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掖游记:塞上江南张掖 |
[游记]张掖游记:塞上江南张掖 |
2008-06-13 17u.com |
张掖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张掖,意谓“断匈奴之右臂,张中国之臂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汉置酥得县,晋改永平县。隋改设张掖县,唐废入吐蕃。宋入西夏,清复置张掖县。1985年设张掖市,气候干燥,冬寒夏爽,为河西走廊一带的棉,粮及青海省部分畜产品集散地。历史上是内地通往西域的著名通道,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名胜古迹从多,有着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外贸,文化旅游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有‘金张掖“,”塞上江南“之称。 鼓楼位于张掖市中心,建于明正德二年,清代曾进行重建和修葺,楼共两层,建于台上。台平面呈方形,边长32米,高10米,四面辟门,门额东为”旭升“,西为”贾城“,南为”迎薰“,北面字迹已模糊不可辩,鼓楼面阔3间,进深3间,为重檐四面坡,攒尖顶。楼上有铜钟,系唐代所铸,高1。3米,直径1。1米。 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境内,创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原寺规模很大,现仅存大佛殿,面阔9间,庑殿重檐顶,气势宏伟。大佛殿内有释迦牟尼的侧卧涅般像,为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木胎泥塑,金装彩绘,身长34。5米,肩宽7。5米。藏红阁内藏有明英宗皇帝敕书颁赐给大佛寺的佛经一部,共3584卷。另寺内还有弥陀千佛塔一座。门票:10元。 西来寺位于张掖市区,据县志载,始建于明代,后于清雍正十年重修,现仅存观音殿,系明代所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顶部为圆形藻井,天花板满绘各种图案,色彩缤纷,保存较好。 |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15307.html2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