去,发生这里的所有事情。虽然如此,但观赏这些古色古香,造型独特、雕刻精湛的生活用品,就会真切体会到了昔日曾经的显赫,也同样感受到了胡氏族人在这里的生活气息。 槐荫院是胡氏家族的内厅,穿过桂馥院南大厅的后门,就可到达这里。这是胡氏家族休息和祭祖的场所,主厅同样坐南朝北。平面按“品”字型布局,主厅为双泼水房顶,厢房仍然以单泼水房顶为主,格板门墙上,显然多了一些象征富贵长寿的花纹造型,居家生活的氛围更加浓郁。厅前廊柱分别以松柏树作材料,梁檐雀替雕以草龙、神鹿等为图案,双扇对门以万字符号做装饰,寓含松柏同春,延年长寿的意义非常明显。主厅左侧供奉着胡氏家族先贤的画像,胡氏族子孙考中举人、进士,升官,以及族中商议重大事情或举行祭祖、庆典活动等都在这里进行。如今,昔日的喧嚣虽已落幕,但永恒的观赏却仍在进行,或许天水的风情民俗文化,就从这里走向世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de080010009l2.html3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