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甘肃天水游记:组图:魅力青藏游之一领略麦积山石窟—望秦川. |
[游记]甘肃天水游记:组图:魅力青藏游之一领略麦积山石窟—望秦川. |
2007-09-08 17u.com |
中广网北京8月9日消息(记者冯赣勇)今天中午,由中国铁道旅行社组织的“魅力青藏游”专列,满载近四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圆满结束了长达半个月的青藏之旅顺利返回北京。“魅力青藏游”专列是中国铁道旅行社自2006年7月,青藏线顺利通车后开通的,至今已运行了四次,游客达数千人之多。 游客们从北京西站登上魅力青藏游专列 对于青藏线的报道,记者情有独钟,早在青藏列车开通前,记者就曾以专访获得的相关资料分别以《青藏旅游专列沿线景观知多少?》及《青藏旅游专列观光景色知多少?》为题进行过报道,当时这两篇经新华网、中国旅游网、中国铁路论坛网、北京旅游信息网等十多家网站的转载下影响广泛。如果说那时是纸上谈兵的话,那么此次却是记者身临其境地登上了这躺旅游专列做了一次切身的感受。 游客们在青藏游专列上用餐 在魅力青藏专列开行前,记者从中国铁道旅行社列车公司黄志国总经理那儿了解到,魅力青藏线开通前曾做过多次勘线和论证,并最终定下了从甘肃、青海到西藏缓步进入高原的旅游计划。按照黄志国总经理的话说:“我们之所以制订这样的青藏线旅游方案,就是为了让游客们逐步适应进入高原的过程,从而尽最可能地为游客们提供一个较佳并科学的赴藏旅游计划,实践证明,经过三次开行青藏专列的反馈信息,绝大多数游客都能适应这一计划。” 专列车长李洁(左)与总领队吕忠臣研究游客的服务工作 7月25日上午,魅力青藏游专列从北京西站始发。担任此次值乘的是北京列车段西直门车队。列车长李洁向记者介绍说:“我们这个车队曾多次为旅游专列提供服务,所以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考虑到这次旅游团不仅人数较多而且还大部分为中老年游客,故我们行前对此制定了周密的服务方案。就拿用餐来说,为了能让游客在专列上吃好,我们特别加挂了两节餐车,这还是不多见的……” 魅力青藏专列穿越秦岭 担任此次总领队的中国铁道旅行社的吕忠臣经理说:“这次我们专列庞大,人员结构也挺悬殊,既有八十多岁的长者,也有很小的学龄前儿童。出行前我们虽然做了详尽的服务方案,但为了不让百密一疏的事情发生,我们还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以确保这第四躺青藏线的圆满成行。” 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纪念碑 游客们在闷热的伏天里从四面八方来到车站原本一身燥热,可登上专列后清风扑面而来,凉爽的空调、干净整洁的包厢无不带给人一种舒心愉悦的享受。青藏旅游专列经过30多小时的行程于第二天下午15点左右顺利抵达第一站甘肃天水。数百游客分成十个团队,浩浩荡荡地走出天水火车站,站前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十辆旅游大巴车恭候着来自北京的游客。之后大巴车启动,向天水西南方向进发,首先带领游客们去领略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的独特魅力。 麦积山石窟的环保观光车 记者曾于三年前来此,那时不仅接待旅游团队的车辆是天水临时集结的公共汽车,而且从天水通往景区的路还再修,而如今,游客们乘坐在一水的旅游专用大巴车里在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进的同时观赏窗外的美景,那种舒适的感觉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在快到麦积山附近时,导游指着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一座类似麦垛形状的小山说,那就是麦积山。虽然麦积山的山体不大,但由于在山体上有著名的石窟而名扬中外。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麦积山石窟 记者对甘肃省在全国四大石窟中就拥有敦煌、麦积山两座宝贵的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的文物资源感到万分的羡慕和钦佩。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恐怕在全国也属独一无二的吧……大巴车队经过不到一个小时就来到景区,记者发现如今这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直观的印象就是麦积山景区与三年前相比规范了许多。原本一条从停车场到达景区的一段较长的路如今以已有专用景区环保车运行。为此,游客们省去了不必要的劳顿之苦。 远眺麦积山石窟 当来到麦积山脚下向崖壁上的石窟仰头望去,你会被麦积山石窟的雄浑壮观所深深震撼。只见龛窟密如蜂房,依窟建格,层层相叠。栈道云梯修建于悬崖,浅龛深窟开凿于峭壁其建筑高超雄伟,工程奇险浩大。 有惊无险的麦积山石窟栈道 人们从山脚下顺着婉转曲折步步登高的栈道层层向上攀登,可以仔细观看悬崖峭壁上栩栩如生的石窟雕像。虽然较为陡峭的栈道据说有80层楼高,但游人缓步登上每个平台时都要倾听导游绘声绘色的介绍,所以爬爬停停倒也不觉得特别辛苦劳累。 在麦积山脚下仰望雄浑的石窟主佛像 资料记载:麦积山作为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几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以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组成的中国四大石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麦积山石窟同其它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 游客在麦积山石窟前合影 在石窟群中,首先映人们眼帘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现在的麦积山,经过大规模的修整、加固摇摇欲坠的崖体非常稳定,山上的栈道也宽阔整齐,十分安全可靠。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登临各个崖阁,进入各个洞窟。登上石窟极顶远眺,山下郁郁葱葱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雨中麦积山的秀色更是一道别有洞天的风景线。 游客们饶有兴致地观赏石窟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5年),天水一带发生强裂地震,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华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 麦积山大佛像 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充满着人间世俗的感情,使人感到这不是雕塑,而是民风民俗的体现。 从麦积山石窟上远眺群山 麦积山高达142米,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多凌空凿于20~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石窟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娟平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平顶等。这些不同类型幻窟龛崖阁,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甘肃建筑演变、发展的实物资料。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堆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故当地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 从侧面看石窟栈道. 由于年代的久远,如今的麦积山石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及破损,为此麦积山的文物保护部门加大了修缮的力度。记者在石窟上参观时,看见一个工作人员正在仔细地修复石窟。他向记者介绍说,每天都有文物管理工作人员分几个组在修复破损的石窟。虽然工程浩大,但日积月累的修复工作会使麦积山石窟得以日见完好的保护。 文保人员精心修复石窟 据说麦积山风景幽胜,四时皆景,春天满山青翠,夏日山花烂漫,秋天白云红叶,冬天玉树琼枝,无时不胜,无处不幽。而作为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麦积山石窟艺术得到党和国家的妥善保护,已成为西部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领略麦积山,游客们无不对其鬼斧神功般的石窟艺术魅力叹为观止。结束了麦积山之旅,当晚游客们继续登上西去的列车向第二站--青海省西宁市进发。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93063.html4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