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掖皮影戏 |
[游记]张掖皮影戏 |
2007-08-14 |
皮影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品,由于受材质限制,保存甚难,所以传至今世的古影不多。皮影早在西汉至北宋时已有流传。张掖的上寨小满一带制作的皮影是用牛皮或驴皮作原料,刻成各种生动传神戏剧人物,博得人们的喜爱。张掖当时的皮影具有造型简洁、纹样夸张的特点。它除作戏剧表演外,还是一种有趣味的装饰品和艺术欣赏品。逢年过节, 喜庆日子,都要请皮影戏班子唱戏。 据传,皮影戏最早产生于汉代。汉武帝死了宠妃李夫人,想她想出了病。宫中有个叫少翁的人,用素纸剪成李氏人形,于灯前投影帐幕,武帝似见到李氏一样,病渐见好。这便是皮影戏的雏形。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彩绘,镂雕,又改纸制为皮制,再配上音乐,唱腔,慢慢地成了后来的皮影戏。 三、四十年代中,张掖皮影戏有七十多个正本戏,一百多个折子戏,不少是个人创作独家所有,内容上也逐步有所改进。 |
原始链接: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local-custom/0723/52896.html |
转自:1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