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天水安徽人

[游记]游记——天水安徽人

2007-07-16    163.com

本文网址:http://bbs2.news.163.com/chuyou/4347,19.html 复制

在前往黄山途中,导游陈小姐说了三句与水有关的话,一是穷山恶水出刁民,指安徽人的性情;二是安徽人好雨,认为下雨,就是掉钱;三是宏村的水网是联合国某个组织认定的第一个村庄防火系统。尽管心存疑虑,还是先入为主,带着这样的认识走近黄山。

黄山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

初踏黄山,天色阴沉,山雨欲来。山路盘旋,蜿蜒曲折,只见远处峰峦叠嶂,绵延起伏,浮云变幻,如诗如画;眼前青山秀美,绿树成荫,偶现裸岩坦胸,英姿挺拔;探首窗外,幽静无声,清香扑鼻,沁人心脾;忽见山涧小溪如银练飘然而至,峡谷雾气升腾,如入仙境。置身山中,不油心生“高山流水觅知音”,如此人间仙境养育的黄山人性情更美。

登北海,山雨滂沱,瞬间美景顿失,雨幕云海,无边无际,内心虚空,无所寄托;唯见松鼠精灵,穿梭往来,自由轻快,羡慕之际,顿生怜悯之心。瞧飞来石,雨中飘摇,英雄孤独;走一线天,魂飞魄散,唯此时最无胆色;上光明顶,不见千山万壑,不见光明,人心烦躁,独黄山磊落。黄山是美,天公不作美,游客是我还再来,想安徽人是好雨胜过好钱。

出黄山入宏村。宏村、西递是皖南民居的建筑典型,是徽州文化的真实体现。

远望宏村,伴山而居,白墙青瓦,飞檐挂壁,簇拥比肩,浑然一体,风格独特,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群。注目村前池水,清风徐来,碧波荡漾,村野之子,倍感亲切。导游说整个宏村的村落布局呈水牛状,水池是牛耳,穿过每家每户门前的水网是牛肠,中间还有牛胃等。我以为牛是象征,象征着强壮、旺盛的生命力,是数百年前汪氏期望家族兴盛的见证。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潺潺流水,贯穿全村,川流不息,说是肠,其实是血脉,生命不止的血脉;侧立天池,环顾四周,虽寓所环抱,却四通八达,自成气脉,是整个村落的天窗;再瞧活水自源头来,径流不止,与其说是胃,实为血脉核心的心脏。深入居所,一眼望天,天井承接天水聚财,再现生命气息。目光所触仿佛回到徽商时代,从天井、门槛、窗棂、香案到瓶镜、对联、雕刻、古玩等无不渗透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和强烈的徽州文化气息。水,生命之源。汪氏先人用心良苦,将对生命的理解和向往融入了家族团结兴盛的寄托之中。宏村水网是血脉之网,是生命的连接,决不只是为了防火。

读宏村游西递,可以走马观花;经西递观宏村,倍觉意蕴深刻,百读不厌。走近宏村不只是观赏皖南建筑风格、领略徽州文化,还有对生命和人性的破译。

踏上归途,我试图告诉导游,天水与安徽人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安徽人好雨不因为我是游客,更不因为天水胜钱。水乃生命之源,天下人都应好之,护之。

活景:松鼠——欢快自由,嬉戏林间,与游人同存共生

在松鼠无拘无束轻快灵巧的身影中,无数游人看到自然生命存在的真实和鲜活,从心灵深处感触到自己追求和向往的生命自由正是松鼠的影子,其实高山流水不就是为生命的存在而存在吗?

幻景:雨雾中的北海——登高而望,眼前一片迷茫,浩浩苍宇无边无际

仿佛置身无限虚空之中,顿觉生命漂浮不定,无所依靠,茫然不知所措,于是乎灵魂出壳,幻化融合于烟波浩淼的茫茫世界,全无自己。

玄景:一线天——临空俯视,夹缝求生,顿失胆色

鬼斧神工,绝笔天成,置身绝境,险象环生,贪生怕死,人之常情,生命之旅有平步青云之喜,也有绝处逢生之叹,无须感慨万端,正视悲欢,珍视平凡,学做一个普通人吧。

奇景:飞来石——坐视千山万壑,招至游人不绝

仙人踏云而来,却落尘世无奈,如同英雄孤独,虽然顶礼膜拜无数。

妙景:山路——依崖而筑,盘旋而上

千回百转,回牟一望,始从脚下,点点兴奋,少许感叹,人生之路,复归自然。

胜景:崖之松——千尺峭崖,独有青松不坠

青崖立千尺,经风雨岁月留痕,张气势浑厚博大;仰望苍天半壁,忽有青松临风,突现生机,生命尽管渺小,然而顽强坚毅,不让陡峰峻岩。

动景:雨幕云海——风起云涌,雾气升腾,飘忽不定

时晴时阴,时隐时现,变幻莫测,山且如此,天且如此,旦夕祸福,人亦如此。

静景:新安江——两岸青山,碧水其间,民舍点缀

青山碧水,迂回曲折,和风徐来,幽静怡人,恍若世外桃源,置身其间,心性归依自然,风尘杂念全消,人与自然天成合一。

名联解释

天下一等人,君臣孝子

世间二件事,只是读书

此联所以为名联,不在工整,不在内涵,而是奇巧。巧在一等人的“一”对二件事的“二”,而君臣和孝子是两个身份,只是读书却只道出一件事。这就形成了“一、二”对“二、一”之巧。奇在下联只道出一件事,而另一件事却隐含在上联,就是为人,为一等人。分析此联时,先将“天下”“世间”等修饰语去掉,将上下联同时加一个字“第”,就容易理解作者用“二”而不用“两”的用心。

转自:http://bbs2.news.163.com/chuyou/4347,0,0,0,40,20.html2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